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香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包括玻璃、水泥、陶瓷和耐火材料等,广泛地应用于建筑行业、日用化工及高新技术中。特别是玻璃、水泥、陶瓷行业我国的产量占世界一半以上,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作为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既要有专门的技能,也要有较强的专业拓展能力,以适应本行业更为广阔的就业途径。为此,在专业设置时,可以确定一个主要的专业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设置,将专业拓展到其它的领域。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轻工学院为例,主要的专业方向定为玻璃制造技术,拓展方向为水泥、陶瓷的生产技术等。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三年制的高职教育中,可以将六学期分成六个大的模块,以实现通识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的学习。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采用4+1+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4+1+1”是指:学生前四个学期在校内学习,工学结合,掌握最基本的岗位理论知识和技能,完成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第五个学期根据学生与企业签订的订单协议(准就业协议),学校与企业一起进行N门课程的设计和调整,校企合作共同完成N门课程学习及顶岗实习。第六学期校企合作共同完成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毕业答辩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就业指导任务。帮助学生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同时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与毕业后的就业岗位直接对接。
二、设置拓展课的意义及“N门课程”的设想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一方面体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让学生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另一方面,也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及就业途径各方面的拓展。为此分别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不同专业方向方面设置拓展课程。
拓展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针对业务领域的拓展、新技术应用或者是知识的深化。如在玻璃制造技术专业中设置拓展课程《水泥的生产技术》或《陶瓷的生产技术》,以利于学生增加就业面,使学生不仅在玻璃行业就业,也可以拓展到陶瓷、水泥及其它硅酸盐行业;设置拓展课程《光伏玻璃生产技术》,以利于了解玻璃行业新的技术及应用,并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关注行业发展趋势、运用基本的专业理论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设置拓展课程《岩相学》等,以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进行深化。
但学生的学习时间及精力毕竟有限,我们不能既要求学生学习面广,又要求学生对专业学习得非常深入。因此拓展课程的设置应有选择性,且这种选择应该是动态的。选择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对拓展课程设置进行精选,二是适当多设置基本课程,让学生有所选择。而动态是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某几门拓展课程不严格定下来,而是在执行培养方案的过程中,根据当时的形式,如行业及相关行业发展的状况、企业的需求等,临时制定或调整相应的课程,第五学期的“N门课程”就是在这样的考虑下提出来的。
三、“N门课程”的设置及具体实施
与通常的先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然后按方案执行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多了很多不确定性及增加了教学过程中操作的难度,如师资、实训设备、教材等配备问题。“N门课程”究竟怎样临时制定和调整,具体怎样实施这样的方案,都是要提前考虑的问题。为此,根据对企业的调研及本校这几年的实践,提出具体的设置方案。
1.“ N”是一个可变量
N相当于是一个未知数,可以是几门课程,也可以等于0。将“N门课程”作为一个模块,安排在第五学期,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和选择性。通过前四学期的学习,学生具备有基本的通识课知识和主要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知识,即具有基本的职业技能,根据调研,如果形势有利于学生就业,学生可直接进入专业实习,进一步进入就业准备阶段,也就是说N就等于0。而如果形势有所变化,可以根据情况在第五学期设置相应的课程。这里的选择性包括课程设置的可选择性和学生根据准就业情况对拓展课程学习的选择性。
2.“N”可以根据企业订单式培养的需要设置
在设置“N门课程”时,必须充分对本行业的发展、现状、企业对人才的需要量以及对哪个领域的学生需求更多,做好调研工作。
具体操作时,可以先根据对玻璃行业发展的调研制定出几门基本的学习课程,然后根据对合作企业的具体需要,对相应的课程进行调整,实行订单式的教学。
玻璃行业中包括建材用的平板玻璃、日用玻璃、石英玻璃、玻璃纤维、新型的光伏玻璃以及范围很广的玻璃深加工行业等,涉及的范围广。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我们以生产量最大的平板玻璃为主。为了学生的就业面更广,在课程设置时,可以先制定出基本的拓展课程如《玻璃的深加工技术》、《日用玻璃生产技术》、《光伏玻璃生产技术》等,然后,第四学期根据对市场的调研和与具体企业制定的校企合作的协议,以及学生准就业的状况,对设置的基本拓展课程进行调整。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
(1)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前四学期的课程基本固定,通过前四学期通识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具备大学教育的基本知识和玻璃行业基本的专业理论及实践知识,从而具备大学生应具备的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普遍适应的能力,以及从事玻璃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能。只在第五学期对专业拓展课进行调整,变化相对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这样,人才培养方案虽然是动态的,但其变化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执行人才培养方案。
(2)“N门课程”的设置,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培养专门性人才的需要。如在基本的玻璃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设置《玻璃深加工技术》,是对专业的进一步深化,且直接面对玻璃加工企业,有利于培养真正专门性人才。
(3)“N门课程”的设置,能真正满足企业订单式的需求。在第五学期之前,根据与企业签订的校企合作实习、就业等协议,与企业共同完成“N门课程”的设计和调整。企业提供实习的场所,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毕业后留下来工作。真正体现了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的理念,也满足了订单式培养的需求。这种方式能满足不同领域、不同企业的需要,也能解决课程频繁变换时教材、师资、实践等问题。
3.“N”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的需求设置
在制定和调整“N门课程”之前,充分对本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包括对玻璃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调研,对玻璃行业相关行业进行调研,以及对整个无机非金属材料行业的发展进行调研。根据发展方向设置“N门课程”的拓展课,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及从事相近专业甚至跨专业工作的能力。
4.“N”可以根据玻璃行业发展的需求设置
对玻璃行业发展的前景进行深入调研,找出行业发展的方向,设置相应的拓展课,如《光伏玻璃生产技术》,以利于学生了解专业前沿的知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N”可以根据玻璃行业相近行业设置。传统的专业设置中,往往在一个大的专业中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专业包括玻璃、陶瓷、水泥等。拓展课的设置可以从深的角度,以提高专业的专门性,也可以从广的角度,以提高学生就业面。因此,在调研时,可以根据这些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及前景,设置拓展课。如专门设置《陶瓷生产技术》、《水泥生产技术》等,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行业进行选修,有利于扩大学生的就业面。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中,设置动态的“N门”拓展课程,不仅能扩大学生的就业面、实现专门化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还能更加容易实现工学结合、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具体可操作性。当然,根据调研的结果,设置“N门课程”时,“N”究竟是多少,具体是哪几门课,这需要根据总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行业具体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