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云
摘要: 教育生活中常会发生“撞车”事故,当教育出现了“撞车”以后,应该怎么办?本文拟从一个具体的案例(学生撒谎)来谈谈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及处理类似事故的策略。
关键词: 教育撞车班主任工作诚信教育
现实生活中经常发生交通安全事故,只要你留意,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或看到这样的事故。比如,2012年10月1日晚8时23分左右,香港南丫岛榕树湾海面发生撞船意外,一艘载有大约100人的渡轮与另外一艘船相撞之后处于半沉没状态。截至10月2日晚6时,香港撞船事故死难者人数上升至38人。事件中,共有超过100人分别被送往5间医院,有9人伤势严重或危殆。每次事故都给人们留下许多遗憾和伤痛,特别是遇难者亲属,失去亲人的痛苦将伴随他们一生。这些耳熟能详的事故无需多说,这里我想谈谈大家不太了解的教育生活中的“撞车”事故,当教育出现了“撞车”以后,我们该怎么办?
笔者从教二十多年了,其中大部分时间兼班主任,工作中遭遇的事情很多,其中不乏“撞车”事件、下面便结合具体案例谈谈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不和谐关系。
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形形色色的家长。通过了解,我发现他们中大多数人对孩子的教育态度走两个极端:一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一种是放任自流、不管不问。前一种家长,对孩子的言行和学业要求过高,孩子表现好时极力赞扬,稍不如意,非打即骂。与此同时,也对学校及老师进行褒贬评价。常遇到这种家长因孩子一时失误,就找到班主任,追问孩子怎么退步了,是不是老师没有好好教,要不要给孩子调班,或干脆转学,等等。殊不知,这种貌似关心、爱护孩子的做法,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它和后一种家长的做法一样,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曾经教过一位姓刘的男学生,他父母经营一家板材厂,每日起早贪黑,非常忙碌,无暇过问他的学业。刘生很聪明,可是他有个致命的缺点:爱撒谎,某一天都上课二十分钟了,他才匆匆赶来,问他怎么迟到了,他解释说,他爷爷去世了,母亲要他来请一天假。看他一脸哀凄,我赶忙让他写了请假条,放他回去了。第二天,他又迟到了,打电话一问才知他撒谎:早在两年前,他爷爷已经去世了。我非常生气,他怎么能撒这样的谎。狠批了他一通后,又询问了他一些日常生活之事。他说他父母都很忙,从来不管他,有时生病了也是自己拿钱去医院吊水。我决定和他父母面谈一次。谁知一见面,他们便为难地说:“老师,我们太忙了,没时间管他,有时连饭都来不及做,就给点钱让他到外面随便吃。再说,我们也不会教他呀!既然把他送到学校,那管教他就是你们老师的事了。”听了他们的话,我愕然,对于孩子逃学一天的事情,他们竟然会如此冷静。不会管孩子,这怎么可能呢?我赶忙给他们解释:“我班有45个学生,你们的孩子只占2.2%,我不可能把精力都放到他身上。但在你们家里,他却是100%呀!你们是很忙,可是再忙也要管一管、教一教孩子呀!还好,昨天没出什么大事,否则,你们这样辛苦又为了什么呢?”最后他们表态:“有时间会管的,可是不会有什么用的,说他也不听,打又舍不得,还是请老师多照顾吧,要打要骂都随您,我们绝不会说半句孬话。另外,我们也想问问老师,你们为什么不多布置点作业?让他不玩也做不完,这样,他哪里还有时间去干别的?”听了他们的话我不禁再次感叹:全社会都在呼吁减负,为了孩子,家长竟然让老师和全社会对着干:加负。
类似这样把孩子的一切都推给学校的家长并不在少数,他们总是借口工作忙,对孩子的在校表现无暇过问,对于孩子将来会走向何方也从不去考虑。毫无疑问,这是一次失败的家访,是一起明显的家校教育的“撞车”事故。
教育要面向全体,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可是如何教育这些连家长都无法管、不愿管的学生呢?单纯的说教不行,像家长们说的“打”、“骂”、“加负”等更是不准许。怎么办?另辟蹊径,发挥班集体的力量。围绕刘生我们班开展了多次活动:利用班会课重新学习了《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特别是《守则》第九条:“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要求每个学生熟读会背,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有关谈诚信的名人名言;召开“谈诚实与信任”的主题班会……在同学们的帮助下,刘生终于认识了错误。在办公室里,他满怀愧意并真诚地向我保证,以后要认真学习再不撒谎了,为了去网吧痛痛快快地玩一天而撒这样的谎,真是太丢人了。看着满脸悔恨的他,我倍感欣慰。之后,我又多次打电话和他父母沟通,让他们抽时间多关心孩子,不要让孩子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埋下怨恨的种子。最后,他们终于想通了,决定由爸爸一人打拼事业,妈妈则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建议家长们,设身处地地为孩子想一想,端正态度,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配合老师,不要过分要求和依赖老师,甚至动辄找学校、找老师,打乱他们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不可否认,班主任工作很辛苦,责任很重大,工作中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撞车”事故,或让你无法放开手脚开展工作,或让你陷入无望的“教育怪圈”之中难以自拔,但请相信教育是个充满创造的动态生成过程,当你身临其境时,只要冷静下来,深刻地反思,执著地追寻,对不负责的言行勇敢地说“不”,就会挖掘到十分难得的教育资源,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将自己从困境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