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

2012-04-29 00:44:03刘社芳
金融发展研究 2012年6期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金融危机中小企业

刘社芳

摘要:近年来,国家各部门出台了各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一定程度地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存在,这其中既有企业自身的问题,也有外部融资环境不完善的原因。本文从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深层次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小企业;利率市场化

Abstract:These years,some state departments issued series of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support SMEs,which alleviated SMEs' financing difficulties to some extent. But SMEs“difficult and expensive financing”problem still exists. This paper deeply studies the reasons for SMEsfinancing problem from enterprises themselves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and proposes targeted policies and measures to broaden the financing channels,build multi-level SME financing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financial crisis, SME, interest rate liber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2)06-0046-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维护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户,占我国企业总户数的99.3%,为城镇劳动力创造了80%的就业岗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小企业生产总值占全国总产值的60%,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70%,上缴税收总额占全国总税收的50%以上。同时,中小企业具有反应快速、机制灵活的优势,在技术进步和机制创新中,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专利约65%是由中小企业发明的,75%以上的技术创新由中小企业完成,80%以上的新产品由中小企业开发。另外,中小企业经营体制灵活,经营范围广泛,经营项目丰富,具有投资少、见效快、适应性强的特点,当经济周期波动时,能够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及时转向,很快地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一、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经营面临诸多困境

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源所在,而经营前景的不确定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多处在竞争性行业,市场准入门槛低,技术垄断性不强,抗风险能力差,最容易受到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和冲击,导致企业经营不稳定,这些因素增加了金融机构的顾虑,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

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下,我国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出现困难,在一些区域表现得集中而突出。

(一)生产要素价格快速上涨

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以来,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一路攀升,虽然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也有所上升,但低于前者涨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对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中小企业经营造成很大困难。

劳动力工资上升增加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经营困难。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较好地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是也增加了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经营成本。有研究估计,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使劳动力成本增加30%—40%左右。另外,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价的上涨,劳动者提高工资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突出地表现在劳动工资标准的提高。

(二)国际金融危机给外向型中小企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部需求不足,导致中小企业尤其是外向型中小企业国际订单减少,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库存增多,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出现资金断裂问题。

(三)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政策的改变,压缩了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型、无市场定价权的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币必然地进入升值通道。人民币升值导致依靠低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中小企业利润率明显下降,部分企业甚至被淘汰出局。2007年,我国大范围调整出口产品退税政策,取消了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降低了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如果所涉及企业产品附加值低、产业转型慢,就会导致利润空间下降,甚至倒闭。有调查显示,在国际市场销售占比超过50%的企业中,“汇率升值和出口退税率下调”在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中分别列第1位和第2位。

(四)环保政策的实施使中小企业经营成本上升

政府通过强化环境治理和安全生产,使企业过去本应承担但没有承担的生产经营成本内部化,还原了企业生产经营的真实成本,这必然会压缩其过去畸形低成本下的高利润。

(五)宏观调控趋紧

在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信贷资金规模受到控制,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也肯定会收缩,相对于大企业多元的融资渠道,信贷一旦出现收缩,中小企业受影响最大。

二、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面对当前中小企业的经营困境,国家各部门纷纷出台支持政策,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表现在:

(一)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009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2011年10月12日和2012年2月1日,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财政和金融政策。2012年2月1日会议确定了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1)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对小型微型企业3年内免征部分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2)努力缓解融资困难,建立小企业信贷奖励考核制度。加快发展小金融机构,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外资和国际组织资金参股设立小金融机构的条件,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改制为村镇银行。支持小型微型企业上市融资。(3)中央财政扩大技术改造资金规模,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提升创新能力。(4)加强服务和管理。建立和完善4000个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小型微型企业分类统计调查、监测分析和定期发布制度。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为更有针对性地扶持中小企业,2011年,国家工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中小企业标准规定》,把中小企业具体划分为中、小、微三种类型。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各行业特点,对行业的具体划分标准进行了详细规定。

(二)金融业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人民银行加强窗口指导作用,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为贯彻落实中央工作部署,2010年6月,人民银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着力缓解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融资困难,支持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2011年9月,人民银行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 扎实做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金融机构优化信贷资金结构配置,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投放,同时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促进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有效传导,提升中小企业信贷政策效果。

2. 各金融机构加大金融产品和机制创新,更好地服务于中小企业。具体表现在:(1)各金融机构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贷款部门或团队,改善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方式。如中国工商银行设立的“小企业信贷中心”。(2)针对中小企业“短、频、快”的融资需求特点,改进贷款审批方式,建立中小企业贷款快速通道。如中行设立“信贷工厂”,建立工厂式、流水线化的授信审批模式,从授信业务发起到审批,实行一条龙式的高效服务。(3)实行不同于大型企业贷款的考核机制,提高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容忍度。如长安银行适当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初步设定比例高于2%。(4)金融机构开发了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金融产品。(5)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充分发挥“经营机制灵活、管理链条短、距离市场近”的先天优势,积极为“三农”和中小企业提供灵活、便利、高效的金融服务。

三、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内外部因素

上述政策和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然存在。笔者认为,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深层次原因在于:

(一)企业自身的问题

1. 中小企业多处于竞争性行业,产品技术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经营风险高、经营行为短期化(一般只有3—4年),有较高的倒闭或者破产的可能。根据工信部2009年1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按照10分为满分打分,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健康指数为6.57分,处于亚健康状态,而其内部管理水平也处在中下游。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短暂和经营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金融机构的放贷意愿。

2. 中小企业的规模和信用水平低下,制约其融资能力。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对部分中小企业集中地区的调查表明,50%以上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60%以上的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在3B或3B以下,严重削弱了其融资能力。

3. 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导致融资成本高。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抵押的偏好,一般不愿接受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而中小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比例小,特别是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占比较高,缺乏可以作为抵押品的不动产,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放贷要求。即使金融机构同意放贷,为了覆盖高风险,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也远高于大企业贷款。

另外,由于多数担保贷款的期限在半年以内,最长不超过1年;信用担保机构基本上只对短期的流动资金而不对设备投资等长期性的贷款提供担保,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繁杂的担保手续和高昂的担保费用,增加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影响了融资效率。

(二)外部融资环境尚存的问题

1. 融资渠道单一,严重依赖间接融资。根据《2011年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数据报告》,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8.3%,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仅为14%。在银行贷款的市场份额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占有70%以上。大银行的高度垄断减少了中小金融机构能够获得的金融资源,限制了它们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据统计,目前我国占企业总量0.5%的大型企业拥有50%以上的贷款份额,而占88.1%的小型企业的贷款份额不足20%。

2. 资本市场发展落后,直接融资工具创新不足。从直接融资渠道上来看,主要有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两种方式。从发行债券融资的情况看,国家对企业发行债券筹资的要求十分严格,目前只有少数经营状况好、经济效益佳、信誉良好的国有大型企业能通过债券市场融资;股票市场上,虽然创建了中小企业板市场及创业板市场,但截至2011年末中小板上市公司共有655家,对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来说,上市融资门槛仍然很高。据统计,中小企业股票融资仅占国内融资总量的1%左右,其主要的筹资方式还是银行借款。

3. 信用担保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目前,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已达5547家,中小企业累计担保额2.5万亿元,累计担保户数112万户,但仍不能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担保需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尽管我国一些地方在尝试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但都处于初级阶段。

4. 法律制度不完善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迄今为止我国还未出台一部完整的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导致各种所有制性质的中小企业在法律和权利上的不平等。

四、拓宽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一)加大银行业组织机构和产品创新

1. 加大组织机构创新。大型银行要进一步向下延伸服务网点,建立中小企业专营机构,实现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针对性服务。中小银行要把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支持中小企业、私人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打造自身“服务中小企业”品牌。在加强监管、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放开市场准入,鼓励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稳步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转为村镇银行。

2. 加大金融产品和机制创新,探索发展多元化的中小企业融资路径。金融机构要继续改进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模式,制定区别于大中型企业的信贷评审机制。同时,探索扩展抵押和担保品范围,推动动产、知识产权、股权、林权、保函、出口退税池等质押贷款业务,发展保理、福费廷、票据贴现、供应链融资等金融产品。

(二)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

1. 完善中小企业股权融资机制。引导更多社会民间资本参与发起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和天使基金,鼓励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基金等设立创业投资企业,逐步建立以政府资金为引导、民间资本为主体的创业资本筹集机制和市场化的创业资本运作机制,完善创业投资退出机制。加大中小企业上市前期辅导培育力度,支持自主创新和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发行上市。积极发展中小板市场,加快发展创业板市场,努力扩大中小企业上市规模。积极推进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报价转让试点,适时将试点扩大到其他具备条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改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2. 逐步扩大中小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发行规模。积极推进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集合票据发行工作,适当简化审批手续,对中小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实行绿色通道。加快出台《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试点办法》,尽快推出中小企业私募债试点项目,支持非上市中小微企业非公开发行债券,弥补债券市场制度空白。

3. 大力发展融资租赁业务。支持金融租赁公司按照“商业持续”原则,开展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创新。完善融资租赁公示登记系统,加强融资租赁公示系统宣传,提高租赁物登记公信力和取回效率,为中小企业融资租赁业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 探索利用保险资金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保险机构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创新各类保险产品和业务,进一步拓宽保险营销渠道,根据不同企业的资信等级设置浮动费率。继续落实对中小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保费补贴政策,鼓励中小企业通过出口信用保险进行保单融资。鼓励保险资金参与投资中小企业项目,购买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和集合票据等。

(三)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

1. 完善健全中小企业融资奖励考核制度。对风险管理能力高、资本和拨备实力强、中小企业贷款业务发展良好的商业银行实行差异化监管,适当提高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把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纳入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与财政资金分存业务比例挂钩,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力度。

2. 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规范担保机构的市场准入与退出、内部管理与控制、风险防范与损失分担机制、行业自律与监管等,引导担保行业健康发展。

3. 进一步完善财税支持政策,扩大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规模,设立小微企业发展基金,支持初创期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实行一系列税收优惠政策。

(四)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收益匹配机制

如果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大于收益,金融机构就没有动力给中小企业贷款;如果中小企业贷款收益大于风险,逐利性自然会驱动金融机构进入中小企业市场。因此,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赋予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权,建立风险与收益相匹配的制度机制,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郭新明.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更好地服务于小微企业发展[N].金融时报,2012-3-12.

[2]孙天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支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J].西部金融,2009,(4).

(责任编辑 耿 欣;校对GX)

猜你喜欢
利率市场化金融危机中小企业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转型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07:49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对策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51:44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利率市场化对中小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企业导报(2016年12期)2016-06-17 16:06:57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学术论坛(2016年5期)2016-05-17 05:44:42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对外经贸(2014年5期)2014-02-27 13: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