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锋
如何开展有效学习已成为当前语文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教师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课堂实践,我感觉较难把握和操作的就是“展示评价”这个环节。从课堂效果和学生发展来看,“展示评价”这一环节既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又可以检查各小组的合作互助情况,同时也给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了一个锻炼展示的平台,它应当是课堂中最精彩最关键的一环。但如果操作不好就会耗时、费力,不仅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学习任务,反而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我就开展“展示评价”的有效策略谈一些看法。
一
“展示评价”活动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展示,二是评价。先说“展示”环节,我提出的一般要求是小组选派代表展示学习成果,这只是一个适应于各个学科不同课堂的总体要求,相对于某一学科或某一课堂来说,就存在着一些操作上很模糊的问题,例如:怎么展示?是读、写还是口答?展示什么?是直说答案还是简述过程?谁来展示?“选派代表”是成绩好的同学还是口语好的同学?与其他组有没有可比性?而且如果在课堂上按照这一个要求来做,各小组为了较高的评价得分,就会把小组的发言人局限于一两个学习好、语言表达流畅的同学,这样也就失去了课程改革“合作学习,全面进步”的意义。再者,如果各组展示的是同一个学习成果,课堂时间也不允许,评价起来也很费时。所以,为了调动每一个学生在“展示”时参与的积极性,为了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老师就要从课型、问题的难易和题型、学生的知识水平等方面去考虑采用适宜的展示方法。拿语文课来说,展示时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一)听写展示。这个方法适用于检查学生对生字词、诗词文言文中的重点句子或词语解释、现代文中的精彩段落或用的巧妙词语的掌握情况。例如,在学生解决生字词并进行读记后,提出要求:合上课本和资料书,听写老师朗读的10个词语;在诗词和文言文学习结束后,提出要求:认真听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据问题默写出相应的句子。听写时可让学生将相应的内容展示在黑板、练习本或学案上,为下面的互评或自评做好准备。
(二)朗读展示。语文课不能缺少朗读,在检查学生的语文能力时更应该把朗读情况纳入小组和个人的展示评价中。对于现代作品中的名篇或经典段落,诗歌、文言文等,应在指导朗读、学生练读后让各小组的代表进行朗读展示,并且要根据课型和练读要求提出展示时的要求。如对诗歌提出有感情地朗读,对文言文提出准确、熟练地朗读,对重点篇目还可以提出背诵的要求。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准备,而且每一组都有展示的时间,老师就要设定具体的展示要求。对篇幅较短的古诗词可以朗读全文,如《古诗两首》一课可以这样设定:请各组的3号依次朗读《古诗两首》;对篇幅较长的课文就要有选择地朗读或分段朗读,如《长江之歌》一课这样要求:请第1、2组的5号朗读第一节,3、4组的5号朗读第二节……
(三)板演展示。如果展示内容文字量少,又想在评价时进行比较分析,如默写词语或诗句时,以小标题形式拟写故事情节或梳理某一问题的过程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在《鸟的天堂》一课的学案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作者几次路过鸟的天堂?什么时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在《回忆鲁迅先生》一课的学案中有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本课的三个情节。在学生对问题进行自学和交流之后就可以提出要求:请各组的X号的黑板上写出答案。这一类问题的答案少,不仅节省课堂时间,而且在评价时更利于比较各组书写的规范程度,答案的准确、简洁情况,同时直观的演示也提醒学生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四)口答展示。在语文课中,理解课文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引导学生去深入分析、理解课文,学案中常常设计的题型是问答题,这些问题不仅设计有二到四题或更多,答案的文字量也偏多,而且难易程度也不同,有的可以借助原文作答,而大多数问题则需要学生来整理概括答案。所以这一类阅读理解题用口答就可以了。在展示中,让每个小组都来展示一遍答案是不现实的,不仅时间不允许,学生也会听得厌烦,因此在口答展示时,应视问题而定具体的操作方法。例如有三个问题时,可以进行以下分工:请1、2组的x号回答第1题,3、4组的X号回答第2题,5、6组的X号回答第3题。如果三个问题有难易差别,为体现公平合理的原则,可以让组长抽签决定回答的题号,或采用抢答的方式来让各小组积极竞争回答的机会。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哪种方式,都必须在“合作释疑”环节完成之后再进行。
二
学生在展示了学习成果之后,无论是小组还是个人都迫切需要一个公平的评价来促进下一步的学习,因此,要及时、准确地对展示结果进行评价并反馈给学生。课堂时间的限制要求老师要灵活把握、统筹处理评价并反馈给学生。在课堂上我尝试采用的评价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老师评价。在学生朗读展示或口答展示时,由老师来进行评价比较合适。展示之前老师要给学生提出朗读或口答的要求,讲明评价的方法,展示之后要进行点评,特别要指明优点,分析不足,然后用分数评价。这样既能让学生增强信心,又能让学生明确以后在朗读或口答时的努力方向。在评价口答展示时,语文老师不仅要从问题的准确程度方面评价,而且要结合口语表达的完整、流利、简洁程度和课堂表现的积极性来评价,以促进学生口语能力的提高,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问题的探讨。
(二)小组互评。在课堂上进行听写词语或默写诗句、解释词语、翻译句子后,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让邻近的两个小组的同号同学之间进行互评,然后把组长计算的平均分作为小组得分。评价之前,老师要将每个词语或句子的分数分配好。
(三)小组代表评价。如果评价的内容相同,而且各小组都有展示的答案,如各小组的板演或学案作业,可以让各组选派一个评价代表来检查指定小组的答案或其中一个学生的问题答案。评价代表按照教师的要求或直接评价或听老师分析之后再评价,但评价得分都作为小组得分。这样做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又可以检查了解到小组内对问题的合作交流情况。
(四)个人自评。为检查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在第四环节“巩固深化”中一般安排测试题,而且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评价测试题时,除可以根据问题采用前三种评价方法外,我觉得用个人自评的方法比较合适,即使选取一个小组代表来评价,其他学生也需要对测试题进行自评,为了检查学生在某一个小组代表来评价,其他学生也需要对测试题进行自评。为了检查学生在某一能力上的运用或提高程度,也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后自我评价,如在学习《看戏》一课时,有一个问题:借鉴前一课编写提纲的方法,整理本课思路,为本课编写一个提纲。这个问题完成起来不仅文字量较多,还要有清晰简明的图示,采取其他方法评价就不太适用了。为了减少在自评时的主观影响,在学生独立完成后,我还把评价标准和分数分配一一进行具体说明,让自评变得操作简单、客观合理。
在评价的方式上除了把发言机会均等分配给各小组外,有时为刺激各小组之间能够竞争学习,也设置加分评价,如在有的小组解答不出问题的情况下,让其他组帮助解决,对争取到帮助机会而且问题解决得较好的小组给予加分奖励。在评价的内容上,除了对朗读水平、板演和口答的答案进行评价外,我还把学案、课后习题、作业的完成和书写、态度作为评价内容,这样对学生的了解和考查就可以做到全面而又细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