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题:“非遗”保护

2012-04-29 04:49:10
农家书屋 2012年6期
关键词:非遗古琴饺子

背景近几年,我国在“非遗”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入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从此中华民族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依法保护的轨道。

编者保护非遗,国家有明确规定: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冲突一直是个难题。有的地方以“合理利用”作为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法依据”,可谓本末倒置。

中国文联副主席、“非遗”保护专家冯骥才:

警惕文化遗产的“异化”

现在已有很多文化遗产进入国家保护名录,然而文化遗产一旦被发现、认定,就很容易陷入政绩化、产业化、同质化的怪圈。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多种怪现状,一是文化遗产申报与地方官员政绩挂钩的现象非常普遍。二是很多文化遗产被产业化,这其实也是一种“异化”。我们很多传统文化都带有传统手工业性质,如果不按照原有的产业性质发展,而是作为文化资源去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样就变质了。比如皮影、剪纸等等,原本是手工制作,现在为了赚钱变成用机器制作。农耕时代的手工文明变成了工业时代的机器文明,结果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三是文化遗产进入市场后,还会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失去自己的特色。

著名艺术家资华筠:

非遗保护要怀有敬畏之心

葆有文化多样性不是少数文人、学者的空论,而是人类自身的精神需求。在社会现代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我们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遏制人为破坏,并不意味现时一切文化遗存都有同等价值,也不是越原始、越蛮荒、越奇异越有价值。应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质基因延续和良性循环机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还应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有人误认为献身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是“老派文人”反对创新。优秀民族文化是奔腾不息的长河,是参天大树,我们保护的是“水之源、木之本”,创造新的文化才有根脉。所以必须完整、准确、辩证地理解和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16字方针。割裂、本末倒置,都是有害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造福千秋万代的工作,需要万众一心“同唱一首歌”,摈除门户之见,私利之心。我们对祖先的创造要怀有敬畏之心,对丰厚的民族文化遗产要永葆珍惜之情,对所有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献身的人要赋予战友的崇敬,这样才能使这项工作葆有不竭的动力和强大的凝聚力,永远延续下去。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非遗”保护专家田青:

“非遗”保护中没有“发展”

一些地方的申报工作轰轰烈烈,具体保护工作却难以落到实处。这说明地方政府并不清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所在,也是缺乏文化自觉的一种表现。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只有保护的任务,没有发展的任务。在“非遗”保护工作中提倡“发展”,这是错误的观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保护和继承。比如日本的歌舞和相扑,就是原汁原味的,没有任何发展。就中国而言,饺子不论怎样创新发展,都是猪肉白菜馅和韭菜鸡蛋馅的好吃。饺子里包了巧克力会有人爱吃吗?想吃巧克力,直接吃就行了,不用包到饺子里。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

莫要擦掉文化遗产的“包浆”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学会辨析非常重要,比如说古琴只是文物,但是古琴艺术就是文化,包括古琴制作工艺、古琴演奏技巧、古琴传统曲谱、相关习俗和古琴传授方式等;另如剪纸,剪纸本身只是一件实物,拿着剪子构思的整个过程才是艺术。

如今,我们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无知和急功近利而把它们身上的“包浆”去掉了。文化还是那个文化,却失去了非物质文化的历史价值。

猜你喜欢
非遗古琴饺子
幸运饺子
大灰狼画报(2022年2期)2022-05-23 12:57:14
饺子
寻琴记:古琴的前世今生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海峡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4:50
寻访千年古琴
古琴的收藏价值在何处
艺术品鉴(2017年9期)2017-09-08 02:22:50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包饺子
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