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体验能力, 扩展写作思路

2012-04-29 19:07:15黄爱华
考试周刊 2012年63期
关键词:作文思维生活

黄爱华

摘要: 面对学生作文浅薄的现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体验学习能力,广开取材之道,有效扩展深入。通过引导学生在课本中借鉴仿写、在生活中留心记录、在思维训练中学习敏锐深刻地看待问题,让学生的文笔变得灵动起来。

关键词: 作文教学体验能力培养方法写作思路扩展途径

一线语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总感觉到学生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即写作素材匮乏,写出来的内容狭窄、肤浅、重复。具体表现为:写人叙事局限在学校家庭生活,落笔即是学习成绩或生活琐事,孤立地讲述自我,不关注个体与社会他人的关系。更有甚者,写作时东拉西扯,只为凑字数却不知所云。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学生缺少一定量的写作训练和积累——生活的、阅读的、思想的,这固然与当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升学压力过大、生活圈子过窄有很大关系,但缺乏对生活的体验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所谓体验学习,就是通过对生活现象、阅读内容的细致观察,体验、感悟、思考,学会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他人和环境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达到情感思想的升华。它以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感悟和文化积累为目标,改变学生对生活视而不见、阅读浮光掠影、事后过眼云烟的现状。只有引导学生多体验感悟,才能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培养出敏感善思的能力,写出精彩独到的文章。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培养体验学习的能力要特别注重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本,让作文指导更有方向。

作文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仿借鉴范文、学习写文章的活动,而语文教材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借鉴。教材所选的课文,多为名家名篇或经典之作。它们或写景绘物抒情咏叹、或叙事写人寄寓深意、或塑造人物微言大义、或阐述主张严谨周密。如能在课堂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例子功能,将使写作资源极大丰富。

想写写人叙事的文章,不妨跳出写同学父母的窠臼,看看《老王》《信客》是怎样讲述身边平凡人的故事的;想写描摹景物的散文,可以先潜心拜读《春》,体会将景物写生动的方法,再看看《紫藤萝瀑布》作者领悟的人生启迪,将身边的景写活、感写透;想写论证有力的议论文,模仿借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良策,运用古代反例、自身经验对比论证,充分有力。

在学完八上第二单元后,笔者布置学生自拟题目写一个身边平凡人的故事。有学生写儿时木匠铺姓张的老木匠:“胡子拉碴的他衣衫不整,爱叼着根烟,眯着眼目测木料的长度与平滑度。闲时总爱抱着我在手臂上荡来荡去,他的身上总透着喜好与职业的气味——劣质烟与木屑混杂在一起的奇特味道。”还有学生写每天上学来去路上必见的一位交通警察,起先觉得他很威严,难以接近,每次都是敬而远之。可偶然的一次,车胎通了,无奈的我却得到了他的周到帮助,觉得他可亲可敬,感受到帮助他人是令人倍感温暖的。两篇习作体现了课本的引导作用,开阔了选材的视野,拓展了写作的空间,提升了表达的品位,学生对课本的体验感悟得以巩固深化。

另外,教材中每个单元都编排了相关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如果教师能充分重视,合理利用,它对学生写作的触发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笔者在指导学生写作七年级第一单元作文时,就很好运用了活动中写作、写作中活动、听说读写共同提高的办法。围绕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先安排一节活动课,进行了以下活动:说出形容烦恼的成语、列举有关烦恼的俗语、选读讲述烦恼的文章、讲述自己成长的烦恼。学生积极性高涨、主动投入活动,完成得很出色。就在学生感到意犹未尽的时候,教师就势引导:带着这节活动课的感受,把平常成长的体会写下来,记录下成长的滋味。学生很开心地答应了,一篇篇讲述自我成长的作文就诞生了。

二、生活,让作文素材更有情味。

作文与生活息息相通。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就如泉涌,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现在的学生熟悉父母,但大多只关注父母对自己的关爱,而很少关心父母的家庭难处;熟悉家庭,但不关心自己生活的社区及其居民;熟悉老师,但大多只关注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而很少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熟悉网络,但多是聊天、游戏,而很少去看社会新闻,更少有人发帖参与评论时事。每天程式化的生活使他们只关注学习结果,不注重生活过程,更少对细节的关注与思考。因此,要引导学生走出自我的小圈子,放眼社会,将自己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学会推己及人,关注他人。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要有意识地强化这些内容,拓宽学生的取材面,比如布置这样的作文题:《妈妈的朋友》、《同学的家》、《隔壁邻居》、《小区的秧歌队》、《对社区拥堵停车难的看法》等。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生活的厚度决定了写作的高度。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生活,才能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做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善于体验生活,才能融入生活,大彻大悟。课堂教学之外,引导学生从单调的学习中抽出身来,关注一个个生命个体,将他们纳入自己的视野,以此丰富自己的素材库。例如引导学生关注:春来了,让窗前梧桐新发的叶子捎给自己一抹新绿,绚烂一季的时光;学校新的塑胶跑道建成了,喊上三两好友,或信步闲走,或挥拍健跑,感受生命的律动。每天来来去去的路上,擦肩而过的路人是否也让人好奇或引人联想。获得市作文竞赛二等奖的学生作文《早》是这样写早晨的:“这个世界,很多的人把清晨陪葬给了忙碌,看不见身后的朝阳。孤寂的人们在努力奋斗,忘记了晨曦的美丽。早,是昨天快乐的延续,是今天希望的开始,黎明之情的黑暗与浓雾是为了孕育一个更温暖的早晨。”

生活中精彩的元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多体察感悟,生活的厚度就会被夯实,生活体验也会得以不断积累、沉淀、提升。

三、思维,让作文训练更有质量。

写作最重要的过程是思考,只要积极深入地思考,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具体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许多问题都有可能在分解、辨析和质疑中变得明朗,从而为自己的写作带来新意。在写作指导中,我们不能只是单纯地教给学生一些写作的技巧,还应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思路拓展,如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必然和偶然的关系等;教给学生一些思维的具体方法,如发散思维、聚合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演绎思维、归纳思维等。通过多样化的思维活动,从各个层面出发,对事物进行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的系统考察,得出更深刻独到的体验。

在布置写《打开一扇窗》的作文题时,笔者这样启发学生:打开窗子我们能看到户外的风景,可风景除了自然的景色还可以是人文景观,窗子也不一定非理解成实物。由此启发学生多角度思维,得出多种构思:打开自己房间的窗,从繁重的学习任务中挣脱,看看窗前萌出新绿的梧桐,感受生命的蓬勃;打开心窗与父母真诚沟通,排解中考压力;打开历史之窗,与古代文人对话,探寻那份宁静淡泊、独立于世的情感。还有学生有感于小区家家装防盗窗的现实,发出这样的呼吁: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但愿在那一片灰白色包裹中的人们,能早日打开一扇窗,让明媚的阳光照射进久闭的心灵。

在议论文写作中,观点代表着作者思想认识的深度,它体现着思维的价值。打开思路的方法可以是以问领写,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满足于简单答案,不停留在常规的可能上,多多追问,就可能获得更多启示。王栋生老师的课例《思考问题的“路数”》能给我们很大启发,举其中一个环节说明。他通过“‘滴水穿石的启示”这一作文题让学生练脑子,通过让学生“想象一下‘滴水穿石的画面”,提出“你能否从中获得其他的启示?”“‘滴水穿石还需要哪些条件?”等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做事要持之以恒”“目标必须专一”“‘滴水穿石的精神可嘉,但效率太低了”等更多角度的思考,学生通过自己这一亲身体验,便能容易理解并掌握换个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这一打破定势思维的方法了。学生沿此路数想下去,必能得出更多的“启示”。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说:“人人各有其独特的潜力,皆有可用的天赋条件,成为一个杰出的有思想能力、觉察能力、创新能力的强者。”多加强体验学习,立足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从源头处拓宽写作思路,学生的文笔会变得灵动,富有鲜活气息的优秀习作定会脱颖而出,方方规格的作文纸必将舞动出别样的青春色彩。

猜你喜欢
作文思维生活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特别文摘(2016年19期)2016-10-24 18:3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