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传承中华文明

2012-04-29 04:49苏姝
农家书屋 2012年6期
关键词:纺线纺锤鞋匠

苏姝

中国的手艺史是我们祖祖辈辈的劳作史,里面饱含着他们的智慧和汗水,记录着他们的情感和故事。不知从何时开始,“手艺”这个词已经从我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要想把它找回,如今只能去那些热闹的旅游景点、博物馆,或者从老人的口中听闻、从商店橱柜的手工艺作品中感受、从媒介的信息库中了解,可惜都只是一知半解。

90年前一个叫做鲁道夫·P·霍梅尔的德裔美国学者,为协助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多伊尔斯敦的莫瑟博士进行工具调查,只身前往中国进行民间手工艺调查。文化不同、语言不通的霍梅尔在中国的大街小巷里走家串户了8年时间,用自己的相机和尺笔帮我们记录下百年前中国的民间手工业。

霍梅尔记录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手艺和工具,他触摸到的是真实的中国文化,在进行细致的调查时,他处处小心,深怕犯了中国人的忌讳,他曾深有感触地说:“对于当时的中国人而言,拿尺子量东西和给他们照相同样犯忌,这甚至被看做是最致命的一点,可能就像是用尸体去量棺材的大小一样令他们难以接受。”就是在这种困境下,霍梅尔完成了大量令人难以置信的调查工作。

在霍梅尔的镜头和笔触下,中国上世纪20年代的手工业器物,从风箱到水磨,从扁担到纺锤,从夯土墙畜力车到磨剪织布……南北东西不同地区的人们使用的各种工具像电影胶片一样相续不断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些器物曾经牵扯着中国人劳动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在吃穿住行用的每一个环节里,这些器物所还原的正是当时中国人生活的本来面貌。

“扁担长,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扁担要绑在板凳上,板凳偏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这则在中国妇孺皆知的绕口令至今还被孩子们用来练习舌头,而绕口令中的主角之一——扁担,不知陪伴了我们多少代祖辈。从古自今,大小货物都可以捆成一捆,或装进筐里,再用绳子系在扁担两端,就可以挑着扁担出发了。如今,在工业时代,这种较为原始的搬运方式已经被淘汰了,扁担也淡出了我们的视野,不过在重庆、武汉等地区,街上依然闪现着挑着扁担的“棒棒”们的身影。

纺锤是用来纺线的,它是由一块大约4.5英寸长、1.5英寸厚的木头,加上一个当钩子用的叉状树枝(或弯成钩形的铁钉)做成。使用时,纤维在纺纱者手指间或大腿上搓捻一截线。线一端拴在纺锤的倒钩上,另一端拿在纺线者的手里,纺锤自由地垂下,纺线者用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倒钩,把它捻转起来,纺线的原料(丝、麻或棉花)跟着转动拧成线,不断捻转纺锤,不断接续新纤维,当线长得使纺锤要触到地时,纺线者就将纺成的线绕到纺锤上,再重新开始。现在,纺线的活儿已不需要人们操心,有机器代劳,倘若还能看到纺线的,定是专门做成昂贵的手工艺品,供人欣赏。

鞋匠曾经是流动的,他们随身携带着修补鞋子所用的全部家什。肩上挑着扁担,一端挂着放有工具的木箱,另一头挂着筐子,装着其他的用具,箱子能当凳子用。那个年代,人们都穿布鞋,布鞋很容易磨损,脚趾部分的布通常会最先磨破,然后鞋底磨薄,脚后跟部分磨偏。这时,鞋匠就有活干了,他用随身携带的皮子给磨损的鞋打补丁。现在,布鞋我们已经很少穿,鞋匠虽然还在,但他们都有了自己固定的店面,用的都是电动缝制工具了。

许多古老的工具已经被现代科技所替代,渐渐消失,与之相伴的民间传统手艺大多随着工业化的进程逐渐消失了,成为一种永恒的回忆。但无论是这些工具还是手艺,都承载着中国的文化和乡情,当现代化越来越普及,民间传统的东西就越显宝贵。著名收藏家马未都在看过《手艺中国》一书后,表达了对民族精神传承的反思。他说:“本书作者在中国工业化前夕来到中国,付出了极大精力和毅力完成了史无前例的任务,才让我们今天有幸看到我们自己百年前乃至千年前的缩影,而这缩影的每一细微之处都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在,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手艺具有思想,思想能放出光芒。对中国人来说,手艺是古代中国的命根子,我们曾长久地攥着这命根子,让民族长寿至今。”

猜你喜欢
纺线纺锤鞋匠
忆祖母纺线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睡眠纺锤波的异常改变:文献综述
四颗补鞋钉
为什么纺锤树能储水
纺锤树的低调坚守
知了纺线线
想起那纺线线
新疆山普拉墓地出土纺织品捻向及细度检测分析
平安夜的擦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