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们大多民办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实际问题工作而开展。过多强调解燃眉之急,狭隘地把就业指导理解为给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毕业生找工作、落实具体单位、追求高就业率,而忽视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引导,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才能让就业工作事半功倍。
关键字:就业;就业意识;就业观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做好民办大学的就业工作也是如此,需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调动其就业主动性,才能行之有效的做好就业工作。
首先我们要了解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因为我国的民办高等院校属于最后批次录取院校,因此,较公办高等学校学生而言,分数线普遍较低,学生综合素质也低于公办院校,甚至有部分学生是为了混张毕业文凭而选择上民办高校。归纳起来,民办高校学生大致有以下特点:
(一)懒惰,怕吃苦,厌学情绪较浓。
大多数作为独生子女的学生,在家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养尊处优的生活。对于学习,他们感到很辛苦,不愿意下工夫,没有刻苦钻研精神,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打瞌睡、说话,上课迟到、早退甚至逃课,从而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
(二)生活上攀比心理严重,花钱大手笔。
有些学生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花钱大手大脚。因此,学校周边的门店五花八门,商品琳琅满目。学生口袋中的钱成为最好赚的钱。吃饭天天下馆子,穿衣要穿名牌。同学之间相互攀比,钱花完了就以各种理由向家长要钱。而作为家长,也经常是“有求必应”,怕自己的孩子吃苦,从而不加限制地最大满足孩子的需求。
(三)思想上要求独立,而行为上却不能独立。
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我中心主义思想比较强,总是认为自己已经是个大人,在家不希望父母管,在学校不希望老师管。自尊心特别强,家长或老师一说,就会感觉“没面子”,从而与家长或老师对着干。但行为上,毕竟他们还没有具有完全约束自己行为的能力。打架、斗殴、沉迷于游戏、谈情说爱等违反校纪校规现象时有发生。
(四)个性突出,各有所长。
民办高校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相对落后于公办高校,但其张扬的个性和突出的专长却不亚于公办高校。他们个性十足,思维活跃。有些同学是场上的健儿,有些同学天生有一副好嗓音,有些同学能够随着翩翩起舞,还有的同学爱好文笔字画。他们不爱学习,但热衷于文体活动,每到文艺汇演时,这些同学总能别出心裁,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
其次要了解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的种种不良心态,这样才能针对性的引导他们就业根本意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的矛盾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实际的择业过程无法满足他们较高的期望值而内心矛盾重重;(2)缺乏自主性和独立意识的依赖心理,有些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消极依赖心理严重,受挫时怨天尤人,以致陷于焦虑、紧张、烦躁不安之中;(3)自卑导致的焦虑和失望心理,有些毕业生由于性格较内向,又没有突出的优势,因而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稍有失败就会情绪一落千丈,对就业悲观失望;(4)缺少主见随大流的盲从心理,有些毕业生对自身能力和社会需求缺乏清醒的认识,缺少自我选择和独立决断的能力,极易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5)求闲怕苦、急功近利的名利心理。有些毕业生受市场经济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思潮的负面影响,过于看重物质条件,过于注重享受。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要如何做好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呢?
一、从简单的暂时求职到自我认识的形成
在就业指导与就业咨询中,究竟把哪个因素放在第一位,是就业信息的介绍、面试技巧的训练,还是帮助学生先认识自我。对此问题许多民办高校往往偏重于前两项,忽视了认识自我这个过程。认识自我是指个体对职业与自身关系的认识。如何以个人发展为着眼点,把自我和职业融为一体,既让职业使个体得到发展,同时又能使个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无良好的自我认识,是一个人健康择业的基础和核心。拥有良好的自我认识就可以在选择职业中,选择那些符合自己的价值观需要,与自己的个性品质及能力相适应的工作,在工作中更有效地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然而在我国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中,较为多数的人存在着功利心理。这种盲目追求时尚,满足个人一时的物质欲望的选择是一种非理性的选择。倘如与自己个性不合适,就有可能在从业之后产生心理适应不良的问题。有些人由于不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将会产生极度的自卑和失落感,以致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在大学生的择业指导中,我们首先应当进行自我认识的指导,帮助大学生认清自己的特点,认清自身的价值需要。第一,开展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使每个人都能对自己的特质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第二,不断地提供社会发展状况及各种职业的发展状况资料,提供各种职业的特点及其对人才需要状况的资料,使大学生对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第三,在上述基础上,协助他们不断个人在职业实践中的职业认知与职业经验,形成较成熟正确的职业自我认识。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职业自我认识非常重要,这是大学生职业选择与职业发展的基础。
二、从求职技能训练到职业素质的培养
我国当前的就业指导是滞后于社会发展的。在推进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一现实状况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原有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大学生在择业期间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仅仅用现行的就业指导模式是很难得到解决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
就业指导应该在承认每个人的才能有差别的前提下,在职业指导的教育过程中发现并发掘个人的潜能,使大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去发展及表现自己的才能。大学生职业潜能的开发主要针对人格潜能的开发。未来学家预测,二十一世纪将属于能承受社会变化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人格健全者。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职业生涯问题,高等教育培养的大学生不仅要德智体全面发展,而且要具备优良的人格素质。
高校的就业指导,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教育,就业指导的目标就是培养职业人。职业人应具有以下特征:(1)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即能勤奋工作、业务熟练,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公平公正。(2)职业精神和成熟的职业心态,即乐观、向上、自信,勇于开拓、创新,有职业责任感,能较好地把工作热情和务实作风相结合。(3)与岗位相适应的现代职业能力,即善于与他人沟通,能知晓并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自律,善于推销自我和人际交往,懂得换位思维和赞扬他人,善于收集信息,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不断提升自己,并能把所受的教育培训和职业经验恰如其分地发挥在职业过程中。(4)具备现代职业素质,能够进行自我开发。自我开发的前提则是具备现代职业素质,也就是说就业指导所培养的人是具备做人做事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
三、从暂时性的职业选择指导转向整个职业生涯规划
人的特性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环境的变化而会发生变化的,特别是人的生命历程中还有其它因素对个人职业选择发生影响。特别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在这种情况下,职业的谋生职能在逐步弱化,全面提高生活质量,强调个性展示、个人才能发挥,实现人生价值已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
职业选择不是限于短期的事情,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过程。职业选择并不是不可逆的,是可以改变的,个体最后决策是基于自己喜爱的职业与可获得的机会之间的最佳结合。人的职业选择受到现实因素、教育因素、人格因素、价值因素等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引导大学生在个性化生活中学会设计人生,统筹协调工作和家庭的关系,扮演好人生中的各种角色,积极应对人生中遇到的各种危机和挑战。
最后,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该加强就业意识引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启发学生用科学的手段更好地认识自我,化解不良情绪,以健康的心态迎接就业挑战,减少就业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1]顾雪英.大学生就业指导[J].教育与职业,2005(03).
[2]汪翠琴,寇国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
[3]武卫红.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1).
[4]熊英.当代大学生不良择业心态分析及引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1).
[5]卢红梅,李传刚.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归因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作者简介:陈静,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