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芳
摘要: 作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小学教师对新课程实施以来开展的培训活动有何看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提出开展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小学教师培训形式,确定从“学习典型的课例——开展课例研究——撰写课例报告——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四个阶段进行培训活动。
关键词: 小学教师业务培训课例研究培训模式
一
为了解新课程实施以来,对教师校本培训和培训部门开展的各种培训活动有何看法,对培训工作有哪些建议,我对本市十三所小学的181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问卷内容如下:
1.你认为教师培训内容应侧重在哪一方面?()
A.教育教学基础知识B.学科专业素养C.教育教学方法
D.课堂教学能力E.学生心理研究
2.哪种培训方式对你的专业发展帮助最大?()
A.外出听课及专家点评B.教研组内磨课
C.教育教学理论学习D.教研组内相互听课
E.专家和优秀教师听自己的课并点评
3.你喜欢的培训模式是什么?()
A.听专家报告B.同行交流研讨C.观摩研讨课
D.自学反思E.请专家听评课
4.请描述一下你参加过的收效最大的一次培训或学习活动的情况。
5.在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后,你在教学中还有哪些困惑?
二
1.调查结果
2.分析解读
在对教师培训内容侧重点的调查中,教师选择比较多的选项是D项29.7%,B项24.8%,C项21.1%,即他们注重课堂教学能力、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可以发现,教师们的培训需求和具体的学科教学、具体的课堂教学有关,与他们的日常工作业务密切相连。而且,培训内容与教师的具体学科教学工作越接近,他们越具有需要的倾向。
对于“哪种培训方式对你的专业发展帮助最大”这个问题,老师们选择较多的是B项,即参加教学竞赛和教研组磨课选择的占38.0%,选E项专家和优秀教师听自己的课并点评,改进后再上课听课的占31.4%,两者占近七成。而选A项外出听优秀教师的课并听专家点评的占14.9%,选D项教研组内自己水平相当的教师相互听课的占9.1%,选C项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的则较少,仅占6.6%。这说明受老师们欢迎的培训方式均涉及具体课例,而教师选择较少的C、D选项均无具体课例。而且那些老师们能够亲自参与的课堂跟踪教学研讨,尤其受欢迎。这表明,教师普遍需要基于课例的、能够自身参与的培训方式。
教师们对“你喜欢的培训模式是什么”一问选择较多的是C项,即确定培训专题,观摩研讨课占38.0%,E项请专家听课、评课占28.9%,这两种培训方式理论结合实践,更为老师们欢迎。选择较少的是A、B、D项,即培训方式比较单一:听专家、学者报告、同行交流研讨和自学反思,分别占8.3%、10.7%和14.1%,这表明教师们参与培训十分理性,讲求实效,追求有专家参与的、围绕课例研讨的培训模式。
在“请描述一下你参加过的收效最大的一次培训或学习活动的情况”调查中,有的老师描述:我最大的收获是参加南京组织的“现代与经典”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特级教师们高超的教学技艺深深折服了我,特别是每半天活动后有上课老师的设计介绍和课堂反思,专家的点评,还有观摩教师用发手机短信的方法参与的讨论,并且第二天就能在会场及时看到活动简讯。老师们听课的反思和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我就“参加了很多培训后,你在教学中还有哪些困惑?”的话题,召开了座谈会。一位骨干老师谈道:学校经常举行听课活动,但是听课前没有准备,不知道执教老师上的什么内容,所以考虑问题就不深刻。听课后虽然也讨论,但是没有明确的主题,就是谈谈这节课有哪些好的做法,还有哪些地方要改进,总觉得评课停留在泛泛的层面上,没有深入下去,时间长了,听的课都忘了,对自己的教学促进也不是很大。这反映出学校多采用年级备课组和教研组活动两种形式加强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但是在此过程中的任务型、应付性现象较严重,许多教学研讨仅仅停留在泛泛而谈上。
另一位教研组长谈道:学校的一位青年教师要参加教学基本功竞赛,抽到的课题是《认识面积》,年级组老师整个星期的晚上都在集中讨论,听课、修改教案、再上课、再修改,其间付出了很多辛劳,执教老师收获很大,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但是我们的任务就是听课、评课,帮助其认真备课、认真修改,研究的目标是如何让这一节的效果更好,而没有考虑到更多的方面,如概念如何引进,如何用直观的手段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等。
老师们的反映可以归纳为:培训活动形式有时候过于单调,培训者一言堂,听课的教师听过后自己就忘了;培训的实效不是很大,听听激动,但在实际的课堂上却是一动不动,教学还是自己的老一套,不知道如何改进;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培训没有针对课堂中的具体问题开展,很多习以为常的教学习惯有时候是跟新课程理念相悖的,但是在教学中却没有察觉等。
从调查中可以发现,受教师欢迎的培训模式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或者单纯的同行间的交流,而是一种基于自身实践的提升,需要同行的交流研讨和专家的引领帮助。教师培训工作应改变单一的培训模式,向学校回归、向教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充分利用学校和教师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展针对教学实践问题的培训活动,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教师教育如何帮助教师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转移,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成为教师在职教育的瓶颈”。由此我们提出了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小学教师培训模式,进行了培训实践活动。
三
教师业务培训活动如果不能解决教师的教学问题,不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不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就不能算作是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只有在教师将所学的知识技能等应用于日常的行为实践,养成了新的行为习惯后,才算真正完成了培训。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培训目的不仅仅是讲解或者告诉教师们一些新课程理念,更重要的是为教师找到一个熟悉并关注的领域——课堂教学,改变以往教师培训大都为自上而下教师被动参与的状况,激发教师的专业责任感和价值感,引导教师自主参与研究和培训。同时让“课例研究”走进教师的每一节课,解决理论向实践转换的问题,改进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以此推进持续而深入的教育革新,切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是以“基于教师实际、解决教学问题、研究与实践统一、培训操作方式灵活”为基本依据的。根据“行动研究”的范型特点和“课例研究”的一般步骤,培训主要分“学习典型的课例——开展课例研究——撰写课例报告——运用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四个阶段进行,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开展“同课多上、主题研讨、沙龙活动、自我反思、网络推进”等多种操作活动,以期促进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提高教师研究问题的能力,积累和提高教师的实践智慧,在教师之间构建一种新型的讲求沟通、主动、共识、合作的人际关系,催生新的教师合作文化,促进教师共同发展。
1.初步认识阶段:熟悉典型课例。通过聘请专家开设讲座、组织集中学习等形式引导教师在实践中接触课例研究,选取典型的课例进行解读分析,了解课例研究的概念、过程、方法等。
在初步认识阶段,要认真学习课例研究有关理论和操作方式,邀请专家做课例研究的专题报告,学习《从实物到算式的“数学化”过程——〈有余数的除法〉》等典型课例研讨过程,了解什么是课堂观察,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如何提升课例研讨的主题,如何分析课例的研究背景等。
2.尝试探索阶段:开展课例研究。整合各学校的骨干力量组成课例研讨小组,聚焦课堂,捕捉课堂教学中真实的问题,以问题来引导开展培训活动,在课例研究中剖析教学案例,反思交流,不断提升教学智慧。
在培训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空谈,满足于接受理念而不去进行教学实践,教学能力肯定得不到提高,自身也不会得到发展,这样就不会有太好的培训效果。因此,在第一阶段的“熟悉典型课例”后,进行第二阶段的培训工作——开展课例研究。不仅仅是让老师们“知道”,还要让老师们努力地获得它、运用它,在实践中真正把所“听懂的”、所“理解”的理论和经验真正内化,并指导教学实践和行动。
3.积累升华阶段:多次研讨,反复实践,撰写课例报告。经历多次课例研究活动,同伴间合作交流,自我反思后实践跟进,形成课例研究报告。
在这一阶段的培训中,通过反复研讨,让教师将做过的课例、讨论和改进的全过程写出来,并安排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当教师审视自己所讲的、所写的东西时,客观化了的反思性思维也在审视着教师。它让教师既区分知情者和已知内容,又容许教师重新认识它。这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充满思考的活动和充满活动的思考。
4.成熟形成阶段:充分发挥课例研究小组骨干成员作用,以点带面,开展校本培训,将课例研究迁移到日常教学,实现教学活动与课例研究的整合。
在此阶段,要求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将课例研究和日常教学有机结合,让课例研究变成教师主动和积极的行为,是教师出自专业发展的一种自觉要求,而不是一种被动的培训活动。
在基于课例研究的培训模式实施中,每个阶段都经历着“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反思交流——行为跟进”不断交替、循环反复的过程。其中“熟悉典型课例”是培训起始阶段进行的;第二、三阶段的“开展课例研究——多次研讨,撰写课例”则是一个不断循环和提高的过程;最终发展为第四阶段——成熟形成阶段,让教师实现教学活动与课例的整合,让“课例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教学方式、研究方式、生活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并将教师的发展最终落实到教学质量提高中、落实到学生的发展上。
四
通过调查研究可知,小学教师需要的培训是围绕他们的学科教学实际、使得自身可以参与其中的业务培训,而开展以课例研究为载体、讲究实效完善跟进过程的培训,深受他们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骆燕琼.有效的校本培训系统如何建[J].中小学管理,2004(2).
[2]徐留军.课改行动,从课例研究开始[J].小学教育研究,2004(7).
[3]王洁,顾泠沅著.行动教育——教师在职学习的范式革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朱郁华.课例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