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琴 陈世华
摘要:本文首先对武汉城市交通问题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从行政伦理的角度分析了武汉城市交通问题面临的利益困境和人性困境,最后针对这一困境提出了解决之道,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建立综合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确保城市交通的顺畅和公平,促进城市交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交通;行政伦理
“大武汉、大拥堵”,这成了目前许多人对武汉的第一印象。和许多城市一样,武汉的城市交通问题近年来也越来越严重,除了日益严峻的交通堵塞之外,还有日益增长的交通事故、环境污染,以及公民权利、公平等伦理层面的问题。发展城市交通作为政府的行政职能之一,是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深入分析并解决城市交通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将对促进现代交通建设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武汉城市交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武汉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及人口的大幅增加,由此产生的城市交通问题也日益突出,交通问题又反过来成为了制约武汉发展的一大瓶颈,武汉的城市交通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拥堵现象严重,效率遭到破坏
目前,在武汉三镇最常见的现象就是堵车,堵车已从一种例外变成了常态。据交管部门统计,武汉大的堵车点已经从两年前的7处增加到现在的22处,特别是在节假日和上下班高峰,经常因为堵车造成交通瘫痪。本来发展现代交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人们提供方便,在有限的时间可以去做更多的事,从而提高我们整个社会的效率,交通的发展在最初也的确起到了这一作用,但是反观现在的武汉交通,效率不仅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反而是大量时间被浪费在了堵车的途中。
造成武汉城市道路拥堵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一是城市规划不合理,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二是大量工程同时开工建设,据统计目前武汉市有5000多处工程同时施工;三是公共交通系统不合理,没有形成立体化的交通网络;四是交通参与者文明程度欠佳,交通违章现象严重;五是汽车非正常高速增长,而停车位又太少,导致部分汽车占用公共道路。通过以上五个原因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政府有关部门在履行职能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2.交通事故频发,生命健康面临威胁
与其它交通事故相比,公路交通事故所发生的频率和造成的伤亡是最高的。我国每年因为公路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都超过了10万人,而且这一数据在近年来还有快速增长的趋势。武汉作为九省通衢之地,公路交通发达,但是发达的交通背后也隐藏着很高的事故率。武汉市在2011年前两个月就发生交通事故311起,伤亡人数接近400人1。按照这一速度推算,武汉市2011年的交通事故伤亡人数会达到2400人,当然这还只是一个保守估计。
在这频发的交通事故背后,是对人民的生命健康权的极大威胁,如何在发展交通的同时,又对交通进行必要的规制,以保证人民的生命健康,这也是我们政府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3.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从对环境的影响来看,主要是交通尾气和噪音所带来的强制性污染,日益恶化着人们的生存环境。目前,全国500多个城市中,99%以上大气质量达不到环境一级标准,武汉市也名列其中。而且随着汽车普及率的提高,以及目前武汉的交通拥堵状况,汽车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会越来越严重。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环境的破坏使得武汉近年来极端天气频现,从前几个月的大旱,到6月份得大涝,一场大雨使得武汉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江城”。我们在发展自身的同时,的确应该反省一下我们给大自然带来的破坏。武汉市致力于打造园林城市、致力于塑造“东方威尼斯”、致力于重建“千湖之城”,这些宏伟的规划的确不错,但是我们的政府是不是该反省一下,怎么样让这些响亮的口号付之于实践。
二、武汉城市交通的行政伦理困境
对于如何解决武汉市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问题,关键要科学考量并认清城市交通的属性。出行作为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决定了城市交通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的公共产品,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最低付费而平等享有这些产品的权利。由于城市交通的公共性,虽然城市交通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它的问题产生也由多方面因素决定,但必须依赖公共管理机构,即政府来调整和管理。而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伦理困扰,特别是政府部门的伦理责任。
1.利益困境
功利性与公共性、经济理性与价值理性对于政府来说一直是两难的选择,武汉市城市交通问题所反映的利益冲突也正体现出了武汉市政府对这两难所作的选择,而且明显前者的重要性超过了后者。以下通过几个实例来论证武汉市政府偏向于前者的选择。
追求政绩,好大喜功。众所周知,城市交通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等特点,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武汉市政府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城市建设问题,2007年武汉启动“大建设战役”。2008年,遍及武汉三镇的“路网革命”打响,5000多个工地同时开工2。机器轰鸣声中,武汉交通拥堵发生了质的改变。试想一下5000多个工地同时施工,其中主干道占道施工300多个,城市交通能不拥堵吗?
缺乏规划,仓促上马。这其中最具代表的是武汉市轻轨工程和街道口高架桥,由于规划不当,武汉市轻轨修在了“人烟稀少”地段,这一形象工程不仅没有为缓解武汉的交通拥堵出力,反而要靠纳税人的钱去支撑轻轨的运行,由于乘坐率极低,此轻轨每年都处于亏损状态。街道口高架桥被誉为“最牛高架桥”,原因在于计划一年半完工的高架桥竟然5年还没完工,不是由于资金问题,而是规划不当造成的施工难。
2.人性困境
武汉市城市交通问题凸显出人性的困境。以公益、人本位为主的公共交通变成以资产、车本位为主的“贵族交通”,城市交通中,居于大多数的弱势群体的交通权益被忽视甚至被践踏,出行作为公民基本的生存需要被挤压、扭曲。
有人这样说,“从一个城市所提供的公共交通就可以看出这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这一说话虽然不是很准确,但作为居民出行的最基本交通工具,公共交通的好坏还是应该能从一定层面反映这个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据了解,2011年武汉市城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20000元3,据此推算月平均收入为1666元,但是武汉的公交价格为2元每次,刷卡1.6元,按这样计算,每个居民每月花在公交上的钱至少为96元,接近工资的6%。另外,对比武汉和其它城市的公交价格,武汉的公交价格要明显高于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许多城市,而且武汉的工资水平要明显低于这些城市。通过这两方面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老百姓在武汉坐公交车的压力有多大,最基本的出行权都难以得到保障。而公交公司每年都向社会公布一份亏损报告,在此我们不得不心生疑问,政府每年大幅度的财政增长都用于何处?真正最需要政府投入的领域却被忽视了。
除了公交车出行难外,其它的比较经济的出行方式也面临着困难。自行车作为许多人省钱的出行方式,但是武汉市有关部门把许多本属于自行车的车道改为了机动车道,导致自行车无路可走。电动自行车应该还算比较环保的出行方式,但现在也面临着限行的境地,政府想的是如何减少事故、想的是如何减少麻烦,老百姓考虑的是如何便捷、如何经济。当这两种需求发生冲突的时候,政府不是通过宣传教育来规范电动车的出行,而是希望通过强制手段来解除后患。试问市民们以后出行该怎么办?
三、武汉城市交通伦理建设的对策
伦理立足于人类的基本价值诉求,可以为现代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伦理导向与支持,为决策部门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交通建设规划提供了依据。武汉市城市交通建设也可以从以下几点去完善。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在规划方面,既要考虑当前实际,又要关注长远需求,特别是对一些大型工程,要科学论证、统揽全局。正确处理好交通运输与资源环境、总体化需求与个性化需求等方面的关系,将各种交通方式衔接起来、优化城市交通结构,建立起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另外,要避免好大喜功思想,把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看成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树立超前意识,不要等到问题全部暴露才去解决,也不要指望一次解决所有的问题,个人认为5000个工程同时上马就是极不明智的做法,这是典型的以牺牲公众的权利来换取政府的政绩,让公众来为政府买单。
2.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开发与投入
在城市交通的构成中,公共交通在道路空间占用、城市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等方面具有其他交通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城市交通困扰,要提高城市交通资源的利用率,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就应采取有力措施鼓励和支持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从伦理学上讲,公交优先体现了社会公平性,为大多数人提供了便利与实惠。城市公共交通具有公益性,是一种拥挤性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公共交通应由政府买单。
政府作为广大人民利益的代表,首先要树立大众交通的观念,应该加大公共交通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管理和扶持,对公交企业进行政策性补贴,降低公交企业的成本,从而使其降低票价,以引导城市交通朝公共交通发展。其次,政府应积极引导城市居民特别是高收入人群的交通出行观念,鼓励小汽车交通向步行、公共交通转化,实现城市交通的大众、低耗、高效、快捷,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最后,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交通伦理精神,公共交通的规划建设应号召公民参与,代表公民的意愿,优先考虑交通弱势群体的出行及安全需要,完善不同城市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系统,开发智能公交、独立公交专用通道系统等,使城市公共交通更加人性化。
四、结语
城市交通问题是每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面对的一个难题,解读城市交通引发的伦理困境对这一难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政府作为城市交通的规划者和建设者,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建立综合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确保城市交通的顺畅和公平,促进城市交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礼.功利性与公共性的博弈:我国城市交通困扰的伦理焦点[J].中国软科学,2007(4).
[2]吴延芝.构建绿色人文大交通的伦理支点[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12).
[3]王建佳.现代交通的几点伦理思考[J].民主,2007(2).
[4]徐庆利,岳薇.行政伦理视阈下中国城市交通建设[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0(12).
(作者简介:刘雪琴(1986-),女,湖北恩施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宪法与行政法;陈世华(1985-),男,湖北恩施人,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府信息化及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