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
2月14日,陈海春新学期的第一堂课开始。100个抢选到课的幸运儿乐呵呵听“红色牧师”宣布他的布道规矩,“来者不拒、去者不留,到点关门,从不点名。”
红色牧师是他十几岁时读《西行漫记》时对董健吾的纪念,点名是很多公选课老师的杀手锏,陈海春却从来用不到这一招。几年前,他还在开公选课时,为了防止选课人数太多系统崩溃,他的选课通道总要提前关闭。这学期,他在公共管理学院开设的课程允许其他学院学生选,开选的第一个小时,人数就突破150人(课堂限定人数为100人)。
提及政治老师,总不自主和严肃刻板联系起来。但记者走到教室门口,陈海春的第一节课马上结束,小过道上坐着的“编外学员”却忍不住直起身子,拼命鼓掌。边上的学生举着录音笔向记者解释,“寝室里没选到的人交给我的任务。考前复习时没精神了,听一段他的课,特来精神。”他的课件曾在网上疯传,无数学生自发整理他的语录。
课间10分钟,他轻触屏幕。国外的轻摇滚缓缓响起做背景音乐,他走向那些非本专业的学生,和他们聊天。“陈老师本人就是麦霸,七、八十年代的歌曲烂熟于心,但知道我们喜欢摇滚,所以就间隔着播放。”
陈海春每讲一个观点,就带出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来自他的亲身经历。“2年赤壁农村生活,听只有初中文化的公社书记把社会主义理论讲的活色生香;一个学船舶内燃机专业的工农兵学员留校华工,也许专业和做人能兼修,教授和处长职称同时落在肩上。”
“但不能为了享受廉价掌声去迎合学生,教师要赢得尊重。不讲故事没意思,但不讲观点没水平。”他的微博个人介绍上写着他教学信奉的原则,“打红色牌,唱主旋律。 学术问题通俗化,严肃话题生活化, 复杂问题简单化,海龟理论土鳖化。”
他教授课程的特殊性决定“要保持一定的高度”,但他风趣幽默的语言又能保证“不会离学生太远”。作为中共中央16号文件的起草人,他能平静应对学生提及的“刁钻”问题:社会敏感类和重大预测类。他永远拿捏着刚刚好的分寸,“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太过,做到言之有理,持之有据。”
每天读一万字,写一万字也是他上课的灵感来源,学生们是他已公开出版的《布道》、《人脉管理》、《人情管理》等光碟的最早听众。去年他受邀为36家驻港央企的CHO讲课,从香港回来就收到感谢信。“听课的人在信息发达的香港工作,年纪也都不大,通过这件事我更加相信主流价值体系如果呈现得当,一样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即便在路上,他也会在怀里揣一本喜爱的书收集素材。“去年在大庆讲完课,我一飞机飞到成都。坐巴士,住小店,玩西藏。4000米海拔以上睡不着觉,就掏出《王进喜:一条通向中央委员的天路》看到天亮。”■
【人物档案】
姓名:陈海春
年龄:56岁
学校:华中科技大学
招牌课:领导科学与艺术
经典语录:从不回首过去,永远面向未来。谋人的最高境界是不战而自消其兵;谋事的最高境界是适时而顺势而行。
魅力时刻:讲到中途学生们总是掌声不断,这时只见陈海春潇洒挥挥手,“下课再鼓掌,节约时间”
【学生印象】
文科老师里最擅长做图表的,上课从不点名的,举例子从不忌讳提起自己的亲身经历。
【记者手记】
刚转暖的天又下起小雨,陈海春坐在记者对面侃侃而谈。每个观点他都能概括成朗朗上口的小诗,说到精彩处,拿起鸭舌帽往溜光的脑袋上一扣,顾不得方向。有30年布道经验的陈海春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四大名嘴,也是网络红人。就连他申请不久的微博,粉丝也已过万,“听过我课的学生很丰富,有刚进大学的少年郎,也有资深的驻港央企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