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你可曾记得,那顶草帽

2012-04-29 00:44孙二娘
南方文学 2012年6期
关键词:女儿儿子妈妈

孙二娘

不经意中,我失去了生命中最宝贵的你

我此生的最爱,爱情的结晶,生命的延续

我的孩子啊

是什么时候放开了你的手,切断了脐带,放逐你到远方,永无回头之日

还记得你家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吗?

我相信对于所有的母亲来说,那都是一生最难忘的记忆。

一个天使降临了!

他渐渐长大,你欣喜地看着他成长。在幼儿园,他画画得了奖,你猜他以后或许是个画家;他跳舞得了第一,你说我儿怎么有这天分呢,我家祖上几代都没有搞艺术的;他当了小班长,你更是喜不自胜,这孩子明明是要当官的嘛!

他喜欢恐龙漫画,爸爸说以后肯定要当科学家;他算术的本领令人吃惊,妈妈说天哪这不是神童是什么,我小时候算术最差了,他天生聪明啊;他丢垃圾拿回了塑料袋,爷爷奶奶大笑:我的乖孙这么小就知道环保哦;他看电视哭了,姥姥姥爷说:这孩子是性情中人哪,也只好当作家了。

无数个光荣和梦想,期待着。

然后,这孩子上小学了,成绩尚可,父母的梦想也在继续。他参加了校游泳队,指导老师是曾经带过全运会冠军的,呵呵,你想想以后吧;他学了中阮、黑管、钢琴,音乐学院的教授说他乐感特好,以后起码得是个郎朗;他进了有外教的英语班,学的是正宗伦敦腔,小小年纪便出国交流……哇哦,我的儿,以后怎么得了!

然后是初中。

父母开始发现,前路还是有点崎岖啊:怎么周围有那么多钢琴几级、田径第一、奥数冠军呢,正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众多的天才中间,咱那戴着小眼镜的幼子是那么地不起眼,我靠,我儿究竟还是不是出类拔萃的人了?是不是必定要影响世界的人了?

夫妻都有点疑惑。算了算了,先上个好中学再说。

省一级重点中学里人才济济,咱们孩子的成绩只能排到次等班的中等水平,没想到没想到,环顾周围这形势有点晕,比这好的班有,比这好的学校有,而且,咱们这个城市的教育水平,在全国基本排不上名次。

这么屈指一数,可有点小泄气——终于发现自己家宝贝只是芸芸众生里一个普通的小屁孩儿,是大海里的一滴水,沙漠里的一粒沙,唉,心情顿时一落千丈,雄心壮志遭到空前的毁灭性打击,至此,父母再跟小孩儿说话,语种没变,语系换了。

以前的语言系统是溺爱型的:“宝贝你想要什么啊”,“心肝儿你真是让爸爸为你骄傲让妈妈为你自豪”,接着是温柔理解型的:“我的儿,没关系的,要能受挫折嘛!考得差点也是偶然的,你看谁谁谁小学的时候成绩也不行。”

发展到现在,语言系统成了苛责型的了:“你看人家小明怎么就能考上呢”,“我的遗传也不差啊怎么你就这么笨”,“算了你也就这样了,光这拖拉的毛病不改就成不了大器”。

爱之深,责之切,全是为他好,怕他输在起跑线上。可是那孩子,他怎么能明白,自己的境遇天上地下这么突变的其中缘由:我究竟做错了什么?

八零七零五六零,行政楼里的小调查

八零后娜娜生了个胖女儿,爱不够,疼不够,有空她就在QQ空间里晒女儿的美人照,邪眼的是“回头一笑百媚千娇”,睡着的是“爱你那天使样的面容”,哭的是“梨花带雨最娇俏”,怒的是“彪悍的人生不解释”。一个胖得面包团儿似的婴儿,被她的生花妙笔形容成了一枝旷世奇葩。在她和丈夫的眼里,女儿的未来无可限量:做明星?太俗;当女省长?太累;混个女外交官?离父母太远;不然就女企业家吧?不行,会受气。

吃的用的全是最好的,找代购从国外买,托朋友从香港带,一点委屈也不能有。相比她QQ空间的甜蜜,办公室另两位女同事的空间内容就现实得多。

“今天老师发信息,说孩子考试没有达到A。我回‘他考多少分我们不介意,只是希望他认真对待考试。老师说:‘全班没有人错的题,他也做错。老师,你就不能允许孩子走会儿神、灵魂出会儿窍,错出个人风格、错出与众不同啊?老实说,我不是很关心孩子学校教育的家长,我只关心他是不是开心,爱不爱看书。”——七零后的刘婷,儿子读小学二年级,开始有烦心事了。不过父母尚能理解,父母也有耐心,描画的美丽新世界与现实社会在渐渐接壤,心情阴晴不定。

“每天一到下午6点,我的手机短信就开始响个不停,全是女儿学校发来的作业信息,每门课什么作业,今天测验分数多少,下午几点放学的,孩子今天在学校有没有上课玩手机等出格行为,短信全给汇报了,孩子全都跟劳改犯似的,别想有一丁点儿隐私,好好学、做作业就是惟一的改造途径。这些消息为何不能合成一个发呢,我开车下班的这一路上,手机响的我这个心烦意乱啊。”六零后的李文,女儿初中二年级。

院长是五零后。他在大班椅上端坐正处理问题时,接到儿子电话。只有两句话:“有没搞错啊你,快给我卡上打钱!”他还没出声,那边“啪”的一声挂了。房间里的下属全听到了,憋着不敢笑。平时声色俱厉的院长像个傻子似的,张口结舌。

院长看着年轻的下属们,叹口气说:“你们现在,唉,以后就知道了,养孩子就是为社会尽个责任。我儿子除了要钱,跟我一句话也没有。”

院副严重同意,他年纪更长些,女儿早年出国,多年未见面了,他说:“有时候我想啊,子女就是前世的债主。小时候你捧着宠着,不知那一天,忽然她就不需要你了。不怕你们笑话,我那女儿,别说过年过节了,我和她母亲生日她都不记得打个电话。我打电话过去,人家总说忙。想想也是,孩子在外面不容易,我又没钱资助她,说空话有什么用。可是我也是快六十岁的人了,说不失落是假的。”

娜娜说,你一定是什么时候说了重话伤害了孩子,不然的话,那有女儿不惦记父母的。刘婷说是啊,你们五零年代的人管教孩子太正统,怕是有代沟,有隔阂。李文冷笑一声说:“副院长这么个儒雅的人,能怎么伤害子女的感情呢,不过是盼着她好,逼她求上进罢了。现在社会上竞争这么激烈,父母不唱黑脸逼着孩子上进,不是更害了她吗?”

离了婚的工程师长叹一声说:“夫妻是缘,别管善缘恶缘;儿女是债,无论欠债还债。我凡事为孩子着想,她小的时候我不敢离婚,后来离了婚隐瞒着她,自己过得再辛苦,也和她母亲在她面前扮幸福。帮她安排了工作,买了房子,可现在,我女儿跟我就是个陌生人,过春节开车从我门前过,都不下车。”

娜娜说,小时候你是不是……几个五零后异口同声地说:小时候父母爱孩子都是一样的,虽然我们没你们现在的条件,但都是一个孩子,能不寄予厚望吗。

可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孩子与父母越来越远,越来越陌生。我们曾经付出了那么多的爱与期望,钱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大了,就那么义无反顾地飞走了。

处处称心如意VS哪儿都看不顺眼

断裂究竟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其实所有的孩子,都是普通的孩子。从他们一出生开始,父母寄予的期望太高,给小孩营造了一个美丽的梦幻世界。而慢慢地发现事实的残酷之后,又过于苛责。并不是有了为孩子好的前提就一切都可以,拔苗助长的故事很早就有了。

家境普通的父母自己挤公交,但带着孩子出去时,多半会打车。孩子喜欢吃麦当劳,喜欢喝可乐,要穿米奇童装背耐克背包……全都满足他,苦不能苦孩子。

学校要春游,要跳舞,需要置办游泳衣、跳舞鞋、溜冰鞋、钉鞋等等,一样也不能少;再大一些更不得了了,要买快译通、计算器、手机,大家都有MP4,都有电脑,不买也得买,穷不能穷教育。

当小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时候,你突然看他怎么都不顺眼了:这孩子咋这么不懂事呢,怎么不知道节俭,在饭店里要什么果汁,出门就不能乘公交?

尤其是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父母的有些话可真是伤人了:“我们花那么多钱给你,就这么个成绩,怎么就不能体谅父母呢?我们容易吗?”“你要什么给什么,你就这么报答父母啊?”“上这个省一级中学我费了多少事,托人找关系花钱,你怎么不知道珍惜呢?”

我们小时候骑个破自行车上学,你呢?上学还专门找车送。

爸爸妈妈上班多辛苦啊,你就不能好歹考上个大学吗?你知道求人有多难?

一动就是名牌,你懂得节俭吗?

我当年考大学时,那是什么条件,简直是水深火热啊,你们班上有空调有电扇的,成绩还……

我想说:生活是有延续性的,从小你给过他什么,他现在才会是什么。并不是某一天这孩子突然就学坏了。父母的焦虑,许多是自己的挫折造成的,不关小孩子的事。你在职场如履薄冰,在商场风刀霜剑,浑身冷汗地回家来,心里集聚了太多的惊吓和烦躁,不是骂骂孩子就能缓解的。

你当年经历了什么,后代体会不到。物质匮乏的同时你也享受了精神的轻松,娱乐单一的同时你也避开了资讯的繁杂,你那时可怜不可怜,小孩子现在享福不享福,无法类比。如果你在贫瘠的土壤上长成了参天大树,以此类推小孩就得在化肥的虚假肥沃中茁壮成长,长成更高的栋梁,这在逻辑上也不成立。这些不能成为父母责备孩子的理由。

小孩子的初中三年,是渐省人事的阶段。很多中学里按成绩分班,从小被捧着夸着的小皇帝,突然发现自己只是个残次品,那是很受打击的。此时他需要你的肯定,真诚的支持,而不是当头再来一棒,把他的自尊彻底打死。

你家的晚餐有过这种话题吗?“老张的儿子考上了清华,人家钢琴也过了九级,唉,人家怎么教育的。”“刘姐的女儿奥数全年级第二呢,啧啧。”“我就说你太爱喝酒,儿子的智商受了影响,升学竞争这么激烈,你还是找关系花钱吧。”“智商是没问题,就是你太娇惯他了,学习习惯没养好。”

“是你……”“是你……”父母在推卸责任,生怕残次品是自己造的。

小孩仍然住是自己的屋子里,喝着可乐雪碧,吃吃比萨或麦当劳,表面上什么都没变,可他的心……从小王子变换成了小乞丐,“出门就打车,进门就玩游戏,这么高的消费习惯,就你这本事,工作后也挣不来这种条件。”

没错我是喝着可乐长大的,可这不是由我选择和决定的;我是穿着耐克长大的,我哪里错了,除非我的出生是个错误。

由冲突到陌生

当青春期遇到更年期。

争吵。抓狂。互相说对方不可理喻。“我们还是母子吗,还是父女吗?简直就是前世的冤家,孽债啊。”原本是积累了那么多年爱的双方,互相都失望之极。互相嫌弃、埋怨、厌憎,又互相爱与牵挂。

林林的母亲是一家著名中学的英文老师。她和丈夫离了婚,独自带林林生活。林林读书不用功,很给妈妈丢脸,尽管如此,林林妈还是把儿子想办法转到了自己的学校。

离婚女人再承担着工作的重负,心情整日都是低潮。林林看惯了妈妈哭,也心痛。他的班级在妈妈教的那个班的隔壁,他上课喜欢睡觉,当他听说妈妈因为班上的学生睡觉气哭的时候,他很气。

他上课睡到一半,起来去到隔壁班,把妈妈班上睡觉的孩子全打起来。然后,回他自己班,继续睡。

母子俩的交流基本上是用吼的。“你自己不睡就行了,管我班上的学生干嘛!”妈妈吼。“我就是爱管!欺负我妈就不行!”“你是我儿子,染着个黄头发,让我在学校怎么管别人?”林林妈哭叫。“我就说不上你的学校吧,非让我上,管头管脚的我没法活,我都快得抑郁症了!”林林大叫。

渺渺爸爸是国企的领导,极自负,每当看到周围的孩子没教养,他都生气地说:“如果是我女儿,早一巴掌打过去了。”“我女儿从来不允许这样,她不敢。”朋友后来得知,渺渺出国之后与父母相当疏远,失恋、离职、开店,全是自己做了之后父母才知道。有一天渺渺爸爸屈指算了下,女儿三十岁了,“她结婚也几年了,到底是不想生孩子呢,还是身体有问题,生不了呢?”

“打电话问问她,不就知道了。”朋友说。

“这个……不太好问。”

父女俩的沟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只流于表面了,“女儿,你还好吗?”“挺好的。爸爸身体好吧?”“我身体挺好。你很忙吗?”“嗯。很忙。”

接下去,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从吼叫责骂,到客气生分,这其间有一个过程,可惜父母们都没意识到。竞争激烈,压力大,是外在因素;对于子女的“想当然”是内在因素。你是我的,我生的我养的,我理当按我的方式塑造你,你不要拖拉磨蹭,不要浪费时间,不要说粗话,不要跟素质低的同学玩……当父母这样那样的时候,他们没留意到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形成。

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思维。他对也好错也罢,毕竟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慢慢成熟了。你的话他不敢反驳,他学会了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阳奉阴违。

他远离。他关上与你沟通的那道门。

妈妈,你还记得吗?那顶草帽

看过一个周迅的采访。她说有一次心情特别糟糕,打电话给爸爸,叫了一声“爸爸”之后就哭,哭了很久。这个细节我一直不能忘记。

遇到挫折的时候,你会告诉父母吗?儿女遇到挫折的时候,会告诉你吗?

我自己从大学毕业之后,对父母就是只报喜不报忧了。升职得奖评上职称,第一时间肯定打电话给父母。可是吵架、挨批评,就隐瞒着不说。我爱父母,不愿意他们为我担惊受怕。

我有了儿子,发现他跟我一样报喜不报忧。有一次儿子去楼下玩滑板车,遇到几个社会上的流氓,他们抢了儿子的滑板车,跑掉了。儿子当时七八岁,很屈辱很害怕,他跑到楼下保安哥哥那里哭,不敢上楼告诉我。

这件事让我很难过。我说:“儿子,无论遇到什么事,不管是做错了还是惹祸了,你一定要告诉妈妈。你是妈妈的孩子,无论你做了什么都永远是妈妈的孩子。”这话我说过很多遍,当然我知道光说并没有用。重要的是真正能容忍他犯错,在他需要的时候理解他帮助他。

女友与人同居,发展到共同买房子的程度,突然有一天,男的喝醉了打了她。第二天男的出门后,她打电话给父亲,哭着说:“爸爸,他打我,我好害怕。”爸爸果断地说:“女儿你现在立刻走,什么都不要拿。找个他不认识的女友家里住下,躲开他。关上电话。”

我相信,在成熟与不太成熟之间,不论是女儿还是儿子,都有些时候是迷茫、恐惧、挫败的,这个时候能够告诉父母的,是真正有良好沟通的亲子关系。

药家鑫父母的采访中,药的父亲最后悔的是:我对他太严格了。从来不允许他犯错误。药家鑫撞人后,最恐惧的便是给父母带来麻烦,他怕,他无力承担后果,慌乱中铤而走险。

另一个案件是留学生刺伤生母的。儿子早已有幻听等精神症状,母亲却不知道,一味地望子成龙,直到悲剧发生。

如果我们成年人不那么功利,或许亲子之间就不会如此陌生。我儿,我也只是个普通人,你可以精英也可以平庸,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当技工,如果我们都有这样的平常心,或许,我们永远都会在彼此身边。

猜你喜欢
女儿儿子妈妈
打儿子
大三的女儿
海的女儿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富养女儿先富养自己
妈妈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