追寻悬崖上的神秘古国

2012-04-29 09:37:07刘淑霞
旅游世界 2012年6期
关键词:王城古墓国君

刘淑霞

2012年4月16日上午,山东省文物局宣布,在沂水县纪王崮天上王城景区内,纪王崮的崮顶发现了春秋时期国君级别的一个墓葬。这座属春秋时期的古墓,距今已有2600多年,从形制、规格和已出土的文物来分析,应该是一座国君级别的墓葬。墓主究竟是谁?墓内有何宝物?带着疑问,记者探秘天上王城。

深山藏古墓,天上建王城

天上王城,地处山东省沂水县泉庄乡,是依托沂蒙山世界罕见的山崮地貌群,以沂蒙七十二崮之首的纪王崮为中心,以商周时期纪国迁都至此的历史故事为主题整合建成的4A级景区,据说,天上王城这个名字就是根据传说及史料记载而取的。

然而,最近,天上王城景区发掘出的这一座春秋古墓,规格级别以及埋葬地点之高为史所罕见。尽管目前依旧谜团重重,但是似乎逐渐开始让这一根据传说而取名的景区,展现出符合史实的一面。真不知这是历史美丽的巧合还是冥冥中自有天定的神秘。

纪王崮,海拔577.2米、南北长数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是“沂蒙七十二崮”中唯一有人居住过的崮,因此被誉为“沂蒙七十二崮之首”。

所谓崮,是恰似带着一顶“平顶帽”的山。其顶部平展开阔,峰巅周围峭壁如削,峭壁下面坡度由陡到缓,放眼望去,酷似一座座高山城堡,成群耸立,雄伟峻拔。据了解,其特殊的地貌让它成为我国继喀斯特地貌、张家界地貌、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之后的第五种岩石造型地貌。

一个传说在这里流传: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立都于现在寿光的纪国,不敌齐国攻伐,纪侯率领群臣去往鲁国。途中发现此崮,纪王见此崮崖壁险峻,易守难攻,遂在此建其第二都城,后世传为纪王崮。

然而,除了口口相传的故事,除了山上一段残留的古城墙,这里似乎并没有多少印记可以佐证,因此传说始终还是传说,直到此次诸侯级别古墓的发现。事情似乎有了转机。只不过墓主人是否是纪王,甚至是男是女,一切都还是未解之谜……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个人认为,品读天上王城的最佳时间是晚上:幽静的夜,皎洁的月,凉爽的山风送来清幽的槐花香气,远处还有浓郁的梧桐花香飘过来。真真应了那句古话“暗香浮动月黄昏”。这样的夜,比较适合怀古、深思,或者静静的发呆。或许月亮还是千年前的月亮,山还是千年前的山,但是山里的人到底不同了:千年前秋季的一天,崮前的山路上战旗猎猎,人喧马嘶,一队人马从北方疾驰而来。他们见此崮地势险峻、景色秀美,便在崮顶驻扎了下来。他们筑城修路、盖房造屋,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功能完备的王都。

他们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在崮顶建城立都?原来,他们是纪国末代君主纪哀侯率领的遗民和军队。他们的国家——立都于寿光的纪国刚刚被齐国吞并。他们不想做亡国奴、仰人鼻息,又不想寄人篱下、投靠鲁国、莒国,所以选择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居住下来。他们想以此为“人间乐园”,过“桃花源”般幸福自由的生活;更想以此为基地,厉兵秣马、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光复旧日山河。于是,纪国的最后王都在此深山高崮上建立起来了。

于是,一个承载着历史内涵的地名——“纪王崮”,流传至今。

我不知千年前,月光的映照下,此地是否金戈铁马,厮杀阵阵,不知道居住在此的纪王,看到此轮明月是何心情,是叹英雄末路,故国难回,还是信心满满筹划着纪国的千秋霸业,又或许埋头军务、政事的他都没有机会抬头看看月,闻一闻花香,吹一吹凉爽的山风。若真是这样,倒是真的辜负了这良辰美景。如果他有机会活到今天的话,定会笑自己痴傻。也一定想不到千年后的今天,有无数人来此,凭吊他的故事。那古墓的主人,是否就是纪王呢?我私心的希望是他,这样的结局能给人些许的慰藉。

谜团重重,探问神秘墓主的国籍

此崮名叫“纪王崮”,传说故事也都和纪王有关,那这个崮顶古墓大概就是纪王的了吧。不只是我,在古墓发掘初期,包括专家、考古队员和当地群众都有这样的猜想。

更何况,《左传》中,也有“纪侯大去其国”的表述。据此,有考古专家设想,如今的纪王崮很可能是公元前690年被齐襄公灭掉的古纪国。其都城在现寿光市境内纪王台,国破后,纪哀侯带领部分随从逃到纪王崮,延续数世。

不过这一说法很快被推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学海认为,所谓纪侯“去国据此”很可能只是后人一种美好的愿望。更何况纪国在春秋早期被齐所灭,而此墓断代应属春秋中期偏晚墓葬,“从时间上看也对不起来”。

他提出大胆假设:这个古墓主人可能是莒国国君。“此前考古人员在沂水刘家店子春秋古墓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发现了带有‘莒公两字的铭文,随葬有十鼎、十鬲。‘莒公即莒国的国君。”张学海说,“此次发现的古墓尽管是七鼎、七鬲,但也可以作为一种相当于‘国君的身份来使用。两处春秋墓葬同处今天沂水县境内,很可能同为莒国文化,同处莒国地盘。”

不过这一推测也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山东省博物馆研究员、省古文字研究会原会长王恩田直言这一可能性很小。“目前为止,关于莒国国君的文物只有刘家店子那里出土的一件青铜器,物件实在太少。而且莒国国都是距离此次古墓50公里之遥的莒县,这对于古人而言,距离太远,这也不符合春秋时期君王将自己墓安葬在都城或者都城附近的习惯,因此现在就下结论说此处古墓就是莒国国君太勉强。”

雌雄难辨,墓主人是男是女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身份难辨,可没想到墓主人身份同样难辨。之前已经提到古墓墓主人性别,眼下尚是个谜。现在争论焦点主要在于出土的物件上,这其中有媵器、乐器,还有兵器。“按照当时的陪葬习俗,如果发现墓葬内有兵器,基本上可以肯定墓主人是男性。”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任相宏向记者介绍说:“但是此次墓葬奇怪的地方就在于:出土的物件中,还包括媵器,这是非常明显的女性陪葬品。”

的确有不少专家就此认为墓主人为女性——既然媵器为古时候嫁女的陪嫁器皿,并且在整个挖掘过程中还发现了梳子、玉饰、首饰盒等女性用品,而且墓中发现的兵器也非大件或者重器,那么墓主人很有可能是女性。

但也有专家对此并不认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张学海在探访完挖掘现场后认为,现在就做出墓主人为女性的推断显然有些“操之过急”。他说:“媵器的获得也许是靠战争的掠夺,又或者弱小国家请别人保护,将媵器用来送礼等都有可能。”

他还认为,玉饰的出土同样不足以认定墓主是女性,在古代玉可以做成多种挂饰供男性佩戴。而且在古代,男人也是留长发的,需要梳子之类的东西来打理,何况君王级别的墓主人平日注重仪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化妆盒的出现不能作为判定性别的依据。

那么究竟是否有办法可以肯定地鉴别出墓主人的性别呢?任相宏坦言:“判断性别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头骨和盆骨,只要找到墓主人的遗骨,真相便可大白于天下。”不过他也非常遗憾地补充说:“似乎这个墓主人有意和我们捉迷藏,其骨头已经成粉末状,暂时无法通过骨架鉴别。因此此处古墓只能说是春秋时期国君或者国君夫人的墓葬。”

任相宏提出了自己的判断,这个地方肯定不止有一座墓,至少这座墓的北边还有墓。如果现在这座墓的墓主人是个男性,那么周围一定有一座夫人墓;如果这座墓的墓主人是女性,那么周围一定有一座国君墓。”

不论这是哪位国君还有夫人墓葬,我都衷心的希望那是另一个关于幸福、关于爱情的故事。

城市?小国?亦或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堡?

天上王城?是否是真实存在,若存在,在如此高高在上的“崮”顶上,存在着的究竟是一个如何规模的城?城市?小国?亦或是军事城堡?

王恩田则认为:“这里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甚至是世界最早的城堡城市。”

根据之前的经验,凡是春秋诸侯一级的墓葬,大都在城内或者附近。如齐国诸侯或国君的墓葬在都城的西北角,有古墓群、墓道。另外一个规律性的现象是,凡是发现有诸侯或国君等级的墓葬,其周围都有都城。“所以听说山东有春秋墓葬特别高兴,我认为这里原来是有城的,并且已经发现古代的城墙。”

王恩田认为,山上有泉水,有耕地,还有古代遗留的城墙等防御工事,是可以适应人居住的。“这就是中国最早的城堡式国家,欧洲的城堡都是中世纪的,我们春秋就出现了。”

我们跟随考古队员,步行数公里来到半山腰处,大量的古代城墙依然留存着。底下巨大的石块明显是古人留下的,而在其之上细碎的小石块才是这里居民后来垒上去的。残留的古城墙绵延数公里,并在两侧山谷的西北方有一座点将台。古代如果没有现在这些大树遮挡,这里的点将台足以看清数公里以外的情况。

因为对石头探测年份技术尚不成熟,因此对于这里古城墙的年代鉴别一直空缺,但是为何在高山之上会有如此规模的城墙?此前一直困扰着专家,而随着此次春秋古墓的发掘,似乎冥冥之中预示着这里曾经的繁荣。因为看着石块的大小分量,可不是一般平民百姓可以建造出来的。

如果事实真是如此,那么这一重大的考古发现将震惊世界,改写世界上最早城堡的历史。也将会为我们打开一扇尘封已久的历史之门。

当然,对这一说法也有质疑者。有专家认为崮顶尽管比较平阔,但仅600亩的面积尚不足以成为一个国家。

真相究竟如何?谜团何时可解?我不是考古专家,不得而知。但是又似乎觉得,谜底不解开,就那么念着,盼着,守望者千年的古墓,守望者千年的故事,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编辑小仙

猜你喜欢
王城古墓国君
千金求马
魔鬼的王城
阅尽王城知桂林——独秀峰·靖江王城
师旷劝学
Three-dimensional non-equilibrium modeling of a DC multi-cathode arc plasma torch
马王堆下有古墓
古墓背后的故事
住、食、行——良渚王城之谜
艺术品鉴(2019年8期)2019-09-18 01:22:48
狂泉
古墓门上的“拥篲捧盾图”初探
大众考古(2014年6期)2014-06-26 08: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