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建 王娜 龚犁玲
【摘要】 目的 探讨反复扩缩式快速扩弓矫治联合前方牵引矫治安氏Ⅲ类错GFEA1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安氏Ⅲ类错GFEA1患者81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为(11.3±1.26)岁,对患者进行反复扩缩式快速扩弓矫治联合前方牵引矫治,并在实验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颊侧GFEA1情况、牙齿排列、覆GFEA1、覆盖及中线等指标,并采用PAR指数进行加权分析。结果 矫治前PAR分值为(2316±866)分,矫治后PAR分值为(1.84±2.44),减少了(21.32±918)分,矫治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AR指标颊侧GFEA1情况、牙齿排列、覆GFEA1、覆盖及中线等矫治前后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患者未见有牙GFEA1无改善或者恶化,改善患者占26.3%,极大改善患者占74.7%。结论 反复扩缩式快速扩弓矫治联合前方牵引矫治能够有效治疗安氏Ⅲ类错GFEA1。
【关键词】 PAR指数;反复扩缩式快速扩弓矫治;安氏Ⅲ类错GFEA1;前方牵引
安氏Ⅲ类错GFEA1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错GFEA1畸形,我国人群中乳牙列畸形发病率为14.94%,替牙列为965%,恒牙列为14.98%[1]。安氏Ⅲ类错GFEA1是指上、下颌第一磨牙呈近中关系,前牙反牙的一类错GFEA1,能极大地影响患者的美观及身心健康[2]。目前临床上矫治的方法较多,例如传统的垫式活动矫治器、前方牵引矫治器、Frankel矫治器等[3],PAR指数临床上可客观有效地评价矫治效果[4]。笔者联合反复扩缩式快速扩弓和前方牵引矫治81例患者获得良好的结果,并通过PAR指数评价获得客观的评价。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07~2009年在我院治疗安氏Ⅲ类错GFEA1患者81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40例,患者年龄(11.3±1.26)岁。患者入选标准为:病历资料完整;牙列皆为恒牙列,无先天异常;被临床确诊为安氏Ⅲ类错GFEA1畸形:①前牙反GFEA1;②反GFEA1覆浅;③反覆盖2~6 mm,前牙不能后退至对刃;④上
颌骨发育不足,面下1/3轻、中度凹面型;⑤头影测
作者简介:李大建(1974-),男,广西桂林市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正畸。
量显示角ANB<0°,可伴有轻度下颌前突;⑥不伴有下颌骨过度生长;⑦无系统性疾病、无家族遗传史、无正畸治疗史。
2.方法
(1)矫治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进行矫治。取上颌石膏模型制作双轴扩缩式快速扩弓器,戴用矫治器后每天早晚各加力一次,每次转1/4圈,第1周扩大,第2周缩窄(即反方向加力),依此类推,视上下牙弓宽度匹配情况至第8周或第9周停止加力。开始戴用面具式前方牵引至前牙覆盖达1~2 mm,磨牙变为中性或开始远中关系(过矫正)时,平均治疗时间为12个月。
(2)实验计分标准:在实验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指标的测定均由一人完成,避免产生误差,采用游标卡尺、钢尺和分规进行测量,进行3次反复测量取其平均值,其中测量指标主要包括颊侧GFEA1情况、牙齿排列、覆GFEA1、覆盖及中线等。测定结束后对其进行打分。各指标评分标准如下[5]:
①中线:0分,中线相对偏斜或偏斜在1/4下切牙宽度内。1分,偏斜在1/4~1/2下切牙宽度内。2分,偏斜大于1/2下切牙宽度内。
②前牙覆GFEA1及开GFEA1。覆GFEA1:0分,小于或等于1/3下切牙牙冠。1分,大于1/3、小于2/3下切牙牙冠。2分,大于2/3下切牙牙冠。3分,大于或等于整个下切牙牙冠。开GFEA1:0分,无开GFEA1。1分,开GFEA1小于或等于1 mm。2分,开GFEA11.1~2 mm。3分,开GFEA12.1~3 mm。4分,开GFEA1大于或等于4 mm。
③覆盖和反GFEA1。反GFEA1:0分,无反GFEA1。1分,1个或一个以上牙齿切对切。2分,单个牙反GFEA1。3分,两个牙反GFEA1。4分,两个以上牙齿反GFEA1。覆盖:0分,0~3 mm。1分,3.1~5 mm。2分,5.1~7 mm。3分,7.1~9 mm。4分,大于9 mm。
④颊侧GFEA1关系,分为前后向、垂直向和颊舌向。前后向:0分,有良好的牙齿交错关系。1分,牙齿交错关系不调小于半个牙尖。2分,牙齿交错关系不调为半个牙尖(尖对尖)。垂直向:0分,良好的尖窝接触。1分,最少有两个牙齿侧向开大于2 mm。颊舌向:0分,无反GFEA1。1分,有反GFEA1趋势。2分,单个牙齿反GFEA1。3分,超过单个牙齿反GFEA1。4分,超过一个牙齿锁GFEA1。
⑤牙齿错位:0分,0~1 mm。1分,1.1~2 mm。2分,2.1~4 mm。3分,4.1~8 mm。4分,大于8 mm。5分,埋伏牙。
(3)数据加权:对PAR指数评估患者的各种错GFEA1特征进行加权处理。根据加权PAR分值的减少程度和加权PAR分值的减少率来对矫治结果进行等级评定。疗效评定标准:极大改善:加权PAR分值减少至少22分;改善:加权PAR分值减少百分率为30%;变坏或无改变:加权PAR分值减少百分率小于30%。
3.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在SPSS 12.0软件上完成,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结 果
矫治后各指标均获得改善,矫治前PAR分值为(23.16±8.66)分,矫治后为(1.84±2.44)分,减少了(21.32±9.18)分,矫治前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AR各指标颊侧GFEA1情况、牙齿排列、覆GFEA1、覆盖及中线等矫治前后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患者均得到良好的正畸治疗,上下牙列规则整齐,后牙咬GFEA1良好,第一磨牙间隙关闭完全。所有患者的牙GFEA1矫治等级中,未见有牙GFEA1无改善或者恶化;改善患者占26.3%;极大改善患者占74.7%(见表2)。
讨 论
在亚洲人群中安氏Ⅲ类错GFEA1畸形是较为常见的错GFEA1,一般可分为骨性Ⅲ类错GFEA1、牙性Ⅲ类错GFEA1和功能性Ⅲ类错GFEA1[7],安氏Ⅲ类错GFEA1主要是由于上下颌骨生长不均匀所导致,其特点主要为磨牙近中关系、前牙对刃或者反覆GFEA1覆盖[8]。安氏Ⅲ类错GFEA1不仅会降低患者咀嚼功能,容易导致牙创伤,而且严重影响患者颜面的美观,进一步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9]。目前临床中最为常用的错GFEA1指数有ICON、DAI、PAR等[10],在对错GFEA1畸形的调查中,通过以客观的记录并量化这些指标以达到治疗所需要评价的目的。PAR指数在1992年由Richmond等人提出[11],并对其进行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验证。PAR指数适用于所有错GFEA1类型、矫治方法、拔牙等的矫治效果评价。众多研究也证实PAR是一种可靠、有效的评估方法,数据存在高度的可靠性,组内和组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12]。PAR指数的总分值代表病患与正常水平的差异程度,数值越小,越能反映患者的正常水平,反之则越严重。
研究中发现上颌骨后缩是安氏Ⅲ类错GFEA1的一个重要因素[13],多数安氏Ⅲ类错GFEA1在替牙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上颌骨发育不足,替牙早期进行前方牵引治疗能获得最大的骨性效应,达到最大促进骨骼生长的效果,使得前方牵引在安氏Ⅲ类错GFEA1矫治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其对下颌向前生长不具有抑制作用,而且依赖患者的合作程度。有研究报道[14]通过双轴式快速上颌扩弓装置,反复扩缩后配合前方牵引相对于单纯扩弓能产生更明显的骨缝效应。本研究中通过每周反复扩大和缩窄,反复扩缩的方式达到松解骨缝,促进骨缝效应,增加上颌的发育。在通过PAR指数打分分析后发现,反复扩缩式快速扩弓矫治配合前方牵引矫治,能够成功的改善安氏Ⅲ类错GFEA1患者的牙关系。
参考文献
[1]邹冰爽,高雪梅,冯光耀,等.反复扩缩式上颌快速扩弓矫治器配合前方牵引的初步临床应用[J].口腔正畸学,2008,15(4):173179.
[2]李 明,王春玲,何 谨,等.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不同年龄骨性Ⅲ类错GFEA1的硬组织变化[J].口腔医学,2006,26(4):244246.
[3]李 飒,许天民,林久祥.不同颅面型安氏Ⅲ类患者前方牵引双期矫治与单纯固定矫治的疗效比较[J].口腔正畸学,2007,14(2):7173.
[4]Tang GH,Ji GP,Ding XJ.Study on perception of shanghai population with labial profile[J].Shanghai Kou Qiang Yi Xue,2003,12(2):99102.
[5]李江宁,白玉兴,陈扬熙.采用孕粤砸指数评价安氏Ⅱ类员分类错GFEA1畸形拔牙与非拔牙矫治效果[J].北京口腔医学,2004,12(4):202205.
[6]缪耀强,莫如昌,王传贵,等.PAR指数在评估矫治结果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正畸学,1998,5(4):160162.
[7]段银钟.安氏Ⅲ类骨性反GFEA1的双期矫治[J].口腔正畸学,2008,15(2):9093.
[8]郑敏玲,林新平,胡荣党,等.快速扩弓加前方前牵引治疗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GFEA1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2005,25(5):289290.
[9]孔凡芝,经海永,耿 丽,等.不同年龄骨性Ⅲ类错GFEA1粘结式快速扩弓并上颌前方牵引后的颌GFEA1面变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12(30):58245828.
[10]Richmond S,Shaw WC,O Brien KD,et al.Quality control in orthodontics:index of treatment need and treatment standards[J].Br Dent J,1991,170(3):107112.
[11]Richmond S,Shaw WC,O Brien KD,et al.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 index:reliability and validity[J].Eur J Orthod,1992,14(2):125139.
[12]Mcgorry SP,Buchanan IB,Bahiraei D.Evaluation of orthodontists perception of treatment need and the peer assessment rating(PAR)index[J].Angle Orthod,1999,69(4):325333.
[13]张倩倩,王春玲,刘东旭,等.上颌快速扩弓对替牙期骨性Ⅲ类错GFEA1前方牵引治疗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7,23(12):736738.
[14]Liou E,Tsai WC. A new protocol for maxillary protraction in cleft patients:repetitive weekly protocol of alternate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and constriction[J].Cleft Palate Craniofac J,2005,42(2):12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