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殿霞
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教师计划、设计和组织的专门活动。它是精心安排的用以支持、激发、促进和引导幼儿顺利开展学习和达到有效学习结果的过程。有效教学就是要遵循幼儿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要求教师努力追求有效地教,使幼儿有效地学,充分发挥教师和幼儿双方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我认为有效教学的开展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幼儿。
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幼儿。但大部分教师忽略了这一点,备幼儿的工作做得不够。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成长的个体,教师在备课前,要对幼儿做充分的了解,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心理特点,注意他们的个别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设计教学问题、选择教学方式时,既要关注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与认知特点。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吹泡泡”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在一次“吹泡泡”活动的观摩课上,活动理念是“做中学”,目的是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学会或领悟其中的知识和原理。活动开始了,老师用音乐舞蹈作为开场白,让幼儿开动脑筋,想想泡泡都有哪些形状:“圆的、椭圆的、方形的、三角形的、所有的泡泡都是圆的……”幼儿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按老师的要求把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接下来,为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老师拿来了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让幼儿自己实践,看看吹出的泡泡有哪些形状,从而验证自己的想法,得出结论。整个教学过程运用“做中学”理念,如果按照猜想—实验—记录—得出结论评价整节课,无疑是很成功的。我们仔细思考,在课程进行中有些幼儿已经知道了,即不论用什么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这节课对他们来说只是在原有经验上的重复,起不到任何促进作用。因此,评价整节课,在遵循教材的要求方面,老师备教材是很成功的,但在备幼儿方面却考虑得不周全。老师对一部分幼儿的忽视容易导致他们对活动兴趣的减弱,整节课都会无所事事,甚至还会扰乱课堂纪律。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在备课前首先应该对幼儿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选择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经验的内容,真正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如在上面的场景中,老师发现这种情况时,可以鼓励幼儿进一步思索:“为什么所有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呢?”“为什么泡泡都是五颜六色的?”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与想象,引导他们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2.选择有教育价值的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在正确把握整体教育目标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选择适合幼儿的(符合幼儿现有生活经验的,能引发幼儿学习兴趣,激发幼儿学习动机),具有教育意义和价值的(对幼儿长远发展有益的,有多重的教育价值)教学内容。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价值分析,思考其蕴涵有哪些教学的价值。例如:在一次园本教研活动(绕口令“山上一只虎”)中,我们引导老师思考,这一教材究竟有哪些教育价值?老师们都说:(1)这首绕口令讲的是各种小动物,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能丰富幼儿有关动物及其生活环境方面的经验。(3)每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都是U,很押韵,能练习“虎、鹿、猪、兔、鼠”几个字的发音。(4)绕口令中蕴含了方位词的学习。(5)这首绕口令的前几句话很工整对称,能给幼儿一种韵律和节奏上的美感,同时有利于幼儿迁移经验进行讲述。(6)绕口令念起来节奏比较快,能训练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等等。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后再分析和思考:哪些价值是可以在本次活动中挖掘利用的,哪些是可以在游戏和日常活动中渗透的,以此确定活动的教学侧重点。
3.积极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主动参与学习,促进智能有效发展。
教学中,要让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幼儿都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仅满足于让幼儿动口、动手是不够的,必须让幼儿的思维参与其中,让幼儿或先思考后操作,或边思考边操作,或先操作后思考。这样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全方位地参与学习,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教育情境,把要让幼儿学的内容转化成幼儿愿意学的内容,让学习内容、学习情境、学习方式贴近生活,联系生活,表现生活。教师要在保证教学科学性的前提下,通过多种手段与方法追求趣味性、生动性、新奇性、新颖性、形象性和实效性,以“趣”引路,以“情”导航,充分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其次,要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幼儿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不要牵着幼儿的鼻子走,不要硬将幼儿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而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见解。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幼儿质疑问题的环节,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看法、想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答错了的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允许补充;没有想好的允许再想;不清楚的问题允许发问;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的允许幼儿指正;必要时允许幼儿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在这种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幼儿没有被同伴耻笑的苦恼,没有被老师斥责的忧虑,学习活动是充分自由的,便会全力地投入学习,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学习成功是足以使幼儿感到满意、快慰,愿意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因此,教师不仅要在了解每个幼儿的基础上给其提供成功的机会,创造成功的条件,而且要使每个幼儿都能尝到成功的滋味,获得成功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幼儿一些走向学习成功的方法,最终促进幼儿智能的有效发展。
4.选择适宜的教学行为和组织形式。
正规教学活动一般来说都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预设活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活动的组织形式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效能。
4.1组织形式生活化。幼儿生活在客观世界中,周围事物均有一定的数量,有一定的颜色、大小、形状,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另外,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前运算阶段,其知识、经验更多地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直接感知,这便为幼儿获得数学经验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因此,将抽象的数学活动生活化不但内容丰富、生动具体,而且幼儿不会觉得离生活太远,学习过程轻松自然、温暖亲切。如《小动物搬新房》就源于幼儿的生活,从幼儿都非常熟悉的门牌号码入手,选材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幼儿便于接受和掌握,不会觉得太陌生,也十分感兴趣。
4.2教学手段现代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媒体”,已成为21世纪的研究热点。利用计算机辅助幼儿数学教学,可以使教师的双手解放出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借助多媒体课件生动有趣的声像和视听觉等多方位的刺激,更容易帮助幼儿释疑,解决活动中的重难点。在这个活动中虽然没有运用现代化的技术,但是如果根据情况制作课件进行教学,相信所取得的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