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邦宪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而提起他的俄文名字博古,大家就比较熟悉了。
博古,是一位戴一副深度眼镜的高个儒雅男子。如今,这位中共中央前总负责人,在中共党史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对他的介绍不过数百字,给人的印象始终有些模糊不清,却又无法绕过。
他24岁被推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总负责人的位置;28岁交出领导大权;39岁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博古的身影永远留在了1946年。
博古有三女三儿,前五个孩子是博古与前妻刘群先所生,酷似父亲的秦铁是博古与第二位夫人张越霞所生。
历史给父亲安排了一个犯错误的角色
父亲1907年6月24日生,1925年9月,18岁于苏州工专毕业的父亲被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录取,瞿秋白与恽代英等老师亲自给他们讲授马列主义理论课。在他们的教育和影响下,不久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10月,由国民党上海特别市党部推荐,经过中国共产党批准,父亲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留学苏联时,按照当时苏联当局的要求父亲取俄文名字BORYHOB,中文音译“博古诺夫”,后来父亲就用“博古”作为笔名。1930年父亲回国。1931年3月团中央书记温裕成由于贪污被撤职,4月父亲任团中央书记。9月,因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被捕叛变,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上海成立,他是政治局常委总负责人。
父亲的“左倾”错误的确给党的事业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研究中共党史,不能不注意到“共产国际”。可以说,成也“国际”,败也“国际”——一方面,共产国际培养中共人才,给革命者信心,让大家相信,工农兵组成的“苏维埃”在俄国已是不争的现实;另一方面,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某些不切实际的“遥控”和“命令”使中国革命吃够了苦头。共产国际你不能不听,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你听了就要承受后果。李立三就是不听共产国际的,不给撤了么?你是个支部啊,就相当于现在中央与各省省委的关系,中央指示你能不执行么?所以我们也不怨天不尤人。另一方面,我父亲是他们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走上革命曲折道路的典型。
历史给我父亲安排的就是一个犯错误的角色。毛泽东的伟大就在于他对共产国际的态度一向就是:有理则听,无理则不听。但是我父亲具有承认错误、改正错误的胸怀。父亲在中共七大的发言记录记着:“各种恶果我是最主要负责人,这里没有‘之一,而是最主要的负责人。”他在七大的发言检查很深刻,得到了全党的谅解。这种磊落的人品,一直被大家称道。父亲虽然犯过错误,但是他对党还是作出过一些贡献的,如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父亲是中共代表团团长,和周恩来、叶剑英一起,和国民党反复谈判,最终组建抗日统一战线,功莫大焉;恢复重建南方13省党组织、组建新四军、营救被国民党拘押的我党大批党员和革命群众;1938年创办《新华日报》,1941年创办《解放日报》并任社长兼新华通讯社社长,是党的新闻事业奠基人。
父亲与周恩来商议召开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其实是父亲和周恩来商量后要求开的,目的就是总结湘江战役的失利原因。会议由父亲和周恩来主持,在国民党第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公馆召开。从1935年1月15日到17日,会议一共开了三天。第一天参加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博古、周恩来、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陈云;政治局候补委员:朱德、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和翻译伍修权。邓小平是“中央直属队”秘书长,担任会议记录。
我听到的说法是,因第一天的会议产生激烈争论,第二天的会议应毛泽东的提议,吸收了红军各总部和各军负责人参加,政治局会议变为政治局扩大会议,增加的人员有: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参加会议的总人数为19人,有表决权的10人。
在会上大多数人建议毛泽东在党内负总责,但毛泽东认为张闻天更合适,所以定了张闻天。会上取消了“三人团”,仍由最高军事首长周恩来、朱德为军事指挥者。
我父亲把党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尊重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会后第二天就派警卫员康念祥把党的总负责人专用的两个文件箱送到了张闻天那里。交接完权力之后,父亲唯一的考虑是必须要向共产国际报告,争取共产国际的批准。当时,中共与共产国际之间的秘密电台在长征中被毁坏,导致原有的联系中断。早在1931年,王明到苏联前,曾与我父亲约定一个中间联络人,因为那个时候白色恐怖还是很厉害的,他们就选择了潘汉年。父亲向潘汉年谈了遵义会议的经过和与周恩来谈话的经过。1935年9月中旬潘汉年与陈云向王明做了汇报。王明对我父亲的交权表示遗憾,对张闻天上台表示能接受。
遵义会议后,父亲一直拥护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并与张国焘的分裂活动作斗争。当红军强渡大渡河取得胜利后,他在主编的《前进》报上发表《前进!与四方面军汇合去!》,热情赞扬、高度评价这一胜利:“……而红军在数倍优势敌人的围追堵截下,我们飞越了石达开所不能渡过的大渡河。这是中国军事史上开创纪录的史迹。”从这里可以看出父亲的气度和胸怀,他没有计较个人荣辱得失,而是以党的利益为重,站在党的立场上来分析问题。
(摘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