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
摘要:电视同期声是记者在摄制中同步记录的声音,是电视声画并茂的特点之一,也是重要的听觉元素。与视觉元素互为融合充分发挥了电视传播的功能。在电视拍摄过程中,同期声能表达人物的感受和观点,可以烘托整条新闻的主题,起到渲染现场氛围的作用,同期声的恰当使用能感染观众,使观众在看后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电视同期声对提高电视节目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视同期声;真实性;感染力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7-0115-01
所谓电视同期声,是指在同一时空里,记者在采录视频信息的同时所记录的音频信息,通常包括现场人物采访和环境背景音响,这样的音效比较真实、更有现场感。电视新闻的优势在于声画合一,用好同期声,可以弥补电视画面的不足,提高观众的收看兴趣,为电视新闻增色。
一、电视同期声恰当运用的益处
电视同期声的恰当运用,可以使电视新闻主题更加突出,内容更加详实,让新闻变得更好看,更加吸引观众。电视同期声是在拍摄画面时,同时记录与整条新闻有关的人或环境的声音,它生动直观,具有真实性,可以使被采访者直接面向观众陈述他的观点和感受,让观众能切实感受到当时的情形,使整个新闻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另外,同期声的采用还可以大大增强节目报道的真实性。与其他媒体相比较,电视的优越性就在于它“声画兼备”,更能贴近现实社会生活。然而,在一些电视新闻报道中,同期声有时会被播音语言所代替,如在每年召开的“两会”中,观众可以看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风采,却没有他们的同期声语言,观众看不到听不到代表和委员的同期声,会觉得报道不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利于新闻信息的有效传递。如果能在“两会”报道中合理运用代表委员发言时的同期声,让他们直接对着镜头抒发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就能够让新闻更有穿透力,更有表现力,通过对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采访,深入了解他们所关心的社会方方面面的问题和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话题,这样“两会”报道才会显得丰满,有生命力。
二、电视同期声运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同期声运用简洁明了,切勿画蛇添足、离题千里。如果新闻中同期声长篇大论、缺乏重点,观众不知所云,并感到厌烦。比如:以“产业集聚区蓬勃发展为题”的新闻。如果记者不事先策划,凡有关的领导都让他说上几句,结果录下了一大堆内容大同小异的声音,不仅没有将片子做“活“,反而显得重复多余。因此,使用同期声必须简练,要紧紧围绕节目主题之所需进行取舍,以期收到最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要注意保留场景背景音。恰当的背景音能深化主题,突出宣传效果,再加上画面、解说、字幕等要素相互融合,更能体现出电视声画并茂的优势。然而有些电视新闻报道文艺节目时没有了音乐声,只有单一的画面,就好像车间里没有了机器的轰鸣声,领导的走访鸦雀无声。这样新闻节目现场气氛就大打折扣,电视新闻的声画并就无从谈起。
3.采访同期声避免采访对象刻板答疑。采访同期声尽量避免出现采访对象“背书”、“念书”。有时采访对象为了让自己的采访更为出色,会事先准备好材料,或边看边说,或把内容背出来。这样的同期声不仅让观众听着别扭,看着采访对面的表情也会很不舒服。
4.注意同期声的信息量。电视同期声画面构图必须符合观众的欣赏习惯,现场采访不可自始至终用固定的特写镜头,应将特写不时拉开一点,让记者与被采访者和现场环境者进入电视画面,使新闻更具真实感和现场感,同时又不像发表电视讲话,观众在收看时视觉范围会更加拓展,从而达到电视同期声报道的最佳效果。
5.注重和被采访者的交流。在一篇新闻报道中,同期声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是如何使同期声在新闻中更出彩,这就需要记者要与被采访者做好交流沟通,让采访者感觉记者像自己的朋友一样,这样才能实现心与心的交流与真正对话。
6.画面后期编辑是用好同期声的关键。在较长的同期声讲话段落或接点处,插入与讲话内容相关的图象,图片或资料镜头,以丰富讲话内容,拓展信息量,将同期声作画外音处理。同期声作主题地位,画面起补充说明,使观众通过视听,更加确切地理解内容,加深印象,弥补同期声时间太长显得单调的缺陷,吸引观众。
总之,电视同期声的运用是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恰当的运用电视同期声,可以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观点,突出新闻作品的主题,有利于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满足观众的视听感受,在电视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