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城乡社区建设和服务是创新社会管理的突破口

2012-04-29 00:44:03张永军李文杰
北方经济 2012年7期
关键词:社区服务城乡社区

张永军 李文杰

编者按:

社区是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是群众生活的家园,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在城乡基层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社区承担的社会服务和管理任务更加繁重,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功能更加突出。针对如何加强和创新我区社区管理和服务,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课题组赴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开展调研,其中四省市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规划先行,是强化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先导

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引导城乡社区建设。三省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建设,先后出台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实施意见》、《江苏省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城乡社区建设的意见》、《浙江省城市社区建设指导纲要》等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今后城乡社区建设的目标,以及完善城乡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创新城乡社区的体制机制、加强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和提高城乡社区工作者专业化水平等措施。各部门和县区也先后出台了配套性文件,为全面开展社区建设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证。同时,加强规划的监督和考核,政府每年将和谐社区建设相关事项列为重点工作和为民办实事项目,定期进行督促检查,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目标的落实。并制定科学统一的考核评价机制,2008年江苏省在制定《江苏省示范社区评估标准》和《江苏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标准》的基础上,探索将标准体系引入社会建设领域,制定了《江苏省城乡和谐社区建设评价总则》,分为7大类30项80个指标,涵盖社区党建、教育、卫生、环境、就业、公共服务等多项内容,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的社区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和谐社区建设水平。

因此,我区应根据新阶段的发展要求,按照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尽快制定城乡和谐社区发展规划,明确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的方向和主要内容,为建设和谐家园提供指导。

二、完善服务功能,是加强和创新社区建设的核心

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创新以民生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模式,是今后社区建设的重要方向。三省市均在社区服务上抓创新,江苏落实社区救助、就业、卫生、养老、计生、文化、教育、体育和安全等9个功能。上海突出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确立了文化艺术、体育健身、社区教育、科普宣传、法律咨询、信息传输、娱乐休闲等公益性多功能服务。同时,还通过与航运中心、NPC(社会组织发展中心)等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合作,建立浦东新区市民中心,为市民提供读书、看报、政策解读等服务,方便与市民的沟通和联系。浙江除完善上述功能外,重点推进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增强社区照料功能,预计到2012年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全覆盖,能够逐步建立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服务方式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

因此,我区要在增加社区硬件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打造为民综合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覆盖到社区,积极组织社区成员开展志愿互助服务,大力发展商业性便民利民服务,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满足居民多样化生活需求。此外,要进一步增强社会矛盾调解功能,把社区作为社会矛盾调节的前沿,提高社会管理的源头治理。

三、建立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是开展社区建设的重要财力支撑

建立良好的社区建设投入机制,是实现社区建设的重要保障。从三省市目前社区建设的投入看,拓宽资金来源,逐年增加财政投入。江苏2007年制定了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从2011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投入1亿元引导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城乡社区建设成绩突出的地方给予奖励。上海积极推进“安全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的防范能力和安全水平。浙江一些社区投入近100万元,实施“一社一品”惠民工程,根据地域特点,提高对居民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打造品牌社区。同时,拓宽资金来源,加大福利彩票、体育彩票公益金对社区福利和文体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将城乡社区的工作经费和人员报酬补助、服务设施和社区信息化建设等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确定逐年增加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

因此,要想搞好我区的和谐社区建设,除建立正常的财政投入机制外,还应引入民间资本,利用社会力量,发展社区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城乡社区建设多元化投入格局。

四、创新体制和机制,是增强社区发展活力的重要源泉

加强社区建设和管理,必须深化改革,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从三省市社区的管理看,一是均建立了社区公共服务事项“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管理机制。凡属于基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一律不得转嫁给社区;凡依法应当由社区协助的事项,要为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凡委托社区办理的有关服务事项,要实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二是全面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新型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按照“精街道、强社区”的要求,将人、才、物等直接下沉到社区,优化公共资源在城乡社区的配置。剥离社区居(村)委会行政事务,使其集中精力组织居民自治。城市社区管理服务站和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是在社区层面设立的综合服务平台,在社区党组织、居(村)委会统一领导和管理下,按照专干不单干、分工不分家的原则,积极承接公共服务和公益服务等事项。三是深化社区共驻共建共享机制。推行“社区兼职委员制”,由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兼任社区党组织委员,构建区域化党建格局。建立城乡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村)委会、驻区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资源共享、社区共建事项。积极推进驻区单位将文化、教育、体育等活动设施向居民开放,推动社区服务性、公益性资源共建共享。并将驻地单位履行共驻共享建设义务纳入考核内容。

因此,我区只有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和机制,才能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居民群众有序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平台,才能是真正让社区成为社会管理的基本单元。

五、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是加快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

随着社区的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保障等功能的增多,相应对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刻不容缓。从三省市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看,分别从加强社区工作力量配备、创新社区用人机制、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办法。江苏省要求城乡社区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城市社区5-9人,农村社区3-7人。同时,针对社区服务所需专业,积极推进一些学院转变学科设置,如,中山学院设置了家政服务业专业。为保障社区工作人员能够留住,不断提高工资待遇水平。江苏省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参照事业单位平均水平进行确定。苏州市明确提出社区工作者年收入不低于本年度职工工资平均水平。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社区工作,浙江省通过全国社会工作师资格考试,进行录用工作人员。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到村(社区)任职高校毕业生选聘管理和培养使用工作的意见》,切实发挥高校毕业生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作用。上海闵行区组织实施了村(居民区)储备人才3年计划,积极探索储备人才的自治管理机制。

因此,我区应加强社区各类人才建设,应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复转军人等优秀人才到社区担任专职工作人员。依托我区党校和高校,加大对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力度。鼓励我区大中院校设立相应的社区服务专业,把社区作为院校的实训基地,加强与社区服务的对接。建立完善的社区人才使用机制,加大从优秀社区党组织、居(村、嘎查)委员会成员和社区专职工作者中,考录公务员和选任街道(乡镇)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力度,最终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研究中心)

猜你喜欢
社区服务城乡社区
建设“家门口”服务体系 “绣”出高品质社区服务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1:02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有哪些看点?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0:50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中国民政(2022年3期)2022-08-31 09:30:48
社区大作战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08
打通社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当代陕西(2019年16期)2019-09-25 07:28:38
城乡涌动创业潮
红土地(2018年12期)2018-04-29 09:16:34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中国卫生(2015年5期)2015-11-08 12: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