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胡纯
收辫子的吆喝,开水房吱吱的水汽窜出,几米宽的过道,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买菜的、做生意的,可以热闹整个上午。时不时,还会从里巷窜出一个穿着睡衣的中年妇女,睡意惺忪提着袋子一头扎进澡堂。阳光洒下来时,安详的老太婆在梧桐树下静坐,气定神闲抽上一根烟,和旁边的婆婆们闲谈,一天的光阴就这样打发过去了。
这里,就是得胜桥。有人说,这是最有武昌特色的一条老街;有人说,这是武昌的贫民窟;还有人好奇,为什么叫桥的名字,却见不到一座桥。当真正置身于这条不到1000米长的街道,你会立刻被它的生动和鲜活所感染,这是武昌老城特有的气质,喧闹中藏着清静,现代中隐现古意,浮躁中伴随着静谧。随便走几步,就能欣赏到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房子,找个老街坊拉拉家常,武昌城的历史就在身边。在这里,一砖一瓦之间,都是老武昌城历史的缩影。
出身隆重而贵气
按史料记载,得胜桥的“得胜”二字,取自武胜门——武昌城北面唯一的门,而得胜桥就是武昌城内通过这唯一北门的唯一街道,两个唯一让它的出生隆重而又贵气。那时军队出征,都要经过得胜桥北段的马道门,即进出战马、运草粮的专用通道口,必须出“武胜”,归“保安”,取名寓意 “得胜宜扬,太平全安”,同时也佐证了这条街在当年所具有的军事功能。在当时,得胜桥的马道门是官府加强城防的一处军事要地,普通百姓都不能随意进出。
据说,那时的得胜桥还是商贾云集之地,街道周围有筷子街、箍桶街、砖瓦巷等行业街巷。沿着得胜桥,一个个买卖字号排列,一座座砖木结构营业门面连成一片,副食、百货、粮油、餐馆、书摊、药店等交易十分活跃。清末,张之洞督鄂,武昌城市建设,从城墙圈起的城内直扩张到高而厚的城墙之外,填土平湖,建房筑路,运送铜矿石的车辆从黄石过来,经过这里,往武胜门而去,送到铜元局(即钱币制造局)熔炼成钱币。
在一本描述昙华林的书中,对于得胜桥的历史是如此描述,“曾经是武昌北城历史上最繁华的地方,其长不足800米,宽不过6米,从南向北,南起粮道街、中华路交会处,北抵中山路积玉桥,蜿蜒曲折。它已经走过634年的生命旅程,仍以其古貌苍颜,面对着城市的日新月异,默默地追忆着曾经有过的繁华。”
走桥不见桥
从清末定名为“得胜桥”,这个名字就一直延续至今,常常会有人问:“既然叫得胜桥,怎么见不到桥的踪影呢?”这个问题一出,很多在得胜桥居住了几十年的老街坊,甚至也一时语塞答不出来。多年来,大家已经习惯这个名字,却从来没有真正追溯过名称的来历。
查阅史料,原来得胜桥所处的地势是南高北低,北段穿行于凤凰山与螃蟹甲两山交会处的谷地,每当夏秋汛期,常常被渍水包围,人们便在道路旁修明沟,路下筑涵洞,还在北端城墙基部建“太平闸”以排水患,民间便有了“三步两座桥,走桥不见桥”之说,因而就有了桥的称法。
直到解放后,得胜桥这条街的渍水都备受诟病,住在得胜桥74号的周婆婆,在这里住了将近40年,她回忆,刚搬过来时,靠近中山路那边很冷清,甚至有地方长满了很深的野草,街面铺的是青条石,坑坑洼洼,经常有积水,路极其不好走,那个时候的得胜桥,街面没有这么多门脸,基本都是民宅,有些惨淡。直到后来,政府出钱修了水泥路,这里就越来越旺,门脸也越开越多。
名人故居大隐于市
和昙华林相邻,得胜桥里面也隐藏着不少老民居和古建筑,包括抗日将领刘家麒的旧居——得胜桥148号。如今,门脸已经被水果摊占据,从青石大门走进去,经过一间厅堂看到一扇花岗岩的中门,右转是一间平房。经营水果摊的李婆婆说,“好多人慕名来看、拍照,我都不想说话了,每天就是在跟别人讲这段历史。”
经过一番攀谈,才知道原来守着水果摊的李婆婆就是刘家麒的后代,从小生长于斯,李婆婆回忆,原来这是一栋全木结构的晚清建筑,以前是400多平方米的大宅子,现在已经被政府收回去。如今,在刘家麒故居里住着七户人家,刘家麒的后代占2户,其余都租给房客。
李婆婆说,这座房子虽然有三层楼房的空间高,实际上却只有一层。由于空间大,冬暖夏凉,十分宜人。还记得,当年这房子里经常开进车队来,最特殊的房子构造在于有前后两个天井。而1999年,刘家麒将军故居内由房管所安排入住的某一住户不慎引发火灾,使这座老宅院烧毁了大约70%,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样子。
门脸儿集市
早晨逛得胜桥,像极了上世纪80年代的集市。推着自行车的、提着篮子买菜的路人,人们摩肩接踵,脚尖挨着脚后跟,走到特别窄的地方,还要停下来挨个过。这芜杂的环境,仿佛让人一下回到了80年代,回到那个古老的岁月。
不到3米宽,街道两边挤满了各类门脸儿,都十分小,有的甚至有些邋遢。最常见的是卖菜的门脸,几平方米的地,把最新鲜的菜摆在门口,分门别类摆好,要买菜的市民得蹲下来,挑选好坏。“这里的菜便宜又新鲜,比菜场便宜多了,我们都愿意在这里买。”家住粮道街的婆婆,舍弃了附近的菜场,每天都到这里来买菜,为的就是这超低价的蔬菜和水果。
本来就拥挤的街道,每天早上更甚,偶尔来一辆小轿车在窄街里长声鸣笛,一旁的老人小孩们,忙着往街边的店铺里钻,手拉高大的宠物狗的婆婆急着叫唤自己的宝宝,临街口摆放的杂物
不得不急速被撤离,身穿蓝色长褂的大叔忙着整理摊前的蔬菜,往一边摆去。小轿车过后,摩托车、手推车早已摆成长蛇阵等待通行,街道又再度凌乱起来,行人们依然匆忙地穿行。
街上的老人居多,偶尔有三两个打扮入时的青年男女,流连于小吃店之间。街道两边的各色店铺几乎囊括生活各类所需,蔬菜店、订做手工皮鞋店、订做服装店、现场制作的豆制品店、猪肉铺都开了三四家,按摩店、理发店、酿酒打酒的店,还有运转了几十年的老浴池。
几十年的老浴池
“得胜桥线厂浴池”,109号的门脸上,周正的广告牌方方正正的写着店名,深深地烙印着时代的特征。轻轻推开一扇古式铁皮包红木门,便是别样洞天——经营了快30年的大众澡堂,进门左侧的房间,堆满屋的木材板,和一个硕大的锅炉,每天从早烧到晚。快50岁的杜师傅既负责烧锅炉,也负责澡堂管理。
7元的价格,维持了很多年,做的都是附近街坊、邻居的生意。200多平方米的浴池,在上世纪80年代,每天能有2千多人次洗澡,1995年之后,开始走下坡路,一大批的大众澡堂都倒闭。“现在,每天只有几十个客人,最高峰也只能到达百余人,比起过去差远了。”杜师傅说,现在烧煤的开支,还不够每天的营业额,因此他只能四处找木材烧,降低成本。经营了快30年,锅炉也换了2次,眼看着煤炭的价格从以前的80多块一吨,涨到现在800多块一吨,杜师傅感叹,很多家庭都安上了热水器,泡澡堂子的时代已经越来越远,“时代变化太快,跟不上了。”
所幸在这条街上,澡堂和开水房都还在,走在街上,还能看到附近居民穿着睡衣,提着塑料袋钻进澡堂子的场景。“2毛钱一瓶的开水,不能用来喝,只能用来洗衣服或者洗澡。”在得胜桥63号,一对外地口音的母女俩经营着这个开水房,用油漆写在门板上的“供应开水”,两个生锈的水龙头,供应着这条街的开水。来这里打水的街坊说,家里洗被子、洗澡就来这里打水,比家里烧水方便。在我们看似已经很遥远的设备,这里的居民已经习以为常,“住在这里比那些新小区里还方便,快活。”
浓浓的生活气息
“那种在武汉快要消失的‘花楼建筑,得胜桥也还有几栋。一层商铺,二层居住,仍保有了武汉近几十年的生活气息。”从中华路这头钻进得胜桥,临街边第一栋建筑就是花楼样式,二楼仍保留着木制的窗台,屋檐是精致的木雕花,有点像江南水乡的木屋,古色古香,在岁月的沉淀下,没有陈旧,反而越发有味道。
一路走到街尾,仿佛时间也在这条街停留。137号的一个木制招牌“订做牛皮鞋”,吸引了眼球,店里的陈设有着上世纪80年代的样子,高高的玻璃柜台,里面一台缝纫机,一个案板,有模有样。老板是来自重庆的一对中年夫妻。从工厂学来的手艺,一做就是十几年,一双鞋也就卖几十块钱,最贵的也才100多块。“一天忙下来,大概可以做4、5双鞋,我做鞋帮,他来做鞋面。”赵女士一脸淳朴的微笑,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看着这里越来越热闹,门店越来越多,租金也越来越贵,她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不少已经搬走的老主顾,还会从青山、汉口赶过来做鞋,图的就是信任她的手艺。
在这些门店的后面,隐藏着一些幽深的小巷陌。弯弯曲曲,绕进一个里弄,三四户人家,形成一个浑然天成的天井,里面有鳞次栉比的水龙头队伍,每个水龙头都安装了一个小铁盒,不用的时候主人家自己锁起来。虽然看上去有点无奈,但是也着实让人辛酸,在这里的居民,过着最清贫的生活,市井气息也最浓厚。
一位年近80岁的老太太,坐着由三颗梧桐树半包围的院落里,抽着一根烟,梧桐的树叶凋落了一地,老人气定神闲的样子着实感染了我们。离开得胜桥的时候,从积玉桥的方向走向中华路方向,走在喧闹的街道上,抬头望向远方,黄鹤楼在云彩中若隐若现,很有意境,这也许就是得胜桥的风景,等待你细细品味和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