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
人的灵魂在双眼,它是人的思想与行动信息的活动窗口。从双眼中所透出的光,能让人感知一个人的思维过程和即将有的行动。如果我们经常换一种眼光去发现生活的世界,那便是创造的发源起始。同时,如果抽象的数学观念艺术性地与我们的双眼结合,你将会充满自信和智慧。
一、数学角度
当代数学已经远不止算术和几何,而是一门丰富多彩的学科,是计算和演绎的创造性配合,其概于数据而展现于抽象形式中,通过提示现象中隐蔽的模式来帮助人们了解、认识周围的世界。它所处理的是科学中的数据、测量和观察资料,是推断、演绎和证明,是自然现象、人类行为和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数、机会、形状、算法和变化。数学除了提供我们所熟悉的认识世界的数学定理和理论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还提供了普遍适用而又有特色的强有力的思考方式。这些方式包括:建立模型、最优化、符号化、推断、逻辑分析、抽象化等。
二、生活角度
生活世界对学生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具有重要的课程教学意义。一方面生活世界是构成学生各种认识素材的主要来源。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根基,学生在客观世界中所获取的真理性必须根植于其中,赋予其以丰富素材。教育活动成效在穰矢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本人在生活世界中实践活动的丰度和深度,取决于他对其的感情和理解;另一方面生活世界能帮助学生确立生活信念和获得发展内驱力。生活信念是在具体生活实践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对生活本身真切的各种观念进一步升华的胚基,也是学生确立人生信念的基础。如果脱离生活世界,学生对生活、人一以及世界的真切认识便无以形成。
所以人都是一个大环境里生活和学习着的,真正的体会生活、融入生活、懂得生活、才是一个健全和幸福的人。让学生渐渐缩短与世界的疏离,快乐地回家!
三、数学与生活
在我们的生活空间,很多时候我们感觉不到现代数学的气息,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似紧似疏。然而,数学已经作为一种技术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之中了,像电视机的受控、数码录像机、自动控温的微波炉、全自动洗衣机等现代家庭电器中,没有一个不是利用数学技术的产品。数学是以一种我们看不见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有一些我们过于习惯了,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里了,数学是我们这个时代看不见的文化。
四、生活向数学教学的参透
数学本身所涉及的都是一些具体问题,这些具体问题都离不开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数学就应该遵循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且用于生活的理念,使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这对于更好地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应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何让数学和生活衔接,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点:
一是数学语言通俗化。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语言交流。同一堂课不同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接受程度大不一样,主要还是取决于老师的语言素质如何。尤其是在我们数学课堂中,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使学生形象地接受,一个没有高素质语言艺术的教师是不能胜任的。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领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形,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二是数学概念形象化。学生对于数学缺乏兴趣,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不能理解数学中的术语,特别是在新授课中,往往有一部分同学对有些数学概念一字不解。这就需要我们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其循循诱导。
三是数学问题生活化和实用化。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示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学习信心,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四是数学学习情境化。由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截止外在的动作技能,以显性活动作基础,而学具、事物模型的情境操作是最好的显性活动。
五是数学作业可操作化。现在的中小学的数学知识均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中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六是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和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12元,一共需要多少元?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注意:强调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处处强调实用,容易造成牵强附会,以至于一些数学场景简单化和庸俗化。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生活背景。
总之,要通过让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来形成数学能力,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要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的价值,自觉学习数学,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