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是美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建筑师,其所创建的赖特建筑学校,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闻名于世。以该校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为例,管窥赖特时代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后赖特时代的延续与发展,旨在对中国高等建筑的教育有所启迪。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教育;赖特
中图分类号:TU-098;G649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6004605一、学科概述
美国建筑学学科下设建筑学(Architecture)、城市、社区与区域规划(City/Urban,CommunityandRegionalPlanning)、环境设计(EnvironmentalDesign)、室内设计(InteriorArchitecture)、景观建筑学(LandscapeArchitecture)、建筑历史与理论(ArchitecturalHistoryandCriticism)、建筑技术科学等(ArchitecturalTechnology/Technician)7个专业方向①。建筑学学科的硕士学位分为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即:建筑学硕士学位(MasterofScienceinArchitecture,简称MA/MS)和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MasterofArchitecture,简称M.Arch.)[1]。其中,专业学位中又有ProfessionalDegree和PostProfessionalDegree之分,亦即M.ArchI和M.ArchII,前者是针对本科学位为非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学制3年;后者则是针对已经拥有建筑学专业学士学位的学生,学制2年。上述7个专业方向中,只有建筑学与景观建筑学设有专业学位。
目前,美国设有建筑学专业的高校有154所,其中123所设有专业学位,具有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有95所②。美国建筑学专业学位是以培养建筑师为目标。只有通过美国“国家建筑学专业认证委员会”(NationalArchitecturalAccreditingBoard,简称NAAB)专业认证,才能申请美国注册建筑师委员会(NationalCouncilofArchitecturalRegistrationBoards,简称NCARB)的注册建筑师考试,取得执业资格。
二、学校简介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学校(FrankLloydWrightSchoolofArchitecture,以下简称赖特建筑学校),是由世界现代建筑四大元老之一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LloydWright,1867—1959)于1932年10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州爱荷华县SpringGreen镇的塔里埃森创建。1937年,赖特又在亚里桑那州马里科帕县Scottsdale市郊,创建了西塔里埃森(TaliesinWest)校区。
赖特建筑学校,最初名为“TaliesinFellowship”,是一所类似于中国古代书院或民间的私塾。1960年,赖特去世后,易为现名。1987年,该校经美国“中北部院校协会高等教育委员会”(HigherLearningCommissionoftheNorthCentralAssociationofCollegesandSchools,HLC)评估、认证,其学士学位(B.A.S.)与硕士学位(M.Arch.)获得认可http://www.ncahlc.org/Directory-of-HLC-Institutions.html。。1996年,其硕士学位经美国NAAB评估、认可http://www.naab.org/architecture_programs/。。目前,赖特建筑学校的建筑学学位也为中国教育部所承认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008/93763.html。。
三、办学理念
12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第21卷第6期
刘征鹏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建筑学校建筑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研究
赖特建筑学校从创建伊始就确立了“LearningbyDoing”(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这一学习方式,源自德国福禄贝尔的幼儿教育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大卫·科尔布(DavidKolb)全面上升为一个理论体系—体验式学习理论。赖特早年受福禄贝尔式教育,是在“LearningbyDoing”理念下成长的典型范例。高中辍学后,赖特曾在AllenD.Conver(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工程系教授)的事务所做学徒,大学辍学后又辗转于阿德勒(DankmarAdler)和沙利文(LouisSullivan)的事务所,最后自主创业,终成一代大师。
早在1901年发表的《机器的艺术和工艺》一文中,赖特指出,“艺术学校应把工业和美术结合起来,……学生定期在工厂里工作,从而取得实践机会”,并且“这种学校不需要举行任何考试,也不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2]。赖特还认为,“任何具有创造性认知的艺术可能包含在工作中,也可能在工作中得到训练,但决不会仅仅来自书本”[3]。因此,赖特在1931年发表的“TheHillsideHomeSchooloftheAlliedArts:WhyWeWantThisSchool”一文中写到,其有机建筑的理念,只有与他一起生活、工作的“Fellowship”,才能充分认识、理解www.franklloydwright.org/web/Chronology.html。。在塔里埃森校区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正式课程,所有的一切,包括学习、工作、生活、管理均采用“在做中学”的模式,学生通过“在做中学”而成长为一名职业建筑师。
20世纪80年代中期,赖特建筑学校面对现实,开始全面转型,主动纳入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之中。但是,其“在做中学”的理念不但没有抛弃,而且与时俱进。塔里埃森与西塔里埃森分别于1973年和1974年被美国内政部列入“国家古迹名录”http://www.nationalregisterofhistoricplaces.com。;并于1976年和1982年相继列入美国“国家历史标志”名录中http://www.nps.gov/nhl/designations/listsofnhls.htm。,每年吸引10余万游客到访。因此,该校学生不仅自备汽车辗转于两个校区,而且还要义务接待来访者,为游客讲解塔里埃森的历史,阐述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不仅在该校延续至今,并且在美国“国家建筑学专业认证委员会”2010年评估报告中被予以充分肯定http://www.taliesin.edu/naab/NAAB_2010_Annual_Report.pdf。。
四、办学规模
虽然赖特建筑学校早已将原有的私塾或书院式的学徒方式改为与现代高等教育同步的教学体系,但其办学规模并未扩大,依然秉承赖特的初衷,维持小规模的办学体制,办学规模从未超过30人。
从学生数量看,2011—2012年在校生共有23名,其中6名本科生,15名硕士生;另有13名硕士生于2011年陆续毕业;此外,还有43名访问学者(时间为2—8周)。
从学生生源情况看,在15名硕士研究生中,本科来自建筑学专业有7人、室内设计专业3人、艺术专业3人、环境设计专业1人、地质专业1人。
从学生毕业院校看,除1位毕业于叙利亚大马士革大学之外,其余均为美国高校。其中3位出自塔里埃森,2位来自亚里桑那大学,1位毕业于威斯康星大学。由此可见,地缘与之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43名访问学者中,除2位来自墨西哥、智利之外,其余均为美国本土学者,其中不乏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的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助理教授及设计事务所的建筑师等。
迄今为止,约有1200余人从塔里埃森走向世界,其中有80%成为建筑师。据现有资料统计,中国学生先后有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的周仪先(1945年入学)[4]、汪坦(1948年入学)[5],身为画家的(盛)劭芳(1947年入学)及其丈夫毕业于天津工商学院土木工程系的盛胜保(1948年入学)[6]。1988年1月,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的胡冰则成为赖特的再传弟子http://www.handsbj.com/rshb.htm。。1998年前后,原云南省设计院的彭庆华等人曾赴该校学习[7]。此外,梁思成于1947年曾赴塔里埃森拜访过赖特[11]。
五、课程设置
赖特建筑学校,设有建筑学学士学位课程与建筑学硕士学位课程,其中硕士学位课程学制3年(见表1)。虽然,赖特建筑学校全面接纳了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但是,原有的教学理念并未改变,其硕士学位课程中依然体现出严谨的设计、批判性的思维及动手能力等特质http://www.liangsicheng.org/pins/pins2.asp。。表1硕士学位课程学年12学期12课程12内容12场所第一学年
FoundationPhase12秋季春季夏季12必修选修必修选修必修选修12基础设计研究(含课程设计1)、平面设计综合研究、素描、建筑概念高级设计研究(含课程设计1)、文化人类学、可持续原理、自然形态、画法几何、建筑制图、西塔里埃森建筑建筑组合、课程设计实践、课程设计施工课程设计2、建筑史Ⅰ&Ⅱ、写作Ⅰ、建筑保护、视觉、莎士比亚研究、文化人类学、塔里埃森建筑平面设计、设计表现、景观解析、绘画理论、课程设计研究12
亚里桑那州威斯康星州第二学年
ExplorationPhase12秋季春季夏季12必修选修必修选修必修选修12课程设计3、施工技术资料、结构Ⅰ、场地分析与景观建筑平面设计研讨、居所设计、课程设计研究课程设计3、建筑实践/实习、技术制图、结构Ⅱ/Ⅲ、可持续发展应用自然形态、建筑设计、草原居所设计、沙漠居所施工、国外实习、课程设计研究课程设计4、建筑评论与写作、建筑合同、建筑实践/实习窝居施工、设计表现、现代建筑理论、绘图原理、课程设计研究12亚里桑那州威斯康星州秋季春季夏季12必修选修必修选修必修选修12课程设计5、建筑实践/实习、执业管理学位论文开题、助教、课程设计研究课程设计5、综合设计研讨、建筑合同、建筑体系助教、课程设计研究毕业设计(课程设计6)毕业论文、助教、建筑实践/实习12亚里桑那州威斯康星州资料来源:http://www.taliesin.edu/。六、师资力量
从教师数量看,2011—2012年在册教师24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10人、学士4人,其他5人。从教师教育背景看,建筑学专业10人、美术学专业3人、其他专业各1人,另有画家、导演各1人,塔里埃森出身的执业建筑师3人(见表2)。从教师的学术背景看,有5位美国建筑师学会(AIA)会员,有4位具有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授予的认证资格(LEEDAP)。在13位有过建筑学专业教育背景,有12位建筑师,其中仅有4位毕业于赖特建筑学校。表2师资力量学位12博士12硕士12学士12其他专业12建筑学(1)12建筑学(6)12建筑学(3)12画家(1)物理学(1)12美术学(1)12美术学(2)12导演(1)人类学(1)12文学(1)1212执业建筑师(3)法学(1)12土木工程(1)121212图书馆学(1)1212人数1241210125125资料来源:http://www.taliesin.edu/。在24名教师中,教授6人,其中全职教授4人、兼职教授2人;讲师17人,其中全职讲师2人、兼职讲师15人;助教则由3年级的研究生自愿担任。若不计图书馆员,该校师生比为1∶1。中国目前高校师生比为1∶17.3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33/201008/93763.html。。
七、教学方法
教学以教师“工作室”为教学单位,以“课程设计”为核心,以讨论、实践及评估的方式完成每一门课程。
赖特一生共设计了1141个项目,其中完成的有532项,现存的有409项http://www.cmgww.com/historic/flw/bio.html。。在赖特所完成的项目中,主要为中产者设计其私人住宅。这一特征体现在赖特建筑学校的“课程设计”中则表现为:该校的学生必须住校,这一点有别于美国其他院校。新生入学后,先在早期无水、无电的户外“居所”居住数月。这些简陋的住所,迫使学生以建筑师的角度,了解住宅的本质特征,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课程安排、根据需要自行对其进行重新设计、施工。
课程设计既是赖特建筑学校的传统课程,也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它贯穿于3年硕士教育的全过程。课程设计共有6项,其中最后1项为毕业设计。该校以培养执业建筑师为终极目标,故其学位论文仅作为选修内容。
课程设计题目由学生根据学校制定的教学大纲,自行拟定。在4个月的时间里,学生相互观摩,再以师生共同参与讨论的方式,最后完成其设计。最终成绩并不采用分数制,而是由38个评估指标组成,由教师、学生、建筑师及来访者,包括访问学者、游客等作评价。
八、馆藏文献
赖特建筑学校的图书馆是基于美国“国家建筑学专业认证委员会”的评估要求,在威廉·韦斯利·彼得斯(WilliamWesleyPeters,1912-1991)私人藏书的基础上于80年代创建彼得斯,1932年由麻省理工学院转入塔里埃森,后娶赖特继女为妻,1985—1991年为赖特基金会董事长。。该馆设有两个分馆,即塔里埃森Hillside图书馆与西塔里埃森WilliamWesleyPeters图书馆,其馆藏主要分为三大类,即建筑与艺术类藏书4.4万册;赖特建筑学校的档案,包括学生个人与学校的档案,以及30年代以来的5000余份学生的设计图纸;赖特事务所的档案,包括1959年以来10余万份项目设计的施工图、渲染图、原始文件视频资料等,其中,包括赖特自1887年至1959年设计的2万余份图纸、19万份文献、600份原稿等。
该校图书馆馆藏丰富、有特色,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了有力保障。相比之下,中国高校文献资源保障率则无法与之相比。根据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人均图书合格标准为70~100册。据2009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普通高校人均图书为72.3册根据教育部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整理,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60/201012/113591.html。。
九、结语
赖特建筑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办学规模上均有独到之处,其执着、务实、具有鲜明个性的方式、方法值得学习与借鉴。但是,该校繁琐的日常事务、过多的社会活动无端地消耗了学生的时间与精力。长期以来形成对赖特的崇拜氛围,使年青学子的创新意识受到一定局限。虽然赖特鼓励学生要具有创新意识,可实际上赖特拒绝持有异议者[8]。正如布鲁斯·戈夫(BruceGolf)婉言谢绝赖特邀请其加盟塔里埃森时所说“我认识那些在橡树园以及后来与您供事的人们,他们好像分成两类:一种人认为您毁了他们的生活,因为您窃取了他们的思想,所以您是一个魔鬼;另一种人则认为您是上帝,绝无差错。他们的生活如不奉献给您就毫无他用。我不想以这两种看法去看待您,我也不会成为这样的门徒,我要远远地离开您,使自己有恰当的见解”。而赖特的回答则是“我希望别人也能像您那样理解我”[9]。凯文·林奇(KevinLynch)也曾说过:“你若留在那里,你只能成为一名小赖特先生”[9]。
曾师从赖特的较为有名的建筑师有:理查德·努特拉(RichardNeutra,1892—1970)、埃德加·塔费尔(EdgarTafel,1912—2011)、凯文·林奇(KevinLynch,1918—1988)、保罗·索莱里(PaoloSoleri,1919—),但是,努特拉在塔里埃森呆的时间仅有区区几个月,且其进入塔里埃森时,就已经是一位小有名气的建筑师;林奇于1935—1937年在塔里埃森学习,但其之前在耶鲁大学学习,之后去了伦斯勒理工学院,最后从麻省理工学院城市规划专业毕业http://libraries.mit.edu/archives/research/collections/collections-mc/mc208.html。;保罗·索莱里进入塔里埃森时已于1946年获得都灵理工大学的博士学位http://www.arcosanti.org/project/background/soleri/main.html。。确切地说,只有塔费尔才是赖特的弟子。张良皋先生曾经说过:“赖特建筑学校并没有因此培养出什么优秀的建筑师”[10]。或许,赖特所创办的事务所在2003年6月15日的关闭是很好的诠释http://www.midglen.com/newsletter/volume12.pdf。。
参考文献:
[1]任增林.美国的建筑学职业学位与建筑师制度[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6):58.
[2]项秉仁.赖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3]查尔斯·阿瓜尔,贝蒂安娜·阿瓜尔.赖特景观——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景观设计[M].朱强,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4]王天锡.从沙漠来访的艺术家周仪先[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8(3):58-60.
[5]汪坦.泰里埃森散记[J].世界建筑,1993(2):15-17.
[6]曾慧燕.维州玻璃屋主人奇女子盛邵芳[N].世界日报,2007-11-25.
[7]彭庆华,常虹.我们所经历的塔里埃森[J].新建筑,2000(1):73-75.
[8]梅莉·希可丝特.建筑大师赖特[M].成寒,译.北京: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9]张明.杰出的城市设计学家凯文·林奇[J].新建筑,1993(4):46-49.
[11]章凌.一生只做一个房子[N].江商报,2010-7-7(20).
编辑梁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