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起来
扇面是传统绘画独特的形式之一,它具有最为普遍的实用性,并以其小巧、工致、宜于观赏为人们所喜爱。画扇面的构图与画立轴、手卷有很大的不同,因其形状的规定,需要画家因材就势,别立巧趣。扇面上的绘画题材、风格特色既需要与它的功能性相协调,又要照顾到它的材料、质地,取得一致的效果,因此,画好扇面也绝非是件容易的事。然而明清画家留下许多精美的扇面作品,却给予人们以丰厚的艺术美的享受。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原委员孙大光同志(安徽寿县人)捐赠给家乡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明清名人书画作品154件中,扇面多达61幅。这里选介明代部分山水扇面,供鉴赏。
文徵明《江上弄笛图》扇(图1)
此图为金笺本,墨画,描绘的是江南初秋景色。近景是干曲古木与平坡立石,约占画面一半,多姿悦目。树石浓墨粗笔,与淡墨抹出的远山相映成趣。宽广平静的江面泊有一扁舟,老者端坐船尾,横笛信吹,神态显露,似有笛声袅袅飘荡。全图笔法放纵,墨色厚润,其格调与其他一般的细密之作迥然不同。
《月洲图》扇(图2)
文徵明的山水画有细密与粗率两种,其中又有设色和水墨之分。金笺本《月洲图》为浅设色水墨画,笔细色淡,平静的江面,淡淡的远山,明月当空,船头长者仰望,上下呼应,宁静而致远。构图造境平稳疏秀,用笔设色清淡柔和,与《江上弄笛图》相比另有一番情趣。以上两扇面都钤有篆书白文“大光”小方印章,下面介绍的10幅扇面有的钤篆书朱文“正大光明”长方印,两方印章都是孙大光收藏章。
文徵明(1470-1559年),原名璧,字徵明,号衡山居士,江苏吴县人。工诗文,尤善书画,绘画方面的“吴派”二大家(沈周、文徵明)之一。山水遍学赵孟頫、吴镇、王蒙诸人而自成一家。文学方面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杰”。他整整活了九十岁,一生作品数量多、流传广,晚年名望极高。
文伯仁《云山深处图》扇(图3)
金笺本墨画《云山深处图》,云山烟树,景色奇幻。山峰突起,浓墨点画,云烟回绕,漂浮翻动,远峰以淡墨轻染,树叶以横点绘出,加之山腰深处半隐半现的丛林,颇有北宋画家米芾之笔意。
文伯仁(1502-1575年),字德承,号五峰山人,江苏苏州人,文徵明侄。工山水,“宗王蒙、学‘三赵(赵令穰、赵伯驹、赵孟頫)而不失家法”。作画多以细密见长,“笔力清劲,布景奇兀,时以巧思发之”。善画人物也能诗,是文家子孙辈画家中有着较高成就的一位。
陈焕《携琴观山图》扇(图4)
金笺本设色《携琴观山图》所展现的是诱人的山林景色。中间危岩平台苍松独立,左上石缝扎根三棵佳树,清泉层叠。右边柏干虬曲劲健,生机盎然。树下携琴者低头默然疾行,看样子他是观景之心急切。平台上一人双袖合拢,闲情逸致,另一人拖杖回首张望,似在等候友人。这里虽然没有琼楼玉宇,但环境异常清幽美妙。春山、游人,静动映衬,泉声、琴韵,和乐相谐,探山访水,人间仙境。
陈焕,明代画家,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明万历至天启年间。字子文,号晓峰、尧峰,江苏苏州人。工画山水,取法沈周、吴镇。陈焕用笔苍秀茂密,动合法度,得宋元气脉,遂以画著称万历间。
陈裸 《溪山行舟图》扇(图5)
该图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描绘,创造出一种宁静闲适、乐天自在的意境。宽敞豁亮的山间草堂,掩映于郁茂的绿林丛中,草堂之外,茅舍隐现,周围矮篱相接,嘉木成荫。门前长桥如带,二人撑船迎桥而来,更为画面增添生趣。近树远山靠纵横虚实对比向远处伸展,视野开阔。笔墨疏淡清爽,丹青高古超逸。该图立意深邃,不落俗套。
陈裸(1563-约1639年),初名瓒,字叔裸,后取裸字名,号白室、白道人等,江苏苏州人。善画山水,规摹宋元,宗赵伯驹、赵孟頫诸家及文徵明。所图必深林叠嶂,曲径回塘,以扇面为多,颇见匠心。
吴彬《江山幽居图》扇(图6)
此图乍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但仔细品味,却有其新颖别致之处。高入云际的大山,陡壁悬崖,令人望而却步,使人想起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中“连峰去天不盈尺,……咏崖转石万壑雷”的诗句。烟云萦绕的峡谷,远林隐现,近景绿树叠翠,俯视江面,有人放一叶扁舟向山脚江边楼阁驶进,点出了“江山幽居”的主题。金笺本墨画,全图皆以水墨为之,笔法精炼,墨色古拙,气势磅礴,风格出奇。
吴彬,字文中,号枝庵发僧、枝隐生等,福建莆田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善画人物、山水,笔端秀雅,与众不同。明万历(1573-1620年)间神宗朱翊钧召见,授以中书舍人,官工部主事。吴彬画山水绝不摹古,多即景挥洒,自成门户。“小幅固胜,盈丈大轴亦工丽”,受到神宗赞赏。他的画多入藏御府,外传甚少。生卒年不详。
魏之璜《柳浪泊舟图》扇(图7)
该图是万历三十七年即作者41岁所作。画为金笺本设色,近景平坡三株柳树,绿柳肥嫩的柔枝随风舞动,树后一长串丛生芦苇,随风伏向一边,增强了柳浪的气势。蓬舟靠岸,舱中老人安然而坐。中景画广阔水面,用网状细线表现水际荡起的涟漪,极具装饰趣味。远处长山下一片虚白,不着一笔,使人感到烟水迷离,有“远岫与云容交接,遥天共水色交光”之妙。意境旷远开阔,一种自然清新的抒情韵味。
魏之璜,字考叔,南京人,生于明隆庆二年(1568年),出身孤贫,卖画糊口。能书善画,书师黄庭坚,结构严密,神采流丽。写山水不袭粉本,纯出己意,生平所画,均无相同。魏之璜卒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整整活了八十岁。晚年画山水用浓墨秃笔,无见苍劲,而作淡墨花卉,清逸雅秀,颇有天然之趣。
董其昌《烟渚晴峦图》扇(图8)
此图描绘幽静江南景色,峰峦繁多,渚洲出没,烟水白云,杂树丛生。平舍两间,难寻人迹。图左大片空白,水面平静。董其昌的绘画,取董源、巨然、米芾及倪、黄之长,画山水树石,烟云流动,全以笔墨气势取胜,如金笺本水墨画《烟渚晴峦图》,可以代表他的水墨绘画特点。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才华俊逸,在艺苑中,他是收藏家、鉴赏家,又是书法家兼美术评论家,晚明影响较大的著名画家、“华亭派”代表,对明、清文人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顾懿德《江深闲泛图》扇(图9)
黄宾虹先生曾说过:“看画,不但要看画之实处,并且要看画之空白。”在中国山水画中设置巧妙的艺术空白,不仅体现了艺术家想象的本领,而且可以引起读者丰富的审美想象,“华亭派”画家顾懿德所绘金笺本设色《江深闲泛图》,缔造出大面积空白—江深,使观者产生对画面意境的翩翩联想。此画构图删繁就简,景色苍郁,边角绘景,将山石、坡坨、树木、房舍、小桥经营在画幅右下方。左侧小景—渚洲延绵,扁舟浮行,老者垂钓,江面横无际涯,一片清静醉人心魄的江山美景,令人向往。落款“乙丑”,可知此画作于明天启五年即公元1625年。
顾懿德,字厚之,上海松江人,生卒年不详。善画山水,师法王蒙,行笔秀洁,墨色清逸。“作画甚自珍,得其画者多宝爱之”。
孙克弘《长山雪霁图》扇(图10)
该图为金笺本设色画。冬令长山,银装素裹,山岗上,杂树丛生。近林中,楼阁隐映。写树浓墨重染,画雪淡笔变化,用不同的墨色,把长山的起伏和层次非常恰当地表现出来,最后在山头上点上焦墨,是为树木。通过这样的黑白对比,使山头白雪的质感更强了。白雪皑皑,万籁俱静,画面整个气氛既寒冷萧疏又清新洁爽,一幅幽静悦目的图景。
孙克弘(1532-1610年),字允执,号雪居,上海松江人,官至汉阳知府。擅长山水、花鸟,也作道释人物,师法沈周、陆治,笔墨粗简而有生趣。善书法、能诗,晚年摒弃一切,仅写墨梅,甚有雅尚,名重一时。
姚允在《晴窗秋色图》扇(图11)
此图所绘虽为秋景,但境界却不萧落,而是树石蓊郁有致,景色壮观。金笺本设色,房舍、树木画得精工,山石勾染分明,远山淡彩轻抹,美景与放舟人物相应相生。绚丽多彩的秋色,展现出一种诗一般的意境,抒写性灵,别有风范。图中署款“庚午”,知此画作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
《仿赵千里山水图》扇(图12)
明晚期至清代山水画注重拟古,讲求笔笔有来历。画中置款仿某某笔法之风盛行,这是一个时代的风气。南宋画家赵伯驹,字千里,善画金碧山水,笔法秀劲工致,着色清丽鲜活,线条绵密,造型古雅。姚允在《仿赵千里山水图》虽然体现了赵伯驹鲜明的风格特色,但实际上作品的境界仍然具有自身的体验观察,会心独运,别有一番情韵。此图为金笺本设色,作于崇祯十年(1637年)。姚允在也善画人物、界画。崇祯进士周工亮评说姚允在:“作画一洗浙习,尽萃诸家之长,而出以秀韵,小幅更佳。”
姚允在,字简叔,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善画山水,常流寓秦淮河畔。学荆浩、关仝画法,笔墨遒劲,思致不凡,为一时名流所推崇。
后记:孙大光(1917-2005年),初名世蔚,号四味,安徽寿县人。16岁参加革命,转战江南塞北,出生入死,立功累累。建国后,曾任国家交通部、地质矿产部部长,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他博通文史,酷爱文物收藏,尤喜名人书画,与启功、谢稚柳、徐邦达等友善。数十年全家节衣缩食,精心购藏一批不可多得的古代艺术珍品。1987年6月,古稀之年的孙老,将他珍藏的上自战国,下至明清的193件文物捐赠给家乡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其中书画作品154幅,大部分为明清杰出画家力作,不乏稀世珍品,有30余幅填补了博物馆藏品空白。今年六月十日是孙大光同志捐赠文物25周年,丹青传后世,瑰宝共鉴赏,特撰此稿,表示对孙大光同志深切的怀念和崇高的敬意。(责编: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