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功青
新疆山普拉墓地出土纺织品捻向及细度检测分析
牛功青
摘要本文对新疆洛浦县山普拉出土的40件纺织品进行了纤维检测分析。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纺线捻向是Z捻,推测捻向可能与左右手操作相关,S捻则代表了左撇子的一类人,同时,有一部分纺线的捻向非常弱至无,推测是二次利用弱化了捻向;根据几个遗址出土的纺轮证明了新疆即是毛织品的制作地,结合检测的纺线细度,推测山普拉居民利用自身体质的优势减弱了对纺轮的选择要求。
关键词新疆山普拉纺织品纺线纺轮捻向细度
一、前言
为配合研究新疆山普拉出土纺织品组织形貌的细节特征、纺线的捻向和排列方式、经纬密度和经纬细度等,对在新疆博物馆保护修复的40件纺织品进行显微检测分析,其中包括23件文物的49个纺线样品和35件文物的平面组织样品。实验仪器选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仪器室的ZEISS —Stemi 2000。
二、实验观察结果及分析
通过对这些样品的观察结果分析,可总结出以下两个问题:
1.山普拉居民纺线捻向的习惯选择。此次实验选用35件平面组织结构样品,共观察纺线数量93根,结果显示单根排列有捻向的纺线共有53根,Z捻(图一,1)向的有44根,占有捻向纺线总数的83%;参与检测的纺线样品共有49根,单根排列有捻向的是31根,而Z捻向的就有30根,只有一根纺线是S捻,Z捻向的纺线数量所占比例高达97%。另外,提取出所有检测样品中具合捻排列的纺线23根,发现其捻向均为ZS(图一,2),其中单根纺线的捻向均为Z,而具有加捻排列的2根纺线,均为SS捻向(图一,3)。
通常在制作纺线的过程中,第一次捻向的工作量是较大的,而第二次的复捻是为了让纺线更粗,从而形成更丰富的花纹等。但是不管经过几次的加工,最基本的工作是要保证纺线的牢固,而Z或者S的捻向,从纤维的特征及对纺织品纺线本身的性能等是没有明显影响,可以说,捻向的选择,基本上是取决于人类自身的习惯问题。从以上数据发现,山普拉居民一般选择Z捻向,而Z捻向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方向,那么纺轮就沿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而S捻的逆时针方向,可能是左撇子的行为所致。
图一1. Z捻样品号A-2 2.ZS捻样品号A-10 3.SS 捻样品号A-25 4. 经线无捻 样品号B-17
注:样品号A开头的为纺线样品,B开头的为平面组织结构样品。
另外,在这些观察的样品中还发现了一些没有捻向的纺线,而丝质纺线均无捻。由于毛、棉及麻的纤维较短,因此需要经过加捻才能形成一根长的纺线,这样就使得这些材质的纺线具有一定的捻向。但发现此批检测样品一些毛质纺线也无捻向(图一,4),或捻向非常弱,且均为平纹组织的纬线。据猜测,可能是因为当时已经出现了较长的毛质纤维,具体是哪种动物的毛纤维,需做进一步检测分析;也有可能是二次利用,即拆除旧的纺织品,经过烫洗后翻新使得捻向变弱。至于为什么是纬线,可能是无捻向纺线更容易织制。
2.不同材质、不同排列方式纺线的细度。山普拉一期纺织品的纺线材质主要有两种——毛和丝。本次检测数据中单根排列纺线的细度取自平面组织样品的纺线细度,测量至少十根纺线的细度并取均值,实验中合捻排列纺线的细度均取自纺线样品。表1显示,单根排列的丝纺线与毛纺线细度相差较大,但也有部分重叠区域,丝纺线的细度主要集中在[150,300],而毛纺线的细度主要集中在[200,600],400左右是毛纺线细度的一个高峰区,毛纺线整体较丝纺线粗,丝纺线的细度变化范围不大,较为集中,比较均匀。从表2可以看出,合捻排列的毛纺线细度主要分布在[400,1000]区间,600左右是一个高峰区,和单根排列的毛纺线分布规律相似,但细度变化范围较大,细度差别较大,分布较为分散。
值得注意的一点,合捻排列纺线的细度测量对象来自纺线样品,由于纺线样品属于纺织品上自然脱落的部分,因此细度的测量结果可能会稍偏低。
表1单根排列的毛纺线及丝纺线细度表
表中黑圈内为丝纺线细度
三、讨论及小结
纺轮和纺杆是纺线的必备工具之一,在我国很多遗址中都有发现*王迪:《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山东地区纺轮浅析》,山东大学,2009年,第56页。, 经宋兆麟调查显示至今西双版纳傣族人仍然使用纺轮纺线,而且纺线和纺轮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即纺粗线使用又大又重的纺轮,反之亦然*宋兆麟:《云南西双版纳傣族的纺织技术——兼谈古代纺织的几个问题》,《文物》1965年第4期,第7页。,汪英华根据数理方法研究分析大量的样品证明了纺粗线选择使用大质量纺轮的概率更高*汪英华:《内蒙古庙子沟、大坝沟遗址出土纺轮的分析与探讨》,《草原文物》2013年第1期,第92页。。新疆地区出土纺轮较多,且末扎滚鲁克墓地出土数目尤为突出,共有41件,均为木质,轮直径为3.4-8厘米,厚度1.4-3.5厘米,在出土的纺杆上发现缠绕的毛线*阿布都艾尼·阿不都外里等:《新疆古代纺轮初探》,《新博文苑》2013年第1期,第23页。。山普拉遗址也出土了一些纺轮和纺杆,均有使用的痕迹,纺杆材质为木,纺轮共出土38件,木质21件,石质11件,陶质6件,木质所占比例为55%,从发掘报告显示的14件不同材质纺轮的直径和厚度上看,差别不大,且没有规律性的差别,直径范围在1.35-3.5厘米,2.5左右是高峰区,厚度在0.5-2.3厘米,1厘米左右是高峰区。从以上数据可见,山普拉纺轮的尺寸明显较小。扎滚鲁克遗址的年代为春秋晚期到西汉,山普拉遗址的为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四世纪,从纺轮形制上看,有一定的相似性,似乎可以反映纺轮尺寸的一个发展变化。根据汪英华所列陶质及石质的平均密度各为1.8和2.7①,假设山普拉遗址出土纺轮其木质为新疆本土最常见的杨树,密度为0.4,由于出土的不同材质纺轮的直径和厚度无规律且差别不明显,则假定它们的直径和厚度无差别,那么木质和陶质及石质的质量比值应是其密度比4∶18∶27,简化约为1∶4.5∶6,可见山普拉遗址木质纺轮和陶质及石质的质量相差较大。山普拉一期纺织品纺线细度的检测,合捻毛纺线最细的为392μm,一般认为合捻的纺线较粗,则假设细度大于400μm的毛纺线为较粗纺线,则较粗的单根纺线占样品比例的52%。
根据重纺轮纺粗线的理论,则表明山普拉一期较粗纺线至少由石质和陶质纺轮共同完成,而木纺轮由于明显的质量轻就只能纺织较细的毛线,但显然木纺轮的数量有点过多,而且这种假设显然与扎滚鲁克墓地出土遗物类型相悖。人们选择不同的工具主要是减轻劳动强度,如果新疆本土先民忽略纺轮优势则说明自身体格上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可能是因为他们体格健硕,这种生理上的优势使得他们对工具的选择并不那么敏感,而选择了最具有本地特色的木质纺轮。也有可能是因为新疆先民喜好毛织品,而西双版纳地区的人们喜好棉麻品,由于材质的不同,纺轮对其加工的影响会不同,但是否如此理论需做相应测试。
这些推测需要更多样品检测结果的检验,希望对比山普拉二期项目的检测结果后做进一步讨论。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A Study on the Direction of Twist and Fineness of the Textiles Unearthed From Sampula Tombs in Xinjiang
Niu Gongqing
Abstract: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fiber of 40 unearthed textiles from Sampula in Xinjiang luopu. The study shows that most of direction of twist on thread is Z, which is possibly related to the work on right or left hands, and S twist shows that was used to work by left hand. Meanwhile, some of thread direction of twist is very vague, which might shows that the reutilization would be used. According to the unearthed spindles in Xinjiang, it has been proved that Xinjiang is the original making place, plus the fineness, which also shows that the people lived in Sampula didn't have too much demand about choosing spindle because of their body advantage.
Keywords:Sampula; Textiles; Thread; Spindle; Direction of twist; Fineness
*项目名称:《新疆山普拉古墓群出土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方案(一期)》(新文物博发[201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