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宁
〔摘 要〕当今时代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表明,掌握和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中国网民的增长与未接触计算机人群的对比,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未接触计算机数量的增长,来表明关注大学生数字不平等现象的重要性,列举出高校图书馆应该发挥的作用。最后提出在解决数字不平等现象中高校图书馆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数字不平等;高校图书馆;信息网络发展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2.06.024
〔中图分类号〕G251保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6-0095-03
2012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突破5亿[2]。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在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不平等——数字不平等。数字不平等被定义为“在信息和通讯技术接入和使用上的不平等”。但面对如此庞大的网络团体,被忽视掉的便是那冰山一角的弱势群体,他们因为主客观原因而不能或是不会享受到数字的平等,这便造成了今天的数字不平等现象。除非有重大改观, 否则计算机和通讯技术还会继续剥夺边缘群体的某些生存权利[1]。而随着这种现象的蔓延,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数字不平等现象。本文希望通过对数字不平等现状分析,提倡高校图书馆关注大学生群体的数字不平等,并为各高校开展活动提供借鉴。
1 造成现象的原因
总结过去几年中国网民增长情况,从2006年互联网普及率升至10.5%开始,网民规模迎来一轮快速增长,平均每年普及率提升约6个百分点,尤其在2008年和2009年,网民年增长量接近9 000万。在2011年,这一增长势头出现减缓迹象[2]。但相对比中国的基尼系数,自2000年开始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则升至0.496[3]。贫富差距的加大,在客观上影响了信息通讯技术的普及,而随着网民数量的增长,一部分人将处于落后于时代并逐渐被时代抛弃的命运,这其中不乏大学生群体。
但根据CNNIC的《报告》过去5年内高中学历人群的渗透率增长最为明显,2011 年网民比重也已经超过九成,达到90.9%;而在小学及以下学历人群中,互联网渗透率增长始终缓慢[2]。表明网络普及率在学生中已接近饱和状态,但对于信息通讯技术ICT(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而言,接入与使用状态的低下造成了不平等现象的出现。
1.1 分析现状
对于大学生存在数字鸿沟,笔者首先提出假设并做了ICT接入与使用状况的调研工作,(以天津外国语大学学生为例)发现在大学生中对于网络及计算机使用存在着差异。每周上网在15小时左右的占了将近3成的比例,每周不上网或是少上网的人数占据了2%~3%左右。而对于网络的使用情况,占据了50%的学生选择了上网游戏及聊天。
大学生是当前与未来信息社会最重要的推动者、受益者、创造者,让他们熟练应用ICT显得尤为重要。但根据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于计算机及网络的使用率还是足够的,但是对于熟练的应用比率却是很低,有的学生对于计算机的死机、软件运行无响应等问题都无从下手,而有些学生运用的得心应手。这便是赤裸裸的差距,我们所要追求的不是完全的平等,是希望通过对问题的提出缩小数字鸿沟。
1.2 高校图书馆的作用
对于数字鸿沟所提出的ICT接入状态,素养以及获取和利用信息内容的行为,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图书馆人应当做出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呢?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中心,集图书资源,电子资源,信息网络资源等于一体的信息传播载体媒介,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联合其他部门引导数字贫困大学生弥补鸿沟缺陷为他们拥有更好的职业前景、教育选择、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做好准备。
2 大学生群体的数字不平等问题应被关注
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基础,大学生群体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但不得不谈的一个问题便是扩招,据统计2005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2 300万人,规模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比1998年提高了11.2个百分点。当年全国普通高校(全日制)招生504万人,是1998年的4.7倍。扩招为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但学生在各地接受教育的水平也参差不齐,由于地区差异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便更呈现不同水平。我们此次提出的数字鸿沟,也便以大一新生为假设进行的调研,希望可以通过后期努力尽量缩小,弥补学生们的鸿沟天堑。
2.1 大学生群体常规维度与资本维度调研分析
此次调研仅抽取了天津外国语大学一部分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通过总结得出,平均每周来学校图书馆上网的学生占到调查总数的7成左右,有将近5成的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游戏、娱乐、聊天等;有3成左右的学生会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而束手无策,对于类似于Office、Photoshop等一些办公软件的使用熟练度很低,经常会遇到问题。而希望图书馆组织类似培训的学生却仅占2成左右甚至更少,愿意参加的人数也维持在2成左右。我们可以简单的将数字不平等划分为3个等级:苦手、中等、能手。而简单从以上数据便不难看出大部分学生处于苦手等级,大部分集中于中等等级,而我们正是要更加关注这些苦手等级的群体。
而从资本维度调研得知,有6成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时并不愿意向图书馆管理人员求助,有7成学生认为学校网络资源过慢,有4成学生认为学校计算机运行速度较慢影响使用,有3成学生认为学校本地共享资源较少不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也在另一方面体现出图书馆服务在这些方面需要改进的一面。
由于此次调研的天津外大图书馆采取免费开放形式面向在校学生,因此会在成本与使用时间上有所加强,更有利于数据的可供参考性。
2.2 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分析
2012年2月2日,Facebook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递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这将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科技公司IPO交易。人们使用Facebook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连接、发现周围所发生的世界大事、共享和表达人们关注的事情。
不得不承认在当今世界,信息网络已成为时代的主流,科技公司facebook的上市也将造就千百名百万富翁。与此同时,中国的网民发展进入平台期,互联网普及率即将触顶。
根据DMiaggio[4]的观点,数字不平等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网络的接入状态,而应该更加关注接入人群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更多的体现了当今时代数字不平等的现象,也将数字鸿沟的研究领域外延扩大,可以将这一问题放在更广阔的理论领域进行研究。大学生群体也会由于种族、语言、性别、地理位置等的差异产生数字不平等现象。其中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差异便成为影响他们接触信息技术的重要影响因素。
根据专家研究观点,从技术设备、使用目的、社会支持、自主使用、技能5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数字不平等的原因:
2.2.1 技术设备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网络状况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们探索网络的意愿。由于现在各高校统一采用教育网络,网络不稳和资源共享成为了制约学校网络发展的瓶颈。过长的下载时间或是更多的无法打开的网站使用者对网络开放探索的兴趣大大降低。
2.2.2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简单的说就是在人们遇到困难时有社会群体的帮助。在高校中,图书馆的管理员便是承担这种职责的人员,学生们在遇到计算机与网络难题时,可向管理员进行咨询,寻求帮助。但由于心里或是信任关系等因素造成了更多的学生不愿意向管理员求助,遇到问题自行处理,处理不了便想法绕过去。
2.2.3 使用目的
根据年龄、性别等差异,人们上网的差异也有很大区别。据统计,2011年网络娱乐类网络文学应用在逐渐降低,网络视频行业使用率提升至63.4%,网络支付与购物使用率保持上升趋势[2],学生们更愿意把时间花在游戏、购物、视频上面。
2.2.4 自主使用和技能
对于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来说,自主使用率相当高,学生们可以通过网页浏览任何信息,计算机一般都不会设置拦截程序。但对于使用程度而言,由于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上网所浏览的信息也会不同。
而技能,便是指用户查询搜索信息的能力。在图书馆,学生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查询馆藏资源,也可通过计算机访问互联网查询需要的资源信息。而获取信息的范围、途径、合法性和合理性的辨知便体现了用户信息技能的高低。
3 高校图书馆在应对此种现象中的作为
图书馆总的来说是作为公共政策的一部分,是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提供文化娱乐而存在非强制性公共机构。高校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的一个细分,更作为高校文化传播的中心,更加担负着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
3.1 高校图书馆在消除数字不平等现象中的做法
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图书馆正在试图缩小存在于信息高速发展与数字不平等现象的差距。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资源,信息资源以及正在创新发展的信息技术正在使信息资源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们获取知识、技能,培养情商的意愿。根据国外学者的观点,图书馆不应该仅仅成为信息资源的购买者和看护者,应该成为技能指导者,信息载体的探测者,以及分析研究等的提供者[5]。
3.1.1 高校图书馆应明确自己的服务项目,定制个性化服务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拥有一套独具特色的服务理念,整合自己的特色服务资源,选择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应该作为首要任务。一般高校都会将图书馆作为学校扩展过程中的重点,新图书馆不仅在硬件设施上完善,在软件配套上也十分齐备。比如计算机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声像技术等[6]。因此,应该更多的运用信息化技术向往推广图书馆的特色服务与资源,运用当下最时兴的交流媒介——微博,并适时做好宣传和维护工作。
在定制个性化服务方面,图书馆可以借鉴人人网的发展模式,定制学生的个性化专属图书馆站点。学生可以从图书馆主业进入自己的专属空间,图书馆可以通过空间向学生们发送图书馆新到资源的更新,新书推荐,个人到期账户提醒等个性服务,增加用户浏览的乐趣。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站内信息及个人资源反馈现象,向管理员发送个人期望阅读的数目及预约即将到期的图书。个人专属图书馆的空间是可以互相访问的,对于某一本书的见解、观点,以及对某本书的喜爱都可以发布在自己的空间上,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空间新鲜事提醒了解其他用户的阅览情况。通过个性化服务增加了用户对于使用数字资源的乐趣,同时简便易学,也方便图书馆更好的了解用户的需求。
3.1.2 馆员应更加努力提升自身技能,学习新的技能,更好的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
借鉴芝加哥图书馆虚拟导航员的项目案例[7],我们也可以尝试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类似的项目:对馆员进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系统培训,对于分管计算机服务的馆员重点培训,以帮助来图书馆使用计算机的读者,对其进行一对一帮助、技术辅导;投其所好,适当的增加对学生们所喜爱信息的了解,增进与学生的亲密程度,培养学生对于管理员的信任感及好感度。读者在图书馆获取技术支持的同时,也需要管理员提供感情支持以及共享人生经历的空间。
3.1.3 借鉴当今广告业发展的实例,对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数据库等,以及将要举办的讲座、培训等进行适当宣传
可以通过网络、短信、传单、校园广播等方式,充分做到让每一个人都了解图书馆,都了解图书馆的资源,推广自主特色服务,让更多不了解的读者有兴趣来了解资源,以帮助他们更多的接触到数字资源及网络。
3.2 高校图书馆应与多部门联合
图书馆需要有良好的网络环境来供学生了解信息,获取知识。所以图书馆应适当增加用于扩充网络带宽、更新服务器等方面的经费,为图书馆铺设专门的光纤网络,保证网络的稳定与信息高速路的畅通。还应当开放无线网络,增加无线网络接入站点,保证读者在校内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搜索到无线信号,宣传图书馆,方便更多的学生用手机、甚至是低端的智能机就可以了解信息。与此同时,图书馆自身应适当整合增加受读者欢迎的纸质读物及电子资源,可以依附于硬件设施完备等条件增加手机数字资源的浏览、借阅,增加数字资源使用的便捷性和快捷性,保证了读者24小时可以享受数字资源的乐趣。同时,为了更好的降低使用数字的门槛,图书馆可与二级学院联合对于家庭条件较差的读者提供勤工俭学的职务,一方面减缓图书馆在人员方面的紧张,还可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经济保证,减轻了他们因为经济原因导致不能享受数字使用的压力,真正做到数字使用从表层到基层的无处不在。另一方面,可联系社会基金组织以及社会知名人士,为图书馆提供资金支持和物力保证。
当然在做好软件配置的同时,适当的强制策略更有益于学生消除数字鸿沟带来的影响。可将学习契约应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这样管理员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学习的需求,确定学习的资源,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与网络自主学习的知识[8]。
4 结 论
随着信息与经济发展进入新的时期,资本的力量在图书馆帮助解决学生们获取计算机免费培训与信息上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数字不平等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多部门的联合参与,图书馆作为传播资源信息的载体,应成为解决数字不平等现象的一个重点。伴随着扩招比率的增加,更多的大学生走进了高等学府的殿堂,数字鸿沟的现象也随着基数比例的增加而上涨。
如何引领学子们为以后拥有更好的职业背景、教育选择以及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而做准备,也成为了图书馆人应该思考的问题。创新、合作、发展成为了图书馆在解决问题中的首要思想与任务。图书馆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和需求调整服务项目与理念,为更多的学子获取信息消除障碍。
参考文献
[1]谈大军,梁丽君.国外数字不平等理论研究综述[J].图书馆学理论研究,2009:30-34.
[2]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优米网发布,http:∥chuangye.umiwi.com/2012/0116/57392.shtml,2012-01-16.
[3]研究者称中国基尼系数连续上升 贫富差距或恶化[EB].《和》新闻周刊,搜狐财经,http:∥business.sohu.com/20090518/n264021545.shtml,2009.5.
[4]D Miaggio P,Hargitta iE.From the“Digital Divide”to“Digital Inequality”:Studying Internet Use As Penetrat ion Increase[EB].http:∥www.webuse.umd.edu/webshop/resources/DimaggiozDigitalzDivide.Pdf,2008-07-07.
[5]Omekwu.Managing inform ation and technology:critical roles for libraria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The Electronic Library,2006,24(6):847-863.
[6]王明,吴先敏.高校图书馆对小型企业的信息服务[J].经营与管理,2010,(12):82-84.
[7]闫慧.社会资本对社群数字不平等状况的影响研究[J].图书馆杂志,2010,(5):2-11.
[8]韩红利.学习契约在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学苑学报,2010,(2):103-104.
(本文责任编辑:王 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