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平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增长,职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专业和课程设置不断得到优化并趋向稳定。数学作为各类高职学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及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何把握高职数学在课堂教学中的深度也就成了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高职数学教学的深度把握历来是广大高职数学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能正确把握教学深度有助于调动师生的教学积极性,可以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职;数学;教学深度;把握
1.当前高职数学教学现状
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它既有别于普通中学的应试教育,缺少因升学压力而存在的考核机制和学业标准,又有别于普通高校的高等教育,没有象普通大学对学业知识教学的较高要求。尽管各地都为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制定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也提出了“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不易把握和操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仍然是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各类学校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专业,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要也各不相同。如何准确把握“以必需和够用为度的原则”,每位教师只能靠自己的理解,对教学内容的深度的掌握更是摸着石头过河,全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因而大大影响和制约了基础课程的教学应该发挥的作用和效果。
2.掌握高职数学教学深度的必要性
我国的职业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如高职教师普遍感到学生素质越来越差,特别是数学课越来越难上,许多数学老师甚至发展到怕进教室,怕上数学课的境地。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数学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大,数学教学的要求太高,不愿降低教学内容的深度所致。如果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我们的学生怎么能学到知识?又怎么能得到全面发展而成为掌握一门技术或技能的建设者呢?因此,我们从事职业教育的数学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对学生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本着对社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负责的态度,认真审视职业教育的特点,正确认识数学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适当降低数学教学的难点,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深度,才能创造一个宽松愉快和谐快乐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把握数学教学深度可行性方法
宏观把握高职数学教学深度。各类高职学校之所以将数学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不仅是因为某些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需要,更主要的是让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等。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象数学中严格的推理那样,养成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良好作风,追求精益求精的优秀品格。明确了这一点,我们也就从宏观方面对高职数学教学的深度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对一些涉及数学知识不是太多的专业,比如说,服务、文秘、法律、护理等,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着重于他们的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对那些对数学知识要求比较高的专业,比如机电、数控、财会等,我们则要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并重,适当增加数学知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
统一教材,尝试模块化教学。近年来,不少省对高职数学教材都进行了修订,重新编制了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将教材分为基础模块、拓展模块等。基础模块规定为所有职业学校各专业的教学内容,拓展模块适用于不同专业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从而结束了多年来各高职院校数学教材版本陈旧,教学内容不统一,各取所需、各自为政的格局,对我们高职数学教学内容深度的把握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分层教学。职业教育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要能让所有学生通过接受职业教育走上社会后找到职业。数学课作为基础课程,也要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通过对数学的概念、方法、理论等的产生和发展的渊源和过程的了解,学会利用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尽管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有差异,但我们可以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问题、作业等,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获得知识,享受快乐。
更新教学理念,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这种方式显然不能再适应当今的职业教育了。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享受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从而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获取更多更广的数学知识,进一步缩小我们所期望的教学效果与实际教学所达到的教学效果的差距。
建立良性的考核机制,促进教学常态化。由于高职数学教学自身的特殊性,长期以来无法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评价,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积极性。如果我们能够象中考和高考一样,对数学进行阶段性的学业水平测试,这样既可以统一数学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对数学教学的深度有一个硬性的规定,又可以对数学教学水平有所掌握,督促教与学的重视,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及综合素质。
总之,解决把握数学教学深度的途径还有很多,但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能学到知识为原则,找到我们所期望的深度与学生实际能达到的深度的最大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