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我国地区发展战略格局研究

2012-04-29 00:44赵西君
中国市场 2012年7期
关键词:展望区域

摘要:2011年国家基本坚持了水陆统筹发展,倚陆向海,不断实现经济布局由陆地向水域延伸,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构想。展望2012年,区域格局将呈现四大特点:一是海洋经济区仍是国家发展战略重点;二是老少边穷地区将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地区;三是国家级战略重点经济区有望继续增加;四是产业转移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关键词: 区域;发展格局;运行特点;展望

中图分类号:F127

一、2011年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回顾

(一)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2011年1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批复实施是我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也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2011年3月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浙江省第一个国家级战略规划。批复认为,建设好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关系到我国实施海洋发展战略和完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全局。

(三)国家出台《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这是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时刻,国家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四)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2011年1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这是国家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五)国务院批准舟山群岛设立新区

2011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重庆两江新区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国务院批准的中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战略层面新区。

2011年国务院批复的战略规划几乎全部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也标志着海洋经济已正式纳入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框架。2011年国家基本坚持了水陆统筹发展,倚陆向海,不断实现经济布局由陆地向水域延伸,不断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构想。

二、2011年区域经济运行特点

(一)主要指标发展分析

1.多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回落。与去年同期相比,除西藏、贵州、新疆、云南、甘肃和内蒙古外,其他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均回落。前三季度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速最高,达到14.0%,东北第二,增速为12.9%,中部第三,增速为12.8%,东部增速最慢,仅为10.6%。与去年同期相比,四大板块生产总值增速均放缓,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依次下降2.1、1.3、1.3和0.1个百分点。

2.绝大多数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放缓。前三季度,除西部地区的甘肃、西藏和新疆外,绝大多数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减缓。

3.多数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速高于全国水平。从四大板块看,前三季度东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最高,达到31.0%,中部第二,增速为29.54%,西部第三,增速为29.48%,东部增速最慢,仅为21.3%。与上半年相比,西部和东北增速加快,分别加快0.3和0.5个百分点;中部和东部增速放缓,分别放慢1.9和0.5个百分点。

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普遍加快。从四大板块看,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增速最高,达到44.5%,东北第二,增速为37.0%,中部第三,增速为34.1%,东部增速最慢,仅为28.8%。与去年同期相比,四大板块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均加快,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依次上涨16.7、11.6、8.6和6.2个百分点。

5.多数地区外贸出口总额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减缓。从四大板块看,前三季度西部地区出口总额同比增速最高,达到46.5%,中部第二,增速为43.9%,东北第三,增速为22.5%,东部增速最慢,仅为20.6%。与去年同期相比,西部板块加快1.8个百分点,东北、东部和中部依次下降20.0、11.9和7.2个百分点。

(二)2012年区域发展格局预测

随着通胀压力的缓解,房地产价格泡沫得到初步调整以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2012年,区域经济宏观形势总体向好,预期会出现如下趋势:

1.经济增速平稳,西部GDP将继续保持领先增长势头

2012年“稳增长”将毫无悬念地优先于防通胀,经济增速必然会呈现平稳增长趋势。从区域看,未来西部地区将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特别是在新的区域发展环境下,产业转移有加速趋势,东部相关产业、人才、资金等要素纷纷向西部转移,也将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在政策和市场共同作用下,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经济仍将保持较高增幅,持续向好的趋势不会逆转。另外,尽管经济转型是各地区共同面临的任务,但相对而言,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压力更大,这样因经济转型短期内速度损失会更大一些。两相比较,中西部继续保持领先增长的态势就会凸显。

2.固定资产投资有所加大,东部与其他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差距会略有缩小

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根据2011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2012年将是以“稳增长”优先的经济工作路线,投资会有所加大。然而,因为“4万亿效应”正在减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未来将放缓,而房地产调控的延续将使得房地产投资不会有大幅增长,因此,总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不会很大。另外,海洋经济区规划的出台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推进等因素,东部与其他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差距会略有缩小。

3.消费需求有所增加,中西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略高于东部

受住房、汽车需求降温的影响,2011年消费增幅出现明显降低。在12月9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表明,2012年政府将采取扩大内需的政策,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努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在供给方面,政府将加大“三农”投入,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各地消费实际增长率较2011年有望提高。从区域看,近两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已初步呈现出东部地区相对低、其他地区相对高的局面。展望未来,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各地区差别、不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及消费倾向等影响消费增长格局的因素依然存在,目前这种消费增长格局有望持续。

4.外贸进出口受国际环境影响较大,欠发达地区外贸活跃度相对提升

2011年,因全球经济复苏疲软、欧债危机以及汇率变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明显放缓。2012年,由于欧美是中国主要的出口市场,其内部经济的放缓、消费者信心的削弱必然波及中国外贸企业的出口,这种状况仍将持续。从区域看,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增幅将依然保持今年的发展态势,欠发达地区外贸活跃度继续提升,在外贸顺差占比中,这些地区也有比较大幅度的提升。外贸进出口对其经济增长贡献度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会相对大一些。

三、2012年区域发展战略与环境分析

(一)区域发展战略格局判断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2012年中国将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由此可以判断,2012年中国将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加大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引导中西部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

1.海洋经济区仍是国家发展战略重点

目前,中国海洋经济总量已接近全国GDP的10%,是国民经济的一个新的重要增长点。发展海洋经济将是未来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将为保增长发挥更大的作用。沿海区域发展规划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经济的勃兴,也有利于维护海洋资源开发秩序,保障海上运输通道安全,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2010年,我国首次将全国围填海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体系,山东、浙江、广东等地发展海洋经济试点也已启动,充分标志着海洋经济已正式纳入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框架。2011年,国务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并批准舟山群岛设立新区,由此充分体现了,我国水陆统筹发展,倚陆向海的空间发展战略布局。2012年,区域经济布局将依然会由陆地向水域延伸,水陆统筹发展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

2.老少边穷地区将成为国家重点扶持地区

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支持老少变穷地区的发展也是“十二五”规划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2012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特别是在南疆地区、青藏高原东缘地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西边境山区、秦巴山-六盘山区以及中西部其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力度。支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和发展。推进三峡等库区后续发展。

3.国家级战略重点经济区有望继续增加

2009年,国务院以前所未有的高频率,将《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等12个区域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又接踵推出了海南国际旅游岛、重庆两江、长三角、青海等,甚至深圳、厦门、珠海经济特区扩容等都陆续获得批复。2011年又重点对沿海经济区进行了战略部署,先后批准了山东、浙江、河北沿海地区的海洋经济区发展规划。2012年,为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有一批规划陆续出台,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区规划》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正等待国务院批复。《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蒙陕甘宁能源金三角综合开发指导意见》等一系列规划也有望在2012年陆续出台。总之,这些规划布局从地区分布看,沿海地区继续占优势,同时也兼顾了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从而促使区域开发在空间上趋向协调,形成东中西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格局,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细化和深化。

4.产业转移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

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近期,为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工商总局提出了五项具体措施大力支持企业以整体迁移方式实现东部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有序转移等。此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连云港作为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并公布了《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国家将在财政和投资政策、土地政策、开放政策、金融政策等领域支持这一区域合作示范区的发展。由此可见,在国家各部门共同努力下,东中西产业转移与承接必然会加快进程,区域一体化也将会不断加深。

(二)区域发展环境分析

1.全球经济形势复杂,稳增长是我国发展主线

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受美、欧债务危机冲击,世界经济形势趋于复杂,加之美、德、法、俄等大国面临政府选举,各种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2012年将是全球经济和政治最为动荡的一年。欧、美、中作为三大经济集团和世界经济的三个支点,任何一个出现力不能支,都会带来灾难性结果。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必然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稳增长是发展主线。2011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明年经济社会发展,要突出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也就是说,2012年的宏观政策以稳定为主,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整体不变时,同时实施结构性优化,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2.出口形势不容乐观,边境经贸合作继续深化

2012年,欧美外需市场的情况不会有根本性好转,国内各种综合成本上涨的压力也将持续,我国外贸进出口形势将比较严峻。我国在外贸出口上将重点开拓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出口。

为扩大多边、双边经贸合作,依据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或关税优惠协定,2012年我国继续对原产于东盟各国、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韩国、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家的部分进口产品实施协定税率,其中产品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税率水平进一步降低。在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框架下,对原产于港澳地区且已制定原产地优惠标准的产品实施零关税。根据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部分产品实施包括零关税在内的协定税率。继续对原产于老挝、苏丹、也门等4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部分产品实施特惠税率。

3.四大板块总体格局稳定,区域协调进一步推进

经过多年的区域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四大板块”总体格局基本稳定,各区域比较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区域间协调性持续增强。东部地区,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步伐明显加快,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仍然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稳步推进,中部六省经济增速稳居“四大板块”前列;西部地区,优势能源资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渝、关中—天水、环北部湾经济区正成为西部地区三大“增长极”;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加快推进,逐步走向统一市场的东北板块经济竞争优势明显提升。“四轮驱动”共同发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出的“新引擎”正助推中国经济快速协调发展。

2011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指出,中国将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必然成为2012年工作重点,研究认为将主要表现在:一是将进一步加快推进产业承接转移,根据《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家会在中西部地区选择若干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地方设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必然会推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二是将推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区不断扩大一体化领域和范围,提升区域合作的水平,并将大力支持成渝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等中西部重点经济区结合贯彻国家战略规划,加快一体化发展进程。三是继续扩展和深化国际区域合作。2012年,我国将会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活动,深入开展与东南亚合作,同时也会扩大中国与中亚地区边境贸易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合作。

4.主体功能区有望加快部署落实

我国目前所处的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最明显、区域协调发展矛盾最突出的时期。加之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进程的要求,使区域发展战略的选择更为复杂。2011年6月,我国发布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对我国国土空间版图进行了重新勾勒,明确了未来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要目标和战略格局。主体功能区划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效率与公平”统一的现实选择。主体功能区划强调了“公平”和“效率”的两个基本点:一是通过优化和重点开发城市群地区,增强城市群地区的发展能力,提高我国整体发展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二是通过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使禁止和限制开发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缩小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距,实现公平发展。2012年,各省区市必将会围绕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进一步落实推进。因此,将会集中在两点:一方面,充分调动发达地区的积极性,进一步发挥其对欠发达地区的辐射、带动、示范和支持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体制倾斜力度,解决其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瓶颈。

参考文献:

[1] 聂华林,马红翰.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与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 赵西君,费洪平.“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规划实施的若干建议[J], 中国市场,2010.

[3] 陈耀.国家级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新格局[J].中国发展观察,2010,(3).

(编辑:何乐)

猜你喜欢
展望区域
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域“禁废”
分割区域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园林绿化植物应用现状与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分区域
基于严重区域的多PCC点暂降频次估计
“展望” ——阿伦德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