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梓鸿
师生问答是课堂教学中互动交流的方式之一,是教学中的一门艺术,它能诱发学生参与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某些线索,使学生注意到教材中的某些特定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与反馈机会;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那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以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课堂提问要有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材中呈现的大多是静态的知识体系,有的旧知和新知联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预设导入问题时,要创设一些必要的数学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联系旧知,引出新知。如我在上《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根据例题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情境:“有一天唐僧化缘得到了三根一样长的甘蔗。他决定把甘蔗分给徒弟们吃,猪八戒嘴最馋,唐僧先分给他吃第一根甘蔗的1/2,然后分给孙悟空第二根甘蔗的2/4,最后分给最老实的沙僧第三根甘蔗的3/6。猪八戒一看这么分就不答应了,认为师傅偏心,非要吵着师傅重新分。同学们,你们认为师傅偏心了吗?你能帮唐僧解释解释吗?”这样一来很自然地就将“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出来了。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感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
二、课堂提问要给学生思考余地,给足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课堂提问不是将学生难倒,而是让学生有思考的余地,也就是常说的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苹果”。问题太易则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无法保持探索兴趣,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数学知识的新授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所在,也是培养、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机。因此这时的课堂提问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思考价值,让学生一听到教师的问题就陷入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慢慢地解决问题。如在教学“梯形面积计算”时,我设计了两个不同的问题。问题一: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原梯形面积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梯形面积又怎样计算?梯形面积为什么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还要除以2?问题二: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哪两条线段有关?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梯形面积?比较之下,问题二所包含的思考空间较大,突出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个重点,达到了教师问得精,学生想得深的效果。问题一显得过于直白,留给学生的空间较小,因此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
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余地。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和想象能力。
三、课堂提问也要适当地补问,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
在教学时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会尽量让学生说,哪怕是偏离了教学思路,也不“敢”点拨。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也要适当地补问。课堂上,如果说,一开始的设问是启发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认知冲突,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那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对某一问题的追问,可以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当然第一个问题往往是可以预设的,补问或追问也可以预设,但大多数情况是不可预设的,要根据学生的生成而生成的。这对教师来说,具有较高的挑战性,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和环节目标的把握上非常清晰和恰当,只有做到心中有目标,才能及时补问和追问。
如教学《平均数》时,学生初步认识了平均数以后,有位教师出示一组数据:1959年苏州市女性平均寿命是52岁,1999年苏州市女性平均寿命是72岁。
1978年苏州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4平方米,1999年苏州市平均每人住房面积9平方米。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每组数据后面一个都比前面一个大。1999年女性的平均寿命比1959年增长了20岁,1999年苏州市人均住房面积比1978年大了5平方米。
生2:我发现我们的住房越来越宽敞了,苏州市女性的寿命越来越长了。
生3:我认为我们社会发展很快,社会主义建设越来越快了,这都是改革开放的结果。
师:是不是苏州市每个人都拥有住房面积9平方米呢?
生1:不是的,这个9平方米是平均数,是所有人的住房总面积除以总人数得到的,有的比9平方米多,有的比9平方米少,也有的刚好是9平方米。
生2:有的人是百万富翁,3个人住着几百平方米的别墅。而有些乞丐以地为床,以天为被,一点住房也没有。
在这个片段教学中,教师共有两次提问。这两次提问都是学生在解读教师提供的两组数据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当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个问题非常宽泛,相信每一位学生都会对两条信息有所感悟。学生通过两个平均数的比较,看到了在数据背后的社会发展的事实,但学生对于平均数的意义的理解还没有显示出来,所以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问题:是不是苏州市每个人都拥有住房面积9平方米呢?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平均数的意义,使学生加深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在于多问而在于善问、巧问。因此,教师在数学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分析学生心理,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问题,营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