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红
摘要:文章分析认为,目前农村金融服务滞后,已经很难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存在着管理机制欠规范、制度机制不够健全、人员素质相对弱化等诸多问题。需要从提升农村信用社干部员工素质,弘扬先进企业文化,转换经营理念,加强监督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创新农村信用社长效机制等多个方面加以提升和解决,方能实现支农兴社双赢目标。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质量思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条件下明确的一项重大战略目标。构建和谐金融机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经济命脉,而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速和创新农村信用社长效机制建设,不断提升员工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以更好更快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然而,目前农村金融严重存在管理机制欠规范、制度机制不够健全、人员素质比较弱化等诸多问题,必须尽快加以改进,让农村信用社跟上时代的节拍,朝着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使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更好地服务于“三农”。笔者认为,创新农村金融机制,提升服务质量,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创新和突破。
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升农村信用社干部员工素质,为创建和谐农村金融提供良好环境保障。
坚持以人为本,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亦是建设和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原动力和主力军。因此,培养员工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做好新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工作的保证,也是创建和谐农村信用社的核心因素,对新时期农村金融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坚持以人为本工作方针上,具体要把握好“三个环节”:
第一,必须加强领导班子机制建设。坚持以人为本,要建设一支优秀的领导班子队伍。俗话说的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单位能否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关键在于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否强大,是否优秀。因此,建设一支优秀的班子是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的关键。我们在建设农村金融机制,促进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提高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四个建设,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机制,工作责任机制,考核监督机制,切实提高企业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第二,必须加强人力资源机制建设。人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是企业的第一资本,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因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发展的源泉;要高度重视农村金融人才的吸收,挖掘和培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切实加强人力资源、机制建设,使人才成为农村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根本生产力”。
第三,必须加强教育培训机制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搞好教育培训是基础。一个优秀的员工和先进的企业,要走在时代的前列,必须重视培训教育,实施“人才兴社”战略。具体要抓好三个专题教育:要抓好干部和员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培训教育,特别是注重法律法规教育,增强广大干部员工的遵纪守法意识和道德行为准则,增强依法办理各项业务的能力;要加强干部和员工文化素质的培训教育,努力提高干部、员工的文化理论水平,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文化修养;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培训教育,提高全员综合业务素质能力,特别要从一专多能和发展的角度对干部和员工进行多项业务知识的培训,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
二、弘扬先进企业文化,夯实农村信用社长效机制基础。
塑造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而农村金融事业的文化正是社会和谐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根植于全体员工思想中相对稳定的价值观、理念、宗旨、规范等,在农村金融建设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决定着农村金融业的兴衰成败。因为,在当今的银行业竞争中,不仅仅是资金实力、员工素质、技术水平的竞争,也是银行业之间企业文化的竞争。农村信用要针对形势下的特点,通过“文化力”的激发和扩张,创造一种有利于员工自我打造的氛围,增强团结精神,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奠定持久的精神力量和文化支持。
建设先进企业文化,要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农村信用社精神文化。要进一步培养员工的“敬业爱岗”核心价值理念,广泛开展“信用社是我家,兴社靠大家”的敬业和奉献文化教育,通过创建“文明单位”、“文明窗口”、“岗位能手”等活动,有效增强全体干部和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让先进的精神文化占领企业阵地。二要夯实底基,创建农村信用社物质文化。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命脉,其宗旨是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农业,也就是根在农村、情在农民、命在农业,要定位于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全力打造农户小额信贷区域品牌,在支持“三农”发展中实现自身价值。三要坚持“一岗双责”,创建和谐农村金融团队文化。一个单位是否和谐,是否健康持久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员工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因此,要在创建企业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强化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情感性和灵活性,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和谐农村金融团队文化,增强员工敬业精神和进取意识。
三、转换经营理念,实现支农兴社双赢目标。
农村信用社的宗旨就是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其主要职能定位于“三农”服务目标。农村信用社要使自身能在农村建立起稳定增长的信贷资金供应机制,必须坚持市场化取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金融信贷方针,让“三农”政策切实落实到位,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富起来,减轻农民利息和经济负担,需要信用社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在农民利益和信用社自身利益之间寻求“双赢”。科学、合理运用利率政策,实行差别利率,要做到既体现国家利用小额农贷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政策导向,又顾及降低农村信用社服务成本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就需要中央银行扩大支农再贷款规模,为有效发放农户小额贷款、实现“三农”服务目标提供政策支持与保障。
四、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农村信用社长效机制。
农村信用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积极进行管理、产品和服务三大创新,坚持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格局、提高核心竞争力,建立绩效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推行薪酬制度改革,建立“当期绩效决定薪酬”的薪酬体系,对员工施行等级管理。按照“基础薪酬+绩效薪酬+奖励薪酬”的结构,坚持员工等级决定基础薪酬,工作绩效决定绩效薪酬,特殊贡献决定奖励薪酬的原则,全面改革现有分配制度,探索启动竞争和激励人事制度改革方案,逐步培养自身可持续发展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建立符合现代金融企业要求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金融机构。
五、加强监督管理,构建农村信用社发展保障机制。
加强监督管理,是推动农村金融规范健康发展的保证。因此,加强农村金融民主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农村信用社的民主管理体制,坚持社员代表制度,要向全体代表和员工报告信用社的资产分布结构和服务“三农”情况,接受代表的监督,监事会要积极发挥作用,监督信用社服务“三农”情况,切实贯彻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宗旨。二是要因地制宜采取各种举措,使服务“三农”政策落到实处,要简化手续,保证落实。同时,信用社要关注了解市场信息,进一步掌握农村经济发展动态,及时为农民贷款户提供信息咨询,引导农民安排生产,促进销售,搞好流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三农”服务。三是要加强人民银行和银监部门对农村信用社办社宗旨的监督和检查指导,定期检查资金投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农贷投放符合政策,安全有效。
六、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农村信用社和农民是一对利益共同体,只有让农民全面富裕起来,信用社才能实现双赢。只有及时了解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困难,帮助农村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快捷、安全的清算服务,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农村信用社才能获得发展壮大,才能为农村经济和农村合作金融事业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要明确农村信用社外勤人员包片职责,为服务区域内农户提供特色服务,营销金融产品,发展优秀客户,稳定并密切与农户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信用业务关系,使其由单纯业务关系向服务人格化方向发展。通过“人格化”的优质服务,使农村信用社的服务理念和精神逐步融入农村社区文化,使外勤人员与既定服务区域的农户和农民建立一种良好的双向信任关系。要针对不同农户的不同情况和不同时期农户对金融服务的不同需求,提供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有效推进农村信用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长效机制作用,充分展示农村信用社的社会价值,实现“双赢互惠”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