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妍 杜盈盈 季亚娅 钱益清
看《收获》第2期
徐妍杜盈盈
本期小说多倾心于现代主义文学的形式探索,似乎是在比拼谁更神秘和诡异。
最令人期待的当属著名先锋作家马原的《牛鬼蛇神》(长篇)。这部小说在刊发之前,就已经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先是多年前宣布“小说已死”的马原在告别小说创作二十年后重新执笔,继而《收获》编辑叶开在媒体上鼎力推介,再加上马原在读者心中持久的影响力,小说所选取的带有马原气质的名字,皆刺激了读者的期待之心。看得出来,一向不被官方青睐的马原格外在意自我的创造力。因此,在这部小说创作过程中,他首先面对的难题应该不是如何讲述故事,而是如何重拾自己一向骄人的自信力。可二十年过去,退隐后的叙事世界中的“王者”能否完胜归来?这一悬念在小说上部基本解密。小说上部主要讲述1966年13岁的东北少年大元和17岁的海南少年李德胜相遇在北京,从此,两人被命运纠缠在一起,长达45年。小说上部围绕北京和海南两地展开。在北京,他们经历了一系列“文革”大串联活动:一同观看天安门,接受领袖检阅、破“四旧”、初恋、相聚与分别等生命体验。在海南,他们在分别17年后重逢。此时,二人都经历了一言难尽的人生磨难,而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西藏记者大元增添了神气;海南纸工李老西染上了鬼气。小说内容丰富、主题多重:一代少年成长阶段的必修课——革命与凯旋、忠诚与反叛、恋爱与失恋、友谊和孤单等等青春期的疼痛和快感,应有尽有;一代人成年之后的各种考验——寻找、逃离、生存、婚姻、灾变、宿命,尽数呈现。而且,小说单凭北京、海南、西藏三地的题材,也完全可以秒杀当下读者。然而,小说一路读来,就是感受不到马原昔日小说的元气和神气。最致命的是,不仅马原小说所特有的绝活儿——“叙述圈套”因时过境迁而失去了往日的轰动效应,而且他小说安身立命的想象力、直觉与语言都陷入庸常状态。譬如:围绕少年成长的故事,马原再怎么强调“以自己的方式进入”,也还是不禁重复了一代人的集体性记忆(两个少年误入钟表、古董的世界倒还有些个人化的想象力和直觉);而围绕成年之后的故事,马原再怎么渲染玄秘、诡异的鬼气,也还是妥协于大众语言的平淡、迟钝和乏味。总之,在小说上部,无论马原潜伏在叙述者大元背后,多么努力地积聚生命的能量来战胜自己,重现叙事的神奇威力,也还是难以掩饰小说内里的虚空。小说的“料”再丰富,“厨艺”的水准再讲究,也感觉是一锅“乱炖”。结果,马原无论多么努力地实现与昔日小说进行“无缝衔接”,都力不从心。二十年过去,读者早已不再迷恋现代小说的形式实验;先锋叙事也早已不再具备小说叙事的革命性。而马原只好由以往的“装神弄鬼”变为“故弄玄虚”了。 当然,较之以往,马原试图在这部小说中探索新的意义。事实上,经历了那么事情的马原,重返小说世界,不会满足于讲述故事本身。所以,小说真正的主题是人、鬼、神之间的纠缠,以此追问“人是谁”。不过,马原此番并非要做哲学思考,而是要回归常识。这样,小说中出现的“宇宙”、“人”、“神”、“鬼”、“自然”、“植物”等语词,与哲学没有关联,而源自生命体验,正如叶开所说:“这部小说,跟他的生命有关,跟真切的表达冲动有关”。 只是,在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变之时,马原却还停留在原地。这一点,既值得尊敬,也构成遗憾。因为即便忠实于生命体验的真切表达,也需要与这个时代相对接的小说观念和知识结构。不过,更新了小说观念和知识结构也未必就保有创造力。这样说来,创造力的衰颓,不是马原自身的问题。在这个瞬息万变却又让人万念俱灰的复制时代,有谁,还是拥有创造力的“幸存者”?
“中篇小说”栏目领衔的是唐颖的《女生倦了》,与马原《牛鬼蛇神》的题材和故事模式有些相似,唐颖也试图选取“文革”题材来讲述“个人”记忆中一代人的成长故事。但这部中篇与唐颖的其他小说一样,颇具“海派传人”的韵味。别致的叙事视角、细腻的感性描写、时尚的“物”透视,乃至上海场景的独特设计,使得小说在获取成长小说品格之时,同时成为现代人追忆的隐喻世界。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却意味深长。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激进的红卫兵团长什锦妹和她的几位出身不同、性格迥异的女同学,对文化大革命的高潮过后的青春期生活感到倦怠。但沉潜在青春生命中的好奇心,总会在不经意间被撩拨。钮家的传奇经历、钮家男主人的私密生活、跳舞的“疯女人”的怪异、“白俄”女孩儿的神秘身份等等革命时代的“反常”现象,作为日常生活的内容,催生了少女们在革命之外的新的兴奋点。然而,当她们经历了青春期的冒险后,最终还是回到了“空无”的起点。很容易体会得出,小说的叙事世界虽然讲述的是“文革”时期少女生命被压抑的青春体验,但超越了“文革”的特定背景,进而超越了成长小说的边界,而隐喻了整个现代社会。同样值得称道的是,小说在讲述文革时期的特定青春体验时,绕开了对文化革命的大场面发动正面进攻的惯用写法,也回避了对其小场景进行侧面突袭的非常规手法,而是凭借作家的眼角余光进行透视。小说开篇轻盈地借助于上海老牛家客厅的空无、午后阳光的炽热、几位少女的倦容来开启一道历史的门缝,可谓构思精巧、举重若轻。随后,小说借由这道门缝,探勘了上海少女在那个特定时代中青春期的隐秘心理:敏感、压抑、冲动、快感、激情、疼痛、空落,意蕴丰富、情感饱满,由此在新的叙事视角下重写了“文革”时期的成长小说。最为令人惊叹的是,小说并不依靠情节的惊悚、玄奇吸引读者,而是借助于巧妙的构思和细节的暗示来征服读者。其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作者对衣饰和场景的描写格外精到,显现出她相当深厚的语言功力,堪称海派代表作家张爱玲的传人。例如,“疯女人”在行头上的系列加法、在妆容上的妖艳打扮、客厅的陈设、天井门口的格局、弄堂的式样都作了生动、精到的“海味儿”描写。没有这些服饰和场景的描写,就不能称之为唐颖小说的海派韵味。高潮部分安排什锦妹误入精神病院和结尾重回到老牛家客厅的处理似乎有些戏剧化,但也可以理解为荒诞的真实。
王松的《掩骨记》(中篇)继续重述知青记忆。从早年的《后知青的猪》开始,经《葵花向太阳》、《双驴记》、《秋鸣山》《哭麦》等中、短篇小说探索,王松已经创立了他自己的品牌系列——“后知青文学”。故事好看,注重传奇性,追求荒诞中的真实,挥之不去的宿命感,构成了王松小说的魅力。本篇自然也不例外。多年后被知晓的真相,牵连出知青生活的一场生死奇冤。王松由此对知青时期的人性进行了冷静剖解。经由他的透视,人与人之间的算计与被算计,情节诡秘的恩怨纠缠,构成了小说吸引读者的内在力量。不过,由于“后知青文学”缺少新的思想资源,仅从人性出发,似乎难以获得突破。如果说王松的《掩骨记》更多地借助于中国叙事元素,那么孔亚雷的《火山宾馆》则主要借用了西方叙事资源。人物名字的符号化,背景和场景的超时空化,迷宫般的文本结构,诡异氛围的营造,乃至叙述语言的表达方式,都完全一副汉译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味道。或许,这种写作样式的选取,寄予了作者的抱负:小说只有超越本土元素且不像既定小说,才是小说。
本期短篇小说栏目中张惠雯的《两次相遇》手法熟稔,故事好看。特别是,它传达出作者在小说创作上某种令人欣喜的变化。小说选取的是常见的“回乡”叙事模式,但放置在新世纪中国社会的背景下,别有“呼愁”。较之她以往小说,此短篇不再倾心于形式实验,也不再满足于讲述都市男女的婚恋,而是自觉地扩大了小说的格局,且汲取了现代经典小说的养分,进而使得小说的意义更加丰富。当然,作者在转变过程中,仍有勉为其难的踪迹。高剑的《蓬松的裙子——为一个倒闭的工厂而做》讲述了一对都市青年男女在废弃厂房中由性爱到分离的过程。那种人与人之间的非稳靠感,与一家工厂的被遗弃有同命相连之感。小说构思新颖,主题深刻。
《收获》2012年第2期推荐篇目:唐颖《女生倦了》(中篇)
看《当代》2012年第2期
季亚娅
“文学的时代”已然隐去,“时代的文学”作为一个时期文学批评的话语遗征,却偶尔还会被提及。这一期《当代》一改以往数期对历史题材的关注,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容量及新颖程度,可谓元气充沛、万象纷攘。小说,为了反映这个混乱而多样的世界,正在寻找与狂暴的历史合拍的叙事节奏。抛却“时代的文学”一词中曾隐而不言的历史目的诉求,这一表述仍有说服力的,正在文学对世俗元气的依赖与借重。
“文艺青年愁房贷”是近年电视荧屏最热的题材之一,许春樵《屋顶上空的爱情》(长篇)可与《蜗居》一类电视剧对照阅读。愤怒出诗人,自古如此,此作胜在情真意切。全篇一腔寒士不遇之气,行文峻急流畅,故事随情绪奔泻流涌,读来仿佛一气呵成。主人公郑凡是研究屈原的古代文学硕士,在就业、结婚、买房这一串人生大事面前堪称理智清醒,深知在担当社会兼济天下的大道之前首先是生存的责任。这一代青年已不同于“小林”(王蒙《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等以往成长小说经典人物,不再为初入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差异而纠结,他们是直接利索的行动派,但生存的残酷艰难却并未因此而稍减。这是大家都听说过、经历过的故事,任凭攒钱手段殚精竭虑、花样百出,却仍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于是购房的过程被无限搁置,在搁置的时间段里上演友情、爱情、亲情的悲欢离合。
也许是作家性别差异,同是描述房贷压力下青年生存危机,《蜗居》长在对都市白领女性心理的同情与洞悉,本篇则将理解留给了笔下的男主人公。但不止于此。阶层与阶级在此并非空洞不当的词汇,而是小说中落实的细节与人物设置,是理解的膈膜或体贴。高房价下挣扎的众生相自有不同,此篇非空泛关涉共有的“痛”,而是着重写某一类人“如何痛”。他们是一代人中的一群人,金钱正取代户籍制度成为他们城乡流动的最大障碍。郑凡的农民老父亲曾经熟悉和盼望的通过教育向上流动、“出人头地”之路,在金钱的巨大障碍面前悄然梦碎。农家子弟一肩双系为人夫、为人子的责任,凭脚踏实地的勤勉与坚忍,仅够在生存与安全的起点线上盘桓挣扎,事业的发展、道义的承担都是奢谈。小说仍有梦想与现实的双重色调,用来描摹两位女主人公。梦境般明亮、纯粹、乐观,视爱情高于物质利益的,是困窘中相守相依的妻子韦丽,但作者将这些美德处理为涉世不深的清浅真率,因而注定要在泪水中涤荡成长之痛。作者笔下更为“成熟理性”的悦悦,是韦丽的现实对照。同为家境贫寒的小镇女孩,作者略去她拒绝包养、怒掀办公桌的奋斗前史,铺陈的是其抛弃男友改投房地产老板怀抱,以换取事业与金钱成功的过程。郑凡与悦悦,作者让这二人拥有一种别样的默契,道德的判断或性别的差异在此隐没,凸显的是相似背景相似经历之下的惺惺相惜,却也是针锋相对。梦醒之后的韦丽如何走,悦悦或是郑凡?屈原仍在人物的精神底色里游荡,在最后,作者保持住了一点独善其身的坚守。这是现时代的寒士之悲,亦是怨女之思,是作者所谓“刀尖上的青春”,从疼痛与血迹里漫洇开来的生存之路。
在小说面貌越来越趋向同质化的情况下,《1994年的寒露风》(樊建军,中篇)可谓别具一格。这篇讲述农机站站长古月明因贩卖假种子的罪名被判刑、诉冤、翻案经过的小说 提供了许多新鲜要素。出狱后的古月明找到了自己被冤屈的铁证,水稻减产在于寒露风而非种子质量,但法理上的无罪并不能改变民心的走向。村民以群体抗议和践踏其家、毁其房屋的形式宣泄他们的恨意。作者想说什么?犹如春日起兴,可意会、感发、联想之处甚多。它提供了乡村社会的法理/人情冲突的思考,更有对所谓“群情激奋”剥茧抽丝般的辨析,它的合理与非理性,公正诉求与利益企图,衍生暴力与群氓的可能性。这一切又以农民对“国家干部”的仇视和不信任为心理基础。不多见的是小说文体,以独白口吻将独犯众怒却不得不抗争的委屈、无奈与决心娓娓道来,类似于一份自我申诉的辩词,却多了一份泣诉的情韵。它还像是对档案的某种戏仿,对判决书、证词、水稻栽培技术要点的详尽引用,营造出一种技术实证主义细节严丝合缝的真实感,丰富了小说本身的信息与知识含量。
同样涉及到群体上访、政府与群众之间信任危机的小说是《马克要来》(韩永明,中篇)。本是因房地产开发征地引起的平常纠纷,但因为西方记者马克的采访意向,基层“维稳办”上演了一出危机应对的大戏。还是常见将官场运行法则与主旋律式人物相结合的写法。与《1994年的寒露风》以独白体密集推进人物心理进程相比较,这篇最大问题在于人物形象的空洞与类型化,因而作者急于表达的各种处理上访问题、官民冲突的观念成了悬浮的大道理,结尾点题更将主题由鲜明变成了浅陋。
小说原是各式各样的。《双凰门》(李亦,中篇)是近年流行的密码—解密小说一类,“我”一直在追溯谜一样的历史人物李宏道,被另一些宣称与李宏道有关的人屡屡牵引,在经历、转述、资料查找中渐渐拼凑出七十年前的一段往事。此人亦巫亦医,精通奇门遁甲易经术数,曾在抗战时期的韩复渠手下遭遇一场中美日三方的谍战,更掌握韩复渠临终前交待的秘密。靠着一本叫做《双凰门》的书,“我”在自己济南的旧居里打开地宫密室,谜底是明史著名悬案建文帝的下落。小说充满了中医、《易经》、阴阳八卦的琐屑知识,更有解谜的智力趣味,得小说之“小”而荒诞不经的奥义,但推理线索设计还流于粗疏。
卢岚岚《仓皇的青春与爱》(中篇)是精致工巧的小品。姐姐阿锦、闺蜜陈蕾与画家郭文一段三角婚恋故事,从叙述者的眼睛写出,人物眉眼生动,细节过目难忘,仿佛工法细腻的江南刺绣。作者具有小说家从细节处敷衍故事的出众才华,将浪漫爱情故事落实到江南小市民点滴细微的生活场景,原本简单的恋爱故事讲述得汁液丰满而别具情韵。青春与爱情总是在别处或在云端,但此篇妙处恰在作者不厌精细反复捶打的市井俗世生活。
《当代》2012年第2期推荐篇目:许春樵《屋顶上空的爱情》(长篇)
读《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3—4期
钱益清
3期的小说中,杨少衡的《谁被推倒于地》(《中国作家》2012年第 2期)是一部可堪玩味的官场小说,故事从表面看是在讲矿难人员家属中秋节群聚上访打了政府一个措手不及后、县里第一、二、三把手的应对“破局”,但略一细品却可发现作者的笔墨重心并不在官民矛盾,而是指向了事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怪异核心:个体努力在面对群体规则时的无奈和无力,更直白点,即官场潜规则的畸形强大。在权力、责任、利益纠合而成的矛盾冲突和角力下,文中成为替罪羊的恰恰是问题出现之际最肯干实事也最能干实事的三把手游胜国。这个精明强干、个性鲜明,亦很富有人情味的三把手,在处理上访、维稳之际表现出了“踩地雷专业户”的优秀专业素质,却最终倒在了第一二把手推卸责任的明争暗斗和妥协机制下,文末其在矿难现场敲碎的一瓶名酒,颇有浇奠英雄末路的苍凉惆怅。与当下流行的官场小说以最大限度揭露谴责批判为能事的态度不同,杨显然更愿意做好叙事中的减法,紧紧围绕一个事件展开,前后脉络清晰条理井然,故事不算曲折复杂,却处理得生动和引人期待,特别是对官场中人的刻画显得有血有肉,字里行间洋溢着饱满的生存感受,使小说平添了诸多笔调和情趣上的生动。杨本身有丰富的官场政治经验,而其文人特质又使他能从审美的角度对官场生存结构做一些有效的切入和逼近,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对官场的种种感受、理解和解读过程,而此次的《谁被推倒于地》亦为其官场小说创作中颇有可读之处的一篇。
同期的《别雅山谷的父子》(《收获》2012 年第1期)则是一篇太迟子建化的小说。作为当代颇有影响力的作家,迟通过二十余年的建构已然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学风格,无论是对人性温暖湿润部分的执著关注,还是在批判城市文明之余所渴盼的对乡土、自然的回归,都使其小说富有迟氏烙印,此番自然也不例外。小说很显心思,三个部分中上部“父亲”、下部“儿子”分别借父亲与弟弟之口,讲述了另一对鄂伦春父子葛一枪和奇克图的故事,呈现一个小小的叠套式结构,而中部特意的“空白”,亦设意悠远,可堪揣摩。但框架之外,小说内容却略显逊色,故事简单、人物疏朗、叙述平铺直叙、在对鄂伦春人的神秘独特的表现上也显得有些缺乏新意,无论是看电影时误以为真地出枪打人,还是拍电影时误以为真地出枪打人,都可算众人皆知的“老梗”,而两事分别跨越两代的时间设置,让人亦怀疑作者对鄂伦春人的理想期待是否即为此般的“不解世事”“永葆纯真”?虽小说一如既往的温婉动人,但显然迟的创作并未寻找新的深度和落点,甚至比起其之前的深度和落点还有更浅淡随意之嫌。这样一篇小说,如出自文坛新生代之手,当然值得褒扬,然由迟出品,却不免让人遗憾。无他,只因前者令人看到希望的生发,后者却让人慨叹桎梏的强大——优秀如迟者都未能免俗,在艺术创造领域不断简单地重复自己,这显然不是我们当前文坛的福音。
丁力的《跳槽》(《清明》2012年第3期)是一个通过私诊医生张丽珍的第一手素材建构起来的小说,揭露当下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南部地区的私诊内部的种种耸人听闻的黑幕,为显示文本的“直击现实”,作者栏上还同时署上了张的大名,可惜丁在触探社会问题的敏锐性之余没有更好地兼容小说的文学性,以至于文学方面特质大受压抑,读来略显干巴。倒是郭楠的《强奸》(《小说界》 2012年第 1期)虽然情节熟烂,前半略似郁达夫的异乡学子孤独畸异,后半转入都市白领的职场情感戏,但好在情绪编织细密,把海归人员的就业压力和心灵压抑刻画得丝丝入扣,小人物在生活的碾压前无处可诉的委屈,化作一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强奸,让人不由为之掬一把同情泪。
4期的小说中,重量级作家王蒙的出场显然引人瞩目,《悬疑的荒芜》(《中国作家》2012年第 3期)横空出世,让人感叹老作家的气势不减当年。小说从“老王”家的别墅失窃说起,一发而不可收,白描、比兴、象征、主观感受与夸张变形、幽默讽刺滑稽、杂文式的嬉笑怒骂,巧合、悬念、戏剧性冲突的运用,正衬反衬、各色各样的心理描写兼意识流等各项手法拈来即用,于自由肆意中巧妙地涉及了当下社会阶层分化、官场规则、社会管理、民主法治、个人权利等众多重要问题,活生生一面反映世间万象和人生百态的万花镜。这是一篇不像小说的小说,但仍然能让读者体验到相当的阅读快感,当然和王蒙更早时的作品相比,小说明显带着一种长者特有的豁达和彻透:王蒙依然嘲讽人类缺点,但同时也对人类寄予厚望;嘲讽外物,同时清醒自嘲;依然重视发挥智慧,同时戒除卖弄智慧,最可乐的是在小说结尾还虚晃一枪,对这种顽童式的狡狯和戏弄,读者们也只能掩卷一笑了。
修正扬的《天黑请闭眼》(《西湖》2012 年第2期)则可列入“道德杀人”这一主题范畴。杜军,一个普通中年小科员,过着不好不坏的日子,生活赐予他唯一突出的乐趣大概就是和老婆一起参加杀人游戏俱乐部,但和谐却被一桩强奸案所打破。面对少女的求救和歹徒的威胁,普通人的怯弱,让他选择了一种更为安全、稳妥的行动:离开,然后报警。他自认无大错,但事态发展却如同漩涡:少女跳崖,一死一伤的惨烈激发了舆论关注,警察来调查了,领导来谈话了,媒体来挖掘“深度”了……“见死不救”这个沉重的标签被打在了脊梁骨上,把他的腰压得越来越低。 “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不好不坏,很多时候还自认是个好人。”但事实是,他连“好人”的资格也被剥夺了,他有“罪”——法律未曾规定,但大众裁定的“罪”。最后,当俱乐部也排斥他:妻子也似乎将离他而去,杜军的焦躁、压抑和无路可退终于转化成了那癫狂的举刀一刺。行文中作者表现了较为蓬勃的叙事能力,努力而旺盛地推动着着人物的命运,无论是面对突发的案件,还是接踵而来的社会压力,不同环境中人物的心理真实,被逐次、精确而冒险地推出与堆垒起来,带来了让人信服、追随于作者叙事脚步的艺术效果。
王可心的《头顶一片天》(《收获》2012 年第1期)则把一个底层的卖肾故事讲出了些许新意,底层小人物杨八与富豪李大国因肾源走到了一起,你情我愿,各取所需,交涉过程中甚至还生出了几分脉脉温情,然后情节再急转直下重新回到底层与上层的尖锐冲突,最后甚至生成了更为惨烈的对抗和结局,所谓的欲扬先抑,虽然手法不甚复杂,却也颇有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