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的中国”教学中的“一二三四”

2012-04-29 00:44王传武
地理教育 2012年6期
关键词:基本国情中求实例

王传武

“走向世界的中国”是全书乃至全套教材的结束语,既是中国区域地理内容学习结束后的“总结”,又是中国地理的开头部分──“从世界看中国”的“呼应”;既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融合”,又是进一步学习乡土地理的“引言”。本章的教学内容在《地理课程标准》中没有相应的标准点与之对应,且跨度大、灵活性强,为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因材施教,提供了施展空间。教学中可能因为教师选取作为教学实例的区域不同,巩固落实的标准会不尽相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也会不尽相同。笔者以“围绕一个基本战略、紧扣两个基本国情、体现三个基本理念、落实四个基本要求”四方面展开本章教学。

一、围绕一个基本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人类在漫长的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的人地观和发展观。在教学中,“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部分可选择与学生已经在中国区域地理中学习过的与家乡特点相似或不相似的区域,与家乡进行对比,以旧带新,用学习获得的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区域发展的方法。“在世界中求发展”部分,可选取世界地理中学习过的某一国家(如印度)进行区域差异、综合国力、对外联络及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等方面的对比,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明确中国在世界发展中所处的位置,理解可持续发展是强国之路的基本理念。保卫世界和平、促进区域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国加入WTO,融入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参与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为保卫世界和平、保护地球生态环境、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紧扣两个基本国情

“走向世界的中国”教学内容始终以我国的两大基本国情为主线,从生我养我的家乡拓展到国家跨区域的重点工程,再延伸到世界,在世界中求发展,从而突出主题“走向世界的中国”。因此,在教学中,对于“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明确“区域差异大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其次,要以“东北平原”和“三北防护林建设”为例,说明因地制宜、加强区域间的合作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然后,通过第88页两个活动题进一步巩固区域内因地制宜和区域之间的相互合作。对于“在世界中求发展”,首先要明确“当今世界上的发展中大国是中国又一基本国情”,其次应明确在积极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参与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既是中国的立国之本,又是发展之路;并通过第90页的活动题,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话题,谈谈自己的见解,从而激发爱国热情。

三、体现三个基本理念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地理课程应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因此,本章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为学生主动学习成果的展示会,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活动前的设计、活动中的辅导、活动后的总结提升。譬如,对于“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内容,可在课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对家乡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灵活机动地展开社会调查活动;对于“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和“WTO与我们”的活动内容,相关资料(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比较多,可发动学生收集,并相互展示。对于本章课文最后活动的三个问题,可以结合学生身边实际进行落实。从我家看我国的发展——让学生具体体验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身边的表现;WTO与我们的生活——促使学生从生活中感知祖国在参与全球化过程中带给身边的变化;经济发展与我身边环境的变化——让学生思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价值取向。这样,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身边出发,凸显教材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进一步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理解可持续发展是强国之路的基本理念,切实体会到地理学习对今后生活、自我教育、终身发展的意义所在。

四、落实四个基本要求

1.运用地图学习的要求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在本章教学中尤为突出,如讲授“区域差异”时,可以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回忆在中国区域地理教学中,学习了哪些大小不等的区域?各个区域有什么特点?在讲授“在世界中求发展”时,可以展示“世界地图”,结合第一部分学习到的如何发展家乡经济以及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激发学生思考:我们的祖国怎样才能在世界这个更大区域内求得更好发展?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地图,可培养地理读图能力,并将地图与地理知识有机结合。讲授“经济全球化”时,可引导学生读图9.2,一种产品尤其是高科技产品的生产需要多个国家的共同合作完成;另一方面从飞机零件的生产国看,多是一些发达国家或是发展比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这说明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在合作竞争中求发展。只有加入WTO,才能参与到这样的竞争合作中,促进祖国的发展。

2.运用图表学习的要求

图表直观教学,通俗易懂,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记忆力。本章第88页的第2活动题针对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讨论两个问题:一是工程输送资源的源地和目的地?二是工程主要解决哪些问题?这些内容面广量大,且较枯燥,为此,在教学中要体现运用图表学习的要求,精心设计一个“比较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表格”(表1),这样形象、具体、直观、生动,有利于教材知识的整体化、条理化,同时能更好地凸现知识点,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等。

3.运用资料学习的要求

资料的运用是地理教学很重要的环节之一。本章教学要指导学生收集家乡或国家或世界的相关图文资料。如在讲授“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区域合作获得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典范这一环节,仅仅依靠教材中的插图显得有些空洞,可以指导学生课前收集相关材料,更全面地了解“三北”防护林:它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乌孜别里山,跨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包括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51个县,规划造林3508×104公顷,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十分巨大。讲授“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这一环节,可以指导学生收集我国近年来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如数据或图片,这样既直观又感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对于“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和“WTO与我们”的活动内容,相关图文资料很多,应善于发动学生收集,且在教学中让他们相互展示、资源共享,学会用事实说话、用资料学习。

4.运用实例学习的要求

本章教学内容综合性较强,涉及面较广,运用实例较多,教学中要结合教学目标并充分运用好“因地制宜”的实例——东北平原、“区域合作”的实例——“三北” 防护林、“经济全球化”的实例——某型飞机生产网络、“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实例——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阅读、查阅资料及分析,并在课堂中广泛讨论,说出自己观点,并提出疑问及建议。这样,可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有所提高,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

猜你喜欢
基本国情中求实例
等差数列中求Sn最值的几种策略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이보촉온(以保促穩) ·온중구진(穩中求進)-20년20 중국 양회(兩會) ‘ 메시지’를 읽다
1949—1952年中国农村建设的历史特征探析
牢牢立足基本国情 科学把握历史方位
浅论初中政治中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学习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
在模仿中求创新
我国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知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