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中 严道南
关键词:鼻敏温阳方;变应性鼻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765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6-0029-02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特应性个体接触致敏原后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根据发作时间的不同,可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大类,前者由季节性致敏物所引起,绝大多数由花粉致敏引起,称花粉症;后者由常年性致敏物所引起[1]。
导师严道南教授自拟鼻敏温阳方治疗肾阳虚型变应性鼻炎20例,临床疗效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西医诊断标准[1] 以阿罗格过敏原皮肤点刺检查结果为确诊依据。选取6种变应原:组胺、生理盐水、粉尘螨、屋尘螨、树Ⅱ、霉菌Ⅰ。组胺、生理盐水为对照组,粉尘螨、屋尘螨、树Ⅱ、霉菌Ⅰ为4种最常见的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过敏原。
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 肾阳虚弱型症见鼻痒,喷嚏连作,清涕量多,鼻塞,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神疲倦怠,小便清长,或见遗精早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检查见鼻粘膜苍白,水肿,鼻腔可见水样分泌物。
13 一般资料 选取江苏省中医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患者肾阳亏虚型变应性鼻炎典型病例40例,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20例,西药组20例,空白对照组选自江苏省中医医院体检正常人12例。其中中药治疗组20例,男9例,占45%,女11例,占55%;入院时体温平均3642℃,静息心率均数7114次/min,呼吸均数1886次/min,收缩压均数12152,舒张压均数7858;年龄最大63岁,最小22岁,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共18例。西药治疗组20例,男10例,占50%,女10例,占50%;入院时体温平均3652 ℃,静息心率均数7014次/min,呼吸均数186次/min,收缩压均数12052,舒张压均数7658;年龄最大54岁,最小23岁,主要集中在20~40岁之间,共16例。2组男女性别、年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与西药组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特征如体温、静息心率、呼吸次数、收缩压、舒张压、常年性、季节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组 选取肾阳亏虚型变应性鼻炎典型病例20例,治以温阳益气法,方用自拟鼻敏温阳方(组成:干姜、高良姜、桂枝、仙灵脾、黄芪、五味子、地龙、辛荑等)治疗4周,抽取治疗前后静脉血各10 mL,3500 r/min,离心机离心5 min,收集血清,采用sELISA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中的IL-4水平。
22 正常对照组 选取体检12人,抽取静脉10 mL,3500 r/min,离心机离心5 min,收集血浆,采用sELISA测定血浆中的IL-4水平。
23 西药组 选取变应性鼻炎典型病例20例,使用西替利嗪治疗4周,抽取治疗前后静脉血各10 mL,3500 r/min,离心机离心5 min,收集血浆,采用sELISA测定治疗前后血浆中的IL-4水平。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双侧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根据症状和体征记分评定疗效,记分方法:(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治疗前总分×100%≥66%为显效;65%~26%为有效;≤25为无效。
42 治疗结果
421 2组观察指标比较 中药组:伴兼症腰膝酸软者11例,经治疗后好转9例,占81%。伴兼症畏寒怕冷者17例,经治疗后好转13例,占76%。2个兼症全部伴有者有8例。过敏原中:粉尘螨阳性19例,屋尘螨阳性19例,花粉类阳性7例,霉菌阳性3例。西药组:伴兼症腰膝酸软者15例,经治疗好转1例,伴兼症畏寒怕冷者14例,治疗后均无好转。2个兼症全部伴有者有9例。过敏原中:粉尘螨阳性18例,屋尘螨阳性18例,花粉类阳性9例,霉菌阳性5例。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兼症资料比较
n
组别 腰膝酸软
治疗前 治疗后
好转率
/%畏寒怕冷
治疗前 治疗后
好转率
/%
西药组 15 14 6 14 14 0
中药组 11 2 81* 17 476*
与西药组比较,*P<001
4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显效率/%
中药组 20 12 7 1 95 60*
西药组 20 2 16 1 90 10
与西药组比较,*P<001
通过观察中药、西药2组症状积分变化来评定疗效中发现,2组有效率无明显差别,说明2种药都有治疗作用,而且有效率都很高,但比较显效率发现中药组的显效者明显高于西药组,且兼症腰膝酸软与畏寒怕冷的减轻改变中药组亦比西药组明显。
中药鼻敏温阳方在治疗变应性鼻炎总体疗效上更优于西替利嗪,显效率明显增高,同时兼症改善更明显,说明中药复方在全身调节,提高机体正气,加速病情好转方面更有优势。
423 患者血清IL-4水平用药前后变化比较 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清IL-4水平用药前后变化比较( ±s ,pg/mL)
组别 n 用药前 用药后
西药组 2020623±1280* *14333±1205#
中药组 20 21023±1023* * 12542±1280△△# #
空白组 12 12015±1080 12223±1140
与空白组比较,* *P<001;与用药前比较,#P<005;# #P<001;与西药组比较,△△P<001
西药组、中药组的患者血清IL-4在用药前都比较高,用药治疗后与用药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表明用药前机体处于高敏状态。用药后症状改善,血清IL-4水平下降,说明2种药物都有效。与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情况相符。
而组间比较,中药组的血清IL-4值降低情况优于西药组降低情况,P<001,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改善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的免疫学基础Th1/Th2失衡上,中药复方鼻敏温阳方较西替利嗪有优势。
5 讨论
变应性鼻炎流行率有全球性逐年增加的趋势。变应性鼻炎本身虽不是严重疾病,但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学习、工作、社交和文娱活动),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等,或与变应性结膜炎同时发生。从免疫学角度来探讨本病的发病机理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近几年,中医药在免疫研究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改善机体内外环境平衡,提高免疫力入手,取得了较大的成果。鼻敏温阳方具有温补肾阳,补益肺气,提高人体正气的功效,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一个较为有效的方剂。监测的免疫指标的变化为中药复方在变应性鼻炎免疫系统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数据研究。但同时也注意到,由于时间和经费有限,没能做更大样本量,更长观察周期,更多观察指标的研究也是本次试验的遗憾。
参考文献:
[1]黄选兆笔涤枚鼻咽喉科学[M]北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收稿日期:201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