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利萍
健全的人格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是人成功的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如何培育出合格的人才呢?笔者认为用古典诗词构建学生健全的人格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古典诗词;健全人格
北京大学陈仲庚教授认为,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内在组织,它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特点等。什么是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作,作为中学语文老师,不妨让学生多读读古典诗词,有针对性地开展育人工作。
1.开展感恩教育
在溺爱中长大的学生,往往只知道索取,而不懂得给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心理普遍存在。在他们眼中,父母及老师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更有个别学生面对父母的指责大动干戈,面对老师的批评怀恨在心,这些极端行为的背后,充分暴露出现代中学生对亲情的淡薄。为了让学生真正明白“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的含义,让学生搜集有关父爱、母爱的诗词。很多人都找到了孟郊的《游子吟》,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摘录如下: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是“寂寞沙洲冷”,但他却在另一词里吟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浅显易懂的古典诗词,虽不能一下子改变他们的思想轨迹,但”润物细无声”的教诲,会逐渐浸透学生或荒芜,或稚嫩的心灵,教会其感恩,让学生的心灵生长在一片人性美的沃土中。
2.开展挫折教育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在溺爱中长大,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父母把孩子本来能够独立解决的困难一手包揽,孩子的成长几乎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但生活中怎么会没有挫折?!特别是他们离开父母就读,生理上,心理上,都有点“吃不消”。怎样解决呢?语文老师不妨讲解苏轼的
人生故事:他在“乌台诗案”后被发配岭南,人生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和寂寞。他写的《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人的心情和境遇,非常人所能承受,他是”幽人独往来”他婵娟”,何等的心胸,何等的气度。想想苏轼,我们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苏轼是这样,二十三年遭贬的柳宗元又何尝不是这样?这样的例子,诗人很多,词人也不少,让学生自己在网络中寻找,召开诗歌朗诵会。一次情感真挚的语文活动,会让学生从心理上体会到古代哲人、先贤特有的精神特征,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3.领悟人格美
人格是一个有机体,内部过程要协调统一,诗词教育其实是使学生情感、心理协调统一的途径。因为诗言志,诗歌本身就是人生的反映、升华。学习诗歌就是通过诗歌的人格特质去不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发展学生,让其获得强大的人格力量。
柳宗元山水诗《江雪》集中体现出冰雪世界里的高洁人格:“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茫茫宇宙,一片素裹银装,没有飞鸟,更无人迹,柳宗元在给自己划出的这个冰凉洁白的天地里,贴满了他不畏严寒,傲岸独立以及如冰雪一般峻洁无瑕的人格标签。——人格美。
像陆游、辛弃疾的爱国情操,苏轼、王维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们给后人呈现的诗词歌赋,更是学生情感、心理得以提升的很好素材。大清官员张廷玉家人为盖房的地基和邻居发生矛盾,老夫人修书一封,寄给在京城当官的张廷玉,他回信只有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搜寻大量的、表现作者人格魅力的古典诗词,朗读,背诵,并写赏析文章,既丰富了语文知识,也提高了他们的审美情趣,更主要的是有效地完善了他们的人格内涵。正如有人说过的——
通过古典诗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通过古典诗词,陶冶学生美好的情操
通过古典诗词,培养学生对真理的认识能力。
作为语文老师,不妨组织学生学习古典诗词,可作为专题,也可作为活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构建他们健全的人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