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进福
〔关键词〕 语文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容
量;能力;知识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7—0044—01
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场革命,它以强大的“活力”,涌动着不可阻挡的生命力,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笔者也发现,由于教师对多媒体的运用“分寸”把握不够,教学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
一、课堂容量过大,学生“消化”困难
语文教学是通过积累掌握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把学到的知识在学会的基础上,巩固记忆,温故知新,虽然有些是强调以能力训练为主,但不记忆又怎么能提高能力呢?作为工具性很强的语文课,没有“记忆”的巩固教学,是很难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的。曾听了一节《我若为王》的公开课,教师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了多媒体,把字词以及相关的知识都通过多媒体显示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在课文拓展教学中,这位教师放了一篇鲁迅先生的杂文,学生分析得十分吃力,而教学却在这种“吃力”中结束了。这节课看起来似乎内容很丰富,但从学生掌握的情况来看,由于对课文容量的把握不够,使得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没有到位,恰恰由于这种“分寸”的把握不够,使得学生“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而真正要掌握的“课文”由于多媒体教学的误导,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接不暇,吃了“夹生饭”,多媒体教学变成了看电影。
二、过分追求进度,淡化能力的培养
多媒体教学在加大课堂容量的同时,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推动教学进度,达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的效果。但在实际的运用中,教师过分地追求教学的进度,把学生本应亲自动手的“知识点”让多媒体代替,这样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特别是在教授小说和戏剧时,教师常常采用的办法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戏剧的情节展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体会和理解人物的性格。但是这样往往使学生大饱“眼福”,忽视了他们能力的训练。如,讲解孔尚任的《哀江南》一文,改写文末“离亭宴带歇拍煞”一节,就要求学生能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苏昆生凭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景象变化的亡国哀痛。如果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比较分析和语言的评述,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这样的课堂会更有意义。所以,对这些语言课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自己的想法准确地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语文学习的目的。
三、变化进程快,容易使学生疲劳
如果将多媒体在整堂课上“滥用”,不把握时间与内容的配置,容易让学生疲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有的教师为了节省时间,对教学内容就“一股脑儿”地播放出来,这样变化多端的多媒体,留给学生的只是眼花缭乱或是“过眼云烟”,没有了语文实质性的教学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什么呢?就是“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发现创新”。因此,语文教学始终要体现“学生”这个教学主体,以他们为中心,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只有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过分注重程式,忽视学生的知识整合
每一节公开课都少不了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对有的教师来说,“堂堂都是多媒体”,似乎没有了多媒体,课就不会上了。令人担忧的是,长此以往,就会使多媒体的教学落入一种“程式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不透彻,只是养成一种“眼高手低”的不良习惯。同时也让教师缺失了对“文本”的研读,缺失了对“文本”细节的探究,造成了“人云亦云”的反差。多媒体毕竟是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是我们利用这种工具,如果过分地依赖,特别是语言课,如果不让学生“读、写、说”,那就达不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多媒体只不过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一个“支点”或“杠杆”,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自由发挥他们求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