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和能力

2012-04-29 22:10洪秀玲
考试周刊 2012年63期
关键词:实验课生物学变量

洪秀玲

摘要: 生物学是实验学科,实验在生物学中随处可见,但是当前的高考背景决定了大部分的实验只能用来“讲”,而不能用来“做”,这就造成了学生的实验意识和实验解决能力不强,从而导致学生对实验题的解决能力不足。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和能力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中学生物实验实验意识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贯穿着整个生物学,但是首先由于长期的应试教育及教学资源的局限性,学生想走进实验室亲自动手做实验,几乎是一种奢望,而教师在黑板上讲实验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这就使学生缺少必要的实践活动,从而导致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的缺乏。再者,既使学生进入了实验室,通常也是教师把步骤详细地写在黑板上,学生按照实验步骤一步一步地操作,就能得到相应的实验结果。而对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实验材料,为什么要用这个实验试剂,为什么要按照这个步骤做等问题,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只是按照教师的思路去验证,照葫芦画瓢。这样一来,对于实验设计的思路、实验过程与方法的选择、创新能力等方面,学生都处于缺失状态。而每年的高考都会考到实验题,不论是选择题还是简答题,不论是书本上的实验还是学生没有见过的实验,都有可能出现。而学生往往缺乏自主思考能力,对于实验的整个流程,要么记忆很片面,要么顾此失彼,严重影响答题的质量。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意识呢?我总结了以下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

一、了解实验的分类

课本中的实验一般可以分为观察类实验、鉴别类实验、探究类实验、验证性实验、学习和研究性课题等。

(一)观察类实验。

顾名思义,观察类实验就是观察某种图像或实验现象的实验。在做这类实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材料的选取、处理、制作和观察。

(二)鉴别类实验。

鉴别类实验就是根据某种物质与某种化学试剂产生的特定的颜色反应来鉴定它的存在与否,在做这类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材料的选择。检测还原糖时,应选择含糖量高、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植物组织。但不能选蔗糖,因为蔗糖不是还原糖,也不能选择深色的,因为对实验有干扰。

2.选择合适的试剂并注意处理方法。比如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都是CuSO4和NaOH,但两者的浓度、添加顺序、反应条件均不同,不可混淆。

(三)探究性实验。

探究性实验是事先不知道结论的一类实验,所以需要提出实验假设,通过实验结果对应假设,分类讨论,最后根据可能的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明确实验原则

(一)选择的同一性原则。实验材料的选择应保证相同。

(二)单一变量原则和可重复原则。

(三)对照性原则。一个实验通常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施加了实验变量的被试组,对照组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其他无关变量是完全相同的,而两组最终的差别,一般认为是实验变量所引起的结果。

需要强调两点:

第一点:如何保证其他无关变量完全相同?

(1)所选用的生物材料要相同:如果是植物,就应是大小相似、长势相同的同种植株;如果是动物,就应是体重、大小、性别、年龄、生理状况等均相同的同种动物。

(2)所选试剂要相同:如成分、浓度、体积等。

(3)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如试管、烧杯等器皿的型号要相同。

(4)培养条件要相同,包括处理方法和培养时间。

第二点:设置对照实验的方法有哪些?

(1)空白对照;(2)条件对照;(3)自身对照;(4)相互对照。

三、认真设计实验课

一节好的实验课,不但可以复习、巩固课堂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像对待正常课一样对待实验课。

(一)能做的实验,尽量创造条件去做。

因为我们的教学资源有限,所以书本上的实验不能全做,但是能做的实验尽量创造条件去做。比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Fe3+和H2O2酶对H2O2的水解。

(二)做实验不是“照做”。

学生做实验不能生搬硬套,不是按照书本上所给的步骤一步步去操作,而是带着问题去做。比如:做还原糖鉴定实验时,教师可以先给出几个小问题:(1)还原糖包括哪些?(2)在做还原糖实验时,应该选择什么实验材料?蔗糖行不行?西瓜行不行?为什么?(3)如果不是沸水浴加热,而是直接加热,结果是否相同?(4)实验中出现的砖红色沉淀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复习了课本知识,而且把实验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问题解决了。

(三)做“不同”的实验。

为了让学生对实验中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做实验时,安排两组学生做“不同”的实验——“对照”实验。比如做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分为A和B两个小组,分别用不同的树叶:A组用新鲜绿叶,B组用变黄的叶子,其他材料相同,让学生比较最后的实验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做课外实验。

实验不能局限于实验室,要培养学生养成课外实验的习惯。室内的实验课,不但课时少,而且时间有限,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主动安排学生做一些课外实验,实验要简单、有趣,要有实用性。比如:生态瓶的制作等。

四、实验课的现实意义

课本上的实验一般都为经典实验,是其他实验的基础。要掌握它们的实验原理、各种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的目的及意义、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结果分析。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实验前,熟悉实验的各种流程和准备工作。

(二)在实验中要去思考本节实验课要达到什么目的和结果?去验证哪些定律?

(三)实验课后要布置学生去总结:从本节实验课中得到了什么启发?验证了哪些定律?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定律是否吻合?为什么会出现偏差?

只有不断总结、分析,勤于思考和探索,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在不知不觉中熟练掌握各种知识点,才能在以后的考试中运用自如,举一反三。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可以说:没有实验,就没有生物学的发展。社会在不断地进步,科学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而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只有不断地实验、实践、探索,生物学才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才能不断有新的物种和定律被发现。

学无止境,实践出真知。让我们在实验中不断总结、探索、提高。

猜你喜欢
实验课生物学变量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