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加美
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阅读教学的要求,在语言把“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活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告诉我们,在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善于表达。我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一点体会。
一、课堂理答,教师导的艺术
中学语文的阅读课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头戏,也是学生掌握语文科知识的重要途径。其教学过程,对教师来讲,就是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过程。在教学程中,教师的任务不是“灌输”,而是“疏导”。“ 疏导”的中心,就是为学生提供掌握知识的思路,使学生循正确的思路去学习,并掌握学习内容,这样才不会禁锢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想象力尽情地释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首先,让学生直接与课文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接触大量优秀范文,吸收文化营养的好时机。要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创造能力,学生和课文的直接对话是阅读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要认真的引导。首先就是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其次,要有计划地提供一些必需的阅读背景资料。为此,阅读期待,自由诵读,应成为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起始环节。
为了让学生与课文直接对话,我们甚至可以事先不限定什么目标和目的,完全让学生接近文本,充分自由地去接近作者的心灵,去触摸作者的思维和情感世界,去和作者沟通,去自由的想像,去进行再创造。
其次,有效的组织班级进行集体创造。
所谓的集体创造:就是指教学以小组、小队这个集体为基础,在相互交往中探讨学习课题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敏锐地察觉和果断地把握全班集体性思维的流向,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适度的问题,以组织和促进班级集体性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在理解课文中显露出来的大量的创造性意见,鼓励学生继续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应该提出新鲜的课题,引申课文意义。
二、想象,阅读与表达的桥梁
情节续写、内容扩写、仿写、改写等,是比阅读更进一步的对原作的再创造。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皇帝的性格进行想像,皇帝在游行完毕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大家有的想像皇帝受骗后恼羞成怒,派人捉拿骗子,但骗子早已逃之夭夭,有的想像皇帝受骗后迁怒于小孩,将他抓来并责问他为何要说真话,显得昏庸愚昧之至。有一个学生则想像皇帝因游行时没有穿衣服而受了风寒,回宫后而发烧求医,谁知医生仍是这两个骗子乔装的,骗子用锅底灰和野草屑做成几颗黑糊糊的药团换的了皇帝的大量金银珠宝,而皇帝服药后上吐下泻,令人捉拿骗子时,骗子早已逃的不见踪影,皇帝也一命呜呼啦。再如要求学生为皇帝的游行大典进行创造性复述,扩展故事情节,让学生大胆地去创造去想像。经过这样的训练,不但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人物性格的认识;而且使文章内容得到了再创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训练中就自然得到了培养。
发散性思维可以改变语文教学中思维单一、内容贫乏的封闭现象,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拓展课堂教学的空间。为此,可以在平时多设计些仿写、补写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存新求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要求学生不要满足于课本或教师的现成结论,而要敢于大胆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从新的视角去思考和想像,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与众不同的观点、看法或结论。如教学《曼哈顿街头夜景》一文时,怎样理解“他们走在通衢的大道上,却似在险峻的山路上爬行”这句话的含义?可以让学生联系美国具体的社会背景和我们当今充满竞争的社会现实,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另外,平时遇到“班门弄斧”、“知足常乐”、“异想天开”等成语或一些已成定论的见解、谚语等,也可以要求学生对它们的理解大胆质疑,换个角度去思考,道人所不道,甚至反弹琵琶。这样,正中求反,同中求异,异中求新,能有力的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学科兼容,让阅读充满督智
语文知识可以延伸到数学、自然、社会、艺术等学科中。借此实现学科与学科的融合,综合性学习,强调运用各学科知识来探寻与求知,注重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真正实现阅读与听说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语文阅读教材中许多内容涉及到的地名,方位,周边环境,历史背景等,课前让学生亲自查一查,为学习课文做准备,课文中介绍的自然科学知识,学生一时不能明白其中道理的,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实验;与美术相联系的,可以让学生动笔画一画。如在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先让学生根据诗中的描述作一幅画,表现边疆生活,边疆风光或送友归京时的情境。学生非常兴奋,画处了许多各具特色的画。给学生提供了驰骋想像的机会,大大调动了他们的能动性,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五、源于生活,从点滴中体悟文字
我们要把课堂的阅读教学融入现实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去。让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的各项活动中去,在“考察”、“实验”、“探究”、“体验”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观察生活,体悟人生,激发灵感,创新思维。
和平宁静的生活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学习了《桃花源记》,让学生回顾历史,联系当今动荡的世界局势和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构想一个未来理想世界,这样学生就可以发挥自己的想像进行自由的创造。在“体验”等一系列的活动中观察生活,体悟人生,激发灵感,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彰显学生的创造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创造意识。教师本身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就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科学智慧的课堂理答,不仅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还能够创设一种适合发展学生创造性的师生和谐的民主环境。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是需要鼓励的,教师存新求异的课堂设计,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在课堂中善于发现学生提问、回答问题中的一些创造性火花,并及时给予鼓励,给以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水到渠成,学生的创造能力自然会得到充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