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方业
目前,校车新国标已经进入报批程序,预计将于今年3月全国两会审定后正式发布实施。(齐鲁晚报)
近来《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结束。征求的意见当中,有一种意见必须进行辨析:关于保障就近入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和对校车的政策支持。应当看到,关于就近入学,主要是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才存在的现象,而不是国内的普遍存在。在城市里,无论是幼儿教育还是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都可以实现就近入学,对校车基本没有什么需求。这就是说,对校车的需求,主要是农村地区。关于就近入学问题的争论,主要是农村教育的问题。
对于近年来的学校撤并要客观地看待,虽然一些地方存在过激的做法,但学校撤并有其客观原因,比如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造成一些农村学校就读生源减少:很多家庭为了让弦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送孩子到城镇学校就读,导致农村学校招不到足够的学生。很多情况下,并非不能就近入学,而是很多家庭宁愿选择远一点的学校就读。这个选择背后,有教育不均衡的问题,有城市化的背景,有家长日常难以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的问题,比如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存在和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就和家长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关联。
现在,在制订校车条例的时候,就不能将校车安全的板子打在就近入学上,似乎孩子不能就近入学,是造成校车不安全的因素,这就将吃饭当成将人噎死的原因一样没有道理。
当然,寄宿制学校的学生有如何回家的问题。城市就近入学的中小学生,大多没有专门的校车接送,而是家长天天到校门口接送,不能接送的就委托小饭桌解决。大一些的学生,多数自己乘公交车上下学。寄宿制学校的学生,如果孩子很小,家长应当去接送,如果存在交通需求。就有了校车需求。但是,国内配备校车,不必全国一盘棋,要对城乡进行区别对待,对农村学校,尽量想办法配上校车,对于城市,原本就有非常良好的公共交通体系,只要尽量管理好公共交通就可以了。在一些学生比较集中的区域,早晨、中午和晚间可以开设学生专用公交,而不是配备校车,这要更加合乎实际一些,也更经济实惠。
如果政府能拿出足够的钱来为所有学校解决校车问题,或者通过市场化手段解决校车问题,自然非常好。但问题是,政府能不能为所有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校车,现在还很难说。这就造成了一种结果,只靠民间投入或学校、幼儿园的投入,要解决校车问题,将非常困难。如果校车的运营要靠学校来供养,还会增加许多家庭的负担。最终,虽然政府制订了严格的校车标准,但投入跟不上,合格的校车还是难以到位,最终校车管理将成为空中楼阁,因为连合格的校车都养不起,配不起,制订校车条例有什么用?而不合格的校车却会应时而生,不合法地存在,和管理者玩猫鼠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