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宗志
高考复习时笔者发现,几本厚厚的地理笔记本中充斥着冗杂。不仅是知识点的重复出现,更是地理思想的相互包含。于是脑中出现一个问号——地理的学习,究竟到何种程度才既不浪费时间,又可以取得较好成绩?学好地理,绝不是高三一年甚至半个学期可以做到的。从高二开始规划,把握三点地理的精神,一定能学好地理。
1.在静止中看运动
高二是开始大量灌输知识的时间,这一时段的复习会从自然地理开始。其中的地球公自转、时间日期等是高中地理中最难的部分,不过不用担心,看看几年考题,这方面题设实在不多。地球运动方面的学习是从立体几何思维的建立开始,一切运动变化都被抽象成概念上的静止。运动,是第一个地理精神。
所有试卷都以二维形式出现,于是考题中尽量规避复杂的立体问题(如2011年地球时间考题采用文字叙述的形式)。这时需要建立简单的空间思维,如对球的基本概念,让大脑习惯组织形成空间图形。平时多看地图,想象立体构成,行政图想象成地形图或者是地球仪都是不错的方法,最后形成宏观地球。不过这跟“运动”有什么关系?一来这是一种训练,在大脑形成清晰的宏观地球前,这样的训练都是有意义的。二来这跟某些问题直接挂钩,比如最短航程选取问题,线速度随海拔变化问题。和空间思维并列的是理解运用部分,主要有地转偏向力、三圈环流、洋流、气候分布、地壳构成。从这些可以看出运动是基本的精神,它们以理解学习为主。
2.深层次反复思考
高二过了一段时间后,开始区域地理的学习。它把地球按地域或行政划分为几个版块,几个版块独立学习,最后组合成微观地球。它涉及了微观的知识,如小区域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外在表现。同时这是地理大题的通常形式的载体(2011东北亚,2012东北亚、南美)。反复,是第二个地理精神。听到“反复”,很多人会一阵冷颤。其实地理的记忆远不如历史、政治繁琐,它更多的是有理有据的推导。如作物类型跟气候相关、洋流的形成跟风带相关,而这些是必要的理解反复,反复的意义在于能快速反应出题设和考点。平时自己要习惯用已学知识来判断生活问题,需要“深层次反复”,顾名思义,这种反复不是拿着书读背的机械反复,是在思考中令知识融会贯通的方式。如提到岛屿,应该反应出它的类型、迎背风坡方向、经济作物。这样虽然枯燥,但是能调动深层次的思考,挖掘渐忘的知识。
中国地理包含在区域地理内,中国的分区同样细致,包括省区资源、铁路线、旅游资源。随后的国土整治包含荒漠化、水土流失、河流整治、海岛开发。它的学习意义在于抽样精钻,这是对任一区域任一问题解决方法的理性总结。
高三人文地理部分城市、旅游、文化都是需要平时看书理解的,它们的学习以记忆为主。
3.相干记忆与不相干记忆
贯穿高中始终的一种思想是格物致知。它不是简单的研究原理,地理里,它有因推果、果推因两种形式,这可以帮助记忆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相干记忆即传统记忆。不相干记忆即探究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用自己感兴趣的方法去记忆。板块运动里,如果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分分不清,可以记住些具体的事例。如可以记地中海在缩小、红海在变大,可以推导出亚非板块、印非板块的运动情况。冰岛地热能举世闻名,可以推导美亚板块运动情况。原因推现象方面:洋流形成、气候形成都是典型。2012考题判断厄加勒斯暖流成因,涉及风带知识,用补偿流知识验证便可确定答案。如利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判断海陆风,白天人们在沙滩面朝大海享受来自海洋的风,就可以记住白天海风晚上陆风。北亚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可以简称为“毕叶勒”,谐音“毕业了”,这些都是不相干记忆的举例。
这些地理的精神正是自信、沉着、坚毅的外在表现。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空间,人类用他的意识给地球规定了经纬。学习地理,正是体会对自然的尊重的精神,了解认识它、保护开发它,才是一切学习的用途。学习地理本身,包含着一种朴素的经纬精神。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一中学高2012级8班(40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