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晋明 王果萍 张涛
摘要: 欧美圣玉西葫芦是以从山西忻州地方品种中选出的一种白皮大籽西葫芦,经系统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系B-0105为母本,以国外杂交种经多代分离自交纯化,定向选出的性状稳定的黑花皮长瓜单株H-0203为父本育成的杂交一代西葫芦新品种。属中早熟品种,节成性好,植株长势强;瓜棱不明显,瓜皮淡绿色,瓜面光泽度好;果实纵径19~22 cm,果实横径6.4~7.5 cm,单果质量平均565.5 g,667 m2产量5 000 kg左右。耐寒性较强,适宜早春露地及保护地种植。
关键词: 西葫芦; 新品种; 欧美圣玉; 杂交一代
1 育种目标
在我国北方,西葫芦栽培面积在瓜类蔬菜中仅次于黄瓜,已成为北方地区冬春季应市的主要蔬菜之一,南方面积也有上升趋势。早春露地及保护地种植对品种的熟性、节成性、抗病性、耐低温能力以及外观商品性的要求越来越高[1-4],针对这些要求,选育出早熟、耐低温、节成性好、产量高、抗病力强、外观商品性好的西葫芦新品种成为笔者的选育目标。
2 选育过程
2.1 母本选育及其特性
母本代号白B-0105,是从山西忻州地方品种中选出的一种白皮大籽西葫芦经系统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稳定自交系。其植株长势中等,开展度中等,叶片较大,果实白色,单果质量600 g,长筒状,节成性好。
2.2 父本选育及其特性
父本代号黑H-0203,是以国外杂交种经多代分离自交纯化定向选出的性状稳定的黑花皮长瓜单株,具有整齐度高、熟性早、长势强、开展度较大、抗逆性强、耐低温能力强等特点。单果质量450 g。
2.3 选育经过
2003年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并进行了组合筛选与品种比较试验,其中B-0105×H-0203组合因表现最好而中选。2004、200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年较对照增产幅度分别为9.83 %、8.23%,产量、抗病性、耐寒性等方面均超过对照品种早青一代,具有较强的综合优势。2006、2007年参加了山西省西葫芦新品种早春露地区域试验,同时在河南、河北、山东、东北等地试种。2008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通过,认定编号:晋审菜(认)2008011,定名为欧美圣玉。
3 选育结果
3.1 品种比较试验
2004、2005年分别在省内定襄县、寿阳县、清徐县进行春季露地品种比较试验,小区面积40 m2,设3个重复。4月中旬播种,6月份试验结束,结果见表1。从表1中可看出,欧美圣玉2年在3 个试点均表现增产,平均增产幅度分别为9.83%、8.23%,较早青一代增产显著。
3.2 山西省西葫芦新品种区域试验
2006、2007年欧美圣玉参加了山西省春露地西葫芦新品种区试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早青一代为对照,结果见表2。欧美圣玉在平顺县、忻州市忻府区、清徐县、太谷县4个点2006年平均667 m2总产量3 181.5 kg,比对照增产10.29%,2007年平均667 m2总产量4 494.5 kg,比对照增产2.55%。田间抗病性表现对白粉病、霜霉病、病毒病抗性均强于对照。
4 品种特征特性
欧美圣玉西葫芦属中早熟品种,第1雌花节位为第6.5节,平均1.2节出现1朵雌花,节成性高。植株长势强,为矮秧类型,株高70 cm左右,开展度110 cm左右。果实棒筒状,瓜棱不明显,瓜皮淡绿色,瓜面光泽度好;果实纵径19~22 cm,果实横径6.4~7.5 cm;单果质量400~600 g;膨瓜速度快,连续结果能力强。对病毒病、白粉病抗性强于早青一代。耐寒性较强,适宜早春露地及保护地种植。
5 栽培技术要点
欧美圣玉适于喜食浅绿皮色的消费地区栽培。667 m2栽培密度2 000株左右,适宜于春季露地及早春温室、塑料大棚种植。春季地膜覆盖栽培于3 月下旬至4 月中、下旬直播。 保护地栽培于3 月上旬育苗。育苗时用25 ℃ 温水浸种4~6 h,于28 ℃ 条件下催芽,出芽后可在纸钵、营养钵或育苗盘上育苗。播种时种子平放,胚根朝下,后覆基质营养土 1.0~1.5 cm。 4 月中旬定植,一般行距70 cm, 株距50 cm。该品种雌花密度大,连续结瓜能力强,应重施基肥,及时采收。水肥管理水平较低则易发生坠秧、化瓜,一般667 m2施农家肥2~3 m3、磷酸二铵15 kg作为基肥。每次采收后结合灌水667 m2追施尿素15~18 kg。该品种前期只生雌花,露地栽培前期及保护地栽培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用生长调节剂蘸花(请按说明书正确使用)促进坐果。全生育期注意防治白粉病、病毒病及蚜虫、白粉虱等。
参考文献
[1] 马德伟. 西葫芦保护地栽培技术[M]. 北京: 金盾出版社,2009.
[2] 戚春章. 中国蔬菜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分布[J]. 作物品种资源,1997(1): 1-5.
[3] 吴会昌. 我国西葫芦育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当代蔬菜,2006(8): 17.
[4] 武青山,武峻新. 西葫芦新品种寒丽的选育[J]. 中国瓜菜,2009,22(5): 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