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东西部实行差别性货币政策的思考

2012-04-29 00:44垄晓莹杨小勇
教学与研究 2012年7期
关键词:货币政策

垄晓莹 杨小勇

[关键词]我国东西部;差别性;货币政策

[摘要]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同样的货币政策在我国西部地区的效果比东部地区差。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对我国东西部应实行西部比东部宽松的差别性货币政策。实行差别性货币政策既具有可行性,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增强差别性货币政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因实行差别性货币政策有可能带来的新问题,必须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7-0014-06

自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家建立了日趋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货币政策已成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与财政政策不同,货币政策在我国一直被当做只调节总量不调节结构的手段来运用,即在全国一直是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然而,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同样的货币政策的效果在我国东西部存在很大差异。对此,本文试图提出对我国东西部实行差别性货币政策的构想,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对我国东西部实行差别性

货币政策的依据

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由此决定我国同样的货币政策在东西部的效果存在着很大差异。本文运用的数据对这种差异做进一步论述。为了分析的方便,本文以名义利息率的变化代表货币政策的变化,即以名义利息率提高代表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名义利息率下降代表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以名义GDP环比增长率朝着货币政策调控方向变化的利息率弹性系数绝对值的大小代表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由于我国在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此后,货币政策传导就逐渐通过市场渠道来实现,因此本文运用有关统计数据整理出1992年至2009年中央银行月平均利率、东西部名义GDP、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等数据:

按照以上设定,我国从1992年至2009年的货币政策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阶段,年度月平均名义利息率由1992年的7.56%提高至1995年的10.98%;第二阶段是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的阶段,年度月平均名义利息率由1995年的10.98%下降至2003年的11.98%;第三阶段是重新采取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的阶段,年度月平均名义利息率由2003年的1.98 9/6提高至2007年的4.14%;第四阶段是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采取积极的货币政策的阶段,年度月平均名义利息率由2007年的4.14%下降至2009年的2.25%。我国东西部在这四个阶段的货币政策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如果不考虑货币政策的时滞性,那么当年度月平均名义利息率由1993年的9.3975%提高至1995年的10.98%时,东部地区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由1993年的33.96%下降至1995年的27.4%,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阶段性利率弹性为1.15;西部地区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由1993年的27.41%下降至1995年的25.1%,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阶段性利率弹性为0.5。

当年度月平均名义利息率由1995年的10.98%下降至2003年的1.98%时,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名义GDP环比增长率都经历了先降后升的过程。东部地区先由1995年的27.496下降至1998年的7.39%,然后由1998年的7.399/%上升至2003年的15.72%;西部地区先由1995年的25.1%下降至1998年的7.34%,然后由1998年的7.34%上升至2003年的14.37%。之所以我国东西部从1995年到1998年名义GDP环比增长率都没有按照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上升,而是继续下降,是因为货币政策存在时滞性,即当期的货币政策效果不能在当期全部发挥出来,而前期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继续发挥紧缩性作用。同时,在这一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正遇上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国内一系列改革等因素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但是,在这一货币政策时间段中,从1998年至2003年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变化方向与货币政策调控方向是一致的,东部地区1998年至2003年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阶段性利率弹性为1.86;西部地区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阶段性利率弹性为1.58。

当年度月平均名义利息率由2003年的1.98%提高至2007年的4.14%时,东部地区名义GDP环比增长率先由2003年的15.72%提高至2004年的20.27%,然后下降至2006年的16.56%,再提高至2007年的19.79%;西部地区名义GDP环比增长率先由2003年的14.37%提高至2004年的20.71%,然后下降至2006年的18.37%,再提高至2007年的21.9%。东西部的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变化方向与货币政策调控方向一致的阶段是2004年至2006年,这三年东部地区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阶段性利率弹性为0.75,西部地区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阶段性利率弹性为0.46。

当年度月平均名义利息率由2007年的4.14%下降至2009年的2.25%时,由于货币政策的时滞性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东西部的名义GDP环比增长率都趋向下降,其变化方向没能做出与货币政策调控方向一致的反应。

第二,当货币政策进行方向性调整时,名义GDP环比增长率做出与货币政策调控方向一致的反应在时间上大体滞后3年,所以下面按照3年的时滞来考察货币政策在东西部的效果,即假定第一年年度月平均名义利息率是第四年名义GDP环比增长率变化的原因。那么,当年度月平均名义利息率由1992年的7.56%提高至1995年的10.98%时,引起东部地区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由1995年的27.4%下降至1998年的7.39%,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阶段性利率弹性为1.61;西部地区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由1995年的25.1%下降至1998年的7.34%,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阶段性利率弹性为1.56。

当年度月平均名义利息率由1995年的10.98%下降至2003年的1.98%时,东部地区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由1998年的7.39%上升至2006年的16.56%,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阶段性利率弹性为1.51;西部地区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由1998年的7.34%上升至2006年的18.37%,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阶段性利率弹性为1.83。

当年度月平均名义利息率由2003年的1.98%提高至2007年的4.14%时,东部地区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由2005年的18.81%下降至2009年的9.33%,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阶段性利率弹性为0.46;西部地区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由2005年的19.17%下降至2009年的10.8%,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阶段性利率弹性为0.4。(数据所限,将这一阶段货币政策时滞设定为2年)

上述分析说明,如果不考虑货币政策效果的时滞性,我国西部地区在货币政策各阶段名义GDP环比增长率的阶段性利率弹性都比东部地区小;如果考虑货币政策效果的时滞性,除了1998年至2003年GDP环比增长率对1995年至2003年利率变化的时滞性利率弹性是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外,其他各阶段的GDP环比增长率的时滞性利率弹性都是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小。这些情况说明:不管是否考虑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时滞性,我国货币政策在西部地区的效果都比东部地区差。

我国区域经济本来就发展不平衡,存在东西差距,现在加上我国同样的货币政策效果在东部地区好而在西部地区差的情况,如果一直在全国实行一刀切的统一的货币政策,会使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越来越大。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设想未来社会主义资源配置模式时,特别强调平衡布置生产力的作用,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会导致社会冲突和矛盾的增加,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则是资本主义经济不平衡发展的空间形式,社会主义国家应当而且可以有计划地配置生产力,逐步消灭地区差别。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虽然不一定通过计划直接配置生产力来实现,但可以通过一定的制度和政策的安排来实现,其中货币政策的安排在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问题上应该有所作为,一个较好的办法是对我国东西部实行差别性的货币政策。

二、对我国东西部实行差别性货币

政策的基本构想及现实意义

为了发挥货币政策在缩小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上的作用,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除公开市场业务全国统一外,其他工具的运用应实行按区域差异化,即在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确定了我国总体的货币政策及对应的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水平之后,按照中部比东部宽松,西部比中部宽松的原则分别确定东部、中部和西部的货币政策工具水平。

——再贴现率。按照总体的货币政策及对应的再贴现率水平以及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低若干百分点、西部地区比中部地区低若干百分点的级差,测算出东、中、西各区域的再贴现率水平,以此作为我国特定时期东、中、西各区域执行的再贴现率水平。

——存款准备金率。按照总体的货币政策及对应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以及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低若干百分点、西部地区比中部地区低若干百分点的级差,测算出东、中、西各区域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以此作为我国特定时期东、中、西各区域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水平。

——存贷款利率。在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尚未市场化之前,按照总体的货币政策及对应的存贷款利率水平以及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低若干百分点、西部地区比中部地区低若干百分点的级差,测算出东、中、西各区域的存贷款利率水平,以此作为我国特定时期东、中、西各区域实行的存贷款利率水平。

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在东中西部的级差根据特定时期宏观经济形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来确定。

对我国东、中、西部实行差别性的货币政策,在技术上是很容易操作的。可能的风险是一些投机者利用差别性货币政策套取利差,破坏金融秩序。

在我国,再贴现率的变化在操作上只涉及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两大行为主体,在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占商业银行绝对主体地位的条件下,国家要求国有商业银行严格贯彻国家货币政策意图是水到渠成的事,而且再贴现率高低由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只需根据经济发展需要对各商业银行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分行使用不同的再贴现率即可。在监管上只需确保中国人民银行在东、中、西部三种不同再贴现率水平下向各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比例分别与各商业银行实际投放在东、中、西部微观经济主体的贷款的比例一致即可。由于再贴现率的变化值直接涉及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两大主体的利益变化和行为变化,只要商业银行不再对我国东、中、西部实行差别性再贴现政策情况下产生套利行为,就不会出现金融秩序问题和金融风险问题。

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化在操作上也只涉及中国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两大行为主体,对我国东、中、西部实行差别性的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只会影响各商业银行在东、中、西部分行的资产业务的规模和相应的利益,各商业银行在全国整体上的资产业务的规模和利益不会因为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区域差异而产生太大改变。因而对我国东、中、西部实行差别性存款准备金率政策也不会出现金融秩序问题和金融风险问题。

存贷款利率的变化在操作上涉及商业银行和几乎所有微观经济主体,会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和几乎所有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和行为,对我国东、中、西部实行差别性存贷款利率政策有可能产生金融秩序问题和金融风险问题。比如一些微观经济主体以西部投资者的身份获取享受西部地区待遇的低利率贷款后,将贷款转移到东部地区投资,或转让给东部地区投资者以套取利差,从而引发金融秩序问题和金融风险问题。这是实行区域差别性货币政策有可能产生问题的症结所在,但只要完善和加强相关立法和执法,严格商业银行对投资者的身份鉴别、信用评估和贷款去向的监管,该问题是可以避免的。

实行差别性货币政策对贯彻科学发展观,顺利实现西部大开发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对西部实行更为宽松的差别性货币政策,可拓宽西部开发资金供给渠道,缓解资金供需矛盾。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主要依赖于中央财政和银行信贷资金投入,但通过银行部门间接融资的量在融资条件对等而投资回报很低的情况下,与东部地区相比则明显不足,且流失严重。直接融资量由于资金市场不发达则更是微乎其微。据测算,西部地区近年来获取的银行信贷资金量不足全国的20%。今后,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开发的支持,但仍难以满足西部开发中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优势资源开发项目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所需的大量资金,资金供需缺口仍将很大。要解决西部开发中资金供需矛盾,就必须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导资金流向西部地区。

第二,对西部实行更为宽松的差别性货币政策,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善资金循环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要求。当前,西部地区基本上仍沿袭传统的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资源浪费严重,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资金的内生机能差,资金运行处于高投入一低效益一低积累一低产出的低水平循环状态。对西部实行更为宽松的差别性货币政策,不仅可以扩大资金投人,增加输血量,而且可以通过金融资金运用中内在的成本效益约束机制和资金价格调节导向功能作用的发挥,有效地培植优势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第三,对西部实行更为宽松的差别性货币政策,有利于改善西部投资环境,实现物力、财力、人力、技术、信息等资源的充分合理配置,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不仅能改善西部地区投资环境,增强投资吸引力,引导国内外投资流入这一地区,而且可以通过资金的流入带动人才、技术、信息等相关资源的流入,并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得到充分、合理的配置。

第四,对西部实行更为宽松的差别性货币政策,有利于加快西部优势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有利于防范和化解地区性金融风险,增强金融业发展后劲,实现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提高金融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支持能力。

三、对我国东西部实行差别性货币

政策的配套措施及政策建议

1.提高中央银行定量分析技术水平。

实施东西部差别性货币政策,要求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化定量水平必须与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确定的我国总体货币政策保持协同。为此,中央银行必须提高定量分析技术水平,以加强决策的前瞻性、计划性和预测性。要提高对经济形势的预测能力,对经济形势的把握除了要加强对我国宏观经济整体的周期性波动的预测,还要将这种预测分解到我国东、中、西部;要加强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间和操作目标、传导机制、政策工具的定量研究,使货币政策在东、中、西部的差异与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相吻合,以提高运用差别性货币政策的合理性;要加强货币政策时滞、货币政策作用效果和反馈机制的研究,以便对差别性货币政策进行适时调整,以适应东、中、西部经济形势的变化。

2.建立科学的适应差别性货币政策需要的货币政策监测体系。

为了确保定量分析的科学性,必须获取有关真实数据,为此,必须建立货币政策监测体系。除了要建立全国总体的货币政策监测体系,还要建立东、中、西部区域性货币政策监测体系。由于我国东西部货币政策效果的差异,主要是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决定的货币需求构成的差异造成的,所以有必要将我国总体的货币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以及东、中、西部的货币总需求、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纳入货币政策监测体系,为此必须构建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并在相关的统计部门增设相应的统计业务。

3.加快适应差别性货币政策需要的金融体系的建设。

要发挥差别性货币政策的效果,必须建立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包括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内的金融体系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对于间接型货币政策工具而言,商业化经营的金融机构和结构完善、种类齐全的金融市场是必要的前提。当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国的金融市场离一个发达市场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货币市场落后,市场主体较少、各个子市场之间缺乏联动机制、利率决定不合理等问题都是我国当前金融市场的严重缺陷。而东、中、西部差别性货币政策的运用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货币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快推进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在东、中、西部的布局要适应东、中西部差别性货币政策的要求。

4.完善适应差别性货币政策需要的金融监管体系。

为防止一些人利用东西部差别性货币政策进行套取利差的行为,保持良好的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就必须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强化金融监管力度。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加强银行监管中的立法和执法,严惩利用东西部差别性货币政策进行套利的行为。第二,在充分预测分析东、中、西部地区金融风险类型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将各类风险进行量化处理和分析,形成完整的、有针对性的并便于测度和实施监控的金融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并制定切实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第三,建立现代化的金融风险监测系统和预警系统,并设立东、中、西部地区风险监测、预警中心,以保证区域内风险数据信息的及时收集、测度和监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杨小勇,董弋,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东西部差异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21).

猜你喜欢
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宏观审慎框架下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
正常的货币政策是令人羡慕的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走势的“量”与“价”
研判当前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
中国货币政策转型的四个维度
“猪通胀”下的货币政策难题
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思考
外汇储备对最优货币政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