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课堂中的“加减法”

2012-04-29 06:55:35韩俊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7期
关键词:加减法多媒体教学课件

编者按:一言以蔽之,整合课堂讲求“有的放矢”。“的”是寻求有效整合点,而“放”意味着适度,课堂节奏的适度、优秀适宜的课件选择等。

本期,韩俊老师以高中语文为例来谈整合课堂的“加减法”。此文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语文学科的需要体味之特征应理性面对多媒体快节奏、程式化的特点,学生自制课件对整合课堂的影响。

大多事情都会有正反两面。毋庸置疑,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势。但是,也正因多媒体的诸多功效,恰恰使教师容易忽略了它的“中性”特征:它自己并无添加,是教师在构思、谋划着课堂的“加减法”。整合课堂的布控、走向一如棋局,有些教师走一步算一步;有些教师走一步会多考量后几步的可能;有些教师一开始就高屋建瓴,筹划缜密细致。这个比喻并不是忽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而是指出,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对待多媒体应该持有的态度,即慎重。当前,多媒体教学日益占领高中语文课堂,致使许多隐藏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有针对性地谈几点关于这个问题的思考。

● 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

1.传统VS多媒体

由于多媒体教学有着诸多的优点,所以,在当今的高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占据了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课堂时间,几乎成了唯一的教学模式。这样做其实是错误的。固然,传统模式的语文教学,如课文朗诵、黑板板书、问题提问等,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了;但是,放弃这些传统教学手段,对高中语文的教学来说,是十分不明智的。这主要是由高中语文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高中语文的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使他们具有更高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以及更进一步的,要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有些语文教师,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甚至采取满堂播放影像的方式,一味地追赶形式,用播放影像代替课文讲解,用播放录音代替课文朗诵,用屏幕投影代替黑板板书等。一节语文课上下来,学生该掌握的知识内容没有掌握,该培养的语文素养没有培养,满脑子都是闪烁不停的画面。其实,语文教学不但是一种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情感和语感的熏陶,教师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妙趣横生的课文讲解,以及优美的文字板书等,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情感的有效方式。

2.差异性存在VS课件

一个好的高中语文多媒体课件,除了要适应高中语文的教学特点,能够满足教学目标之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今,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市场上配套的教学产品层出不穷。有些教师贪图省事,在课堂上直接使用购买来的课件。首先,这些课件的质量往往参差不齐,如果选择不慎的话,往往会有误导作用;其次,这些课件在制作的过程中,是面对整个市场的,往往缺少针对性。其实,每个地方、每所学校、每个教师以及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是有其特殊的地方文化、学校传统、教学风格和接受喜好,整齐划一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在使用课件时,如果忽视这些个性因素而生搬硬套的话,其结果只能是造成课堂教学的僵化,不能发挥多媒体应有的作用。多媒体不应该成为教师偷懒的借口,而应该在课堂教学中起到画龙点睛、加强教学效果的作用。

3.多媒体VS学生的主体性

多媒体教学中使用的课件,往往有自身的节奏和播放流程,如果过多使用课件教学的话,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就是摧毁了学生的主体性,打消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一味依赖课件,一直围着电脑和屏幕转,便失去了其课堂主导的作用,变成了解说员和放映员,忽视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重新变成被灌输的对象,只不过这次是被机器灌输而已。另外,连贯的多媒体播放,也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去提问,也没有时间做笔记。曾经有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地依赖视频图像信息,会造成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大大降低,导致思维的简单化和平面化,以及创新能力和质疑能力等的衰退。同样,课堂上长时间地观看影像,也有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影像毕竟是一种浅层阅读,连贯的图像播放,剥夺了学生深入思考的机会。

● 走出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误区的对策

1.优化课堂教学结构,避免单一化教学模式

语文有时候需要慢慢的体味,这是多媒体快节奏、程式化的特点所不能满足的。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具体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通过合理的设计,使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共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以及对诗文的鉴赏能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课堂教学就应该围绕这个目标,合理安排教学结构。要培养这些能力,如果没有传统教学手段的使用,仅仅依靠多媒体是无法达到的。例如,朗诵就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传统教学手段。教师示范性的诵读,其声音、体态和表情等,都是传送信息、传达情感最有效的手段;学生自己对课文的诵读,也是培养学生语感、锻炼语言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

2.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提高课件质量

市场上繁多的教学课件,可以是教师很好的教学参考资料,但如果生搬硬套,不注意筛选的话,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任何帮助。同时,网络化时代对于教师获取相应的信息,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是繁杂的网络内容,也需要教师有一定的识别力对之进行筛选和组合。高中语文有它的特点,每一堂课,其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都不一样。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特色,精心筛选电子资源,使多媒体课件成为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和助手。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一堂课都要完全依赖多媒体的使用。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笔者认为,在教师朗读课文时,配上舒缓、优美的音乐,比配上描绘荷塘月色的图片要恰当。因为文学描写,尤其是散文的风景描写,应该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根据作者的描述,自己在心中勾勒出理想中的画面。尽管这个画面可能是模糊的,也可能是不完全符合作者描述的,但这种情景的构造,是对学生想象力和语言感知力最好的培养。文学作品讲究留白,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也应该学会留白。这样,课堂教学才有可能成为一门艺术。

3.让学生参与课件制作,调动其积极性

在多媒体播放的时候,学生是作为“客体”的旁观者而存在的。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出来,就是一个值得任课教师思考的问题。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参与课件的制作。例如,在讲《滕王阁序》、《阿房宫赋》、《再别康桥》等课文前,笔者便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关于滕王阁、阿房宫和康桥的图片资料和文字材料,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将自己理解的滕王阁、阿房宫和康桥展示出来。在这个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并且结合这些资料,做出了对课文内容独特而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甚至比教师的课堂教学还要好。当在课堂上演示学生制作的课件时,他们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兴趣和积极性,不断讨论着彼此之间的同异、优劣。所以,让学生参与课件制作,是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方式,也是培养他们探讨问题、向他人学习等优良学风的有效方式。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中广泛使用多媒体,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科技时代所赠予教师和学生的宝贵财富。但是,随着多媒体教学改革的深化,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质量不高、忽视学生主体性等问题不断出现。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发现这些问题,并及时解决之。

猜你喜欢
加减法多媒体教学课件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08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商周刊(2018年17期)2018-08-31 02:20:14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8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7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