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有故事的女人

2012-04-29 00:44老林
南方文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张幼仪蔡琴张仪

老林

前几天去看汤唯的《晚秋》,她憔悴、压抑、沉默、清冷,但我突然却觉得这是我见过的最动人心魄的汤唯。她的美自成体系,裹挟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一种是厚重的,比如经历、力量、坚韧,一种是轻盈的,比如顽皮、天真、诗意。

王尔德说:“我喜欢有未来的男人和有过去的女人。”在我看来,“过去”就是指女人的某种经历,这种经历是非凡的、别致的,当然它也可连结着血泪、痛苦,但这让女人有了故事性。不是谈资,而是传奇。这会让这个女人的美,与众不同。

汤唯如此,蔡琴如此,张仪幼也是如此。

前阵子偶然翻到一本旧书《小脚与西服》,是张幼仪的侄孙女张邦梅看张幼仪,以及对张仪幼和徐志摩那段著名婚姻的纪录,未必客观,但为我们呈现了张仪幼的力量。

张幼仪家世显赫,也进过当时最为时髦的学堂,而时人评价她:“其人线条甚美,雅爱淡妆,沉默寡言,举止端庄,秀外慧中。”可见,她是配得上徐志摩的。但徐志摩第一次见到她的照片,嘴角一撇,只有用鄙夷的口吻说:“乡下土包子!”

天性浪漫和天真的现代派诗人,也许内心有个早已打造好的爱情脚本,他是导演,也是男主角,他不能接受用这样一种方式,与女主角邂逅。就算张幼仪再怎么配合、努力,仍离徐导的要求相去甚远。

1920年,张幼仪出国与在法国留学的徐志摩团聚,但她却以一个难题的形式,闯入了丈夫的生活。不久,张幼仪有了身孕,徐志摩要求她打胎,并提出离婚。

但这事拖了两年。1922年在柏林,张幼仪生下了次子彼得,当她从医院回家,久无音讯的徐志摩及时出现了,不过是来找她签离婚协议——其时林徽因已经回国,他急着回国追求她。

张幼仪签了字,这是中国历史上依据《民法》的第一桩西式离婚案。而她原来黯淡的人生,因此光亮了起来。

张幼仪雇了保姆,自己学习德文,并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专攻幼儿教育。1926年, 张幼仪回国, 在东吴大学做了一阵子德文教师后,1927年她开始担任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云裳时装公司总经理,事业非常成功。

若仅是如此,这只不过是一个婚姻失败的女子独立自强的励志故事。真正让人动容的是,她从未流露出一点点弃妇、怨妇的意味。她仍旧服侍徐志摩的双亲,精心抚育她和徐志摩的儿子,和徐也能友善相处。

张幼仪坦承,和徐志摩离婚使得她脱胎换骨:“在去德国之前,我什么都怕,在德国之后,我无所畏惧。”

老年张幼仪这段话让人情绪复杂:“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爱的话,那我大概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也许,一个女人内心真正的强大,不是有能力让一个男人死心塌地爱上她,而是有能力,成全他的不爱——用更好的活着和向上,用更慈悲的待人与处世,让他知道,没有你,我会活得如此美好,你不必愧疚!

这让我想起蔡琴,在经历过失望的婚姻之后,在香港演唱会上,她气定神闲地表白:“该离的婚,离了;该开的刀,开了;该减的肥,减了;该穿的新衣服,穿了。”刘瑜也说过,“过于看重爱情的女人,是放弃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爱情上我不是一个苛刻的人,除了快乐和温暖,我什么都不想从男人身上得到。钱、安全感、地位、成就感,包括知识的乐趣,这些我都可以自己追求。”

从演员白静被杀到作家六六勇斗小三,这世上从来不缺女人的故事,只是有的狗血,有的隽永。而那些“有过去”的女人,永远是男人沉迷的所在。

猜你喜欢
张幼仪蔡琴张仪
天下棋局
天下棋局
张幼仪是个好婆婆
张幼仪是个好婆婆
蔡琴:爱是奉献,更是成全
张幼仪:坏的婚姻,遇见更好的自己
张仪连横
张幼仪:打造商界传奇的徐志摩弃妇
5000金为何大于500金
八万多遍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