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婷
《折纸》是幼儿师范教材中的手工课,从幼师的培养要求看,教材内容它与幼儿的折纸教材有相似之处,但又高于幼儿的折纸教材。这就要求幼师学生对折纸有一个从理论到技法的系统认识。这部分内容没有新鲜度,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处理教材,下面结合我这节课的实践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们对折纸的理论和技法没有系统学习,但对折纸活动并不陌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设计如下的导入:
利用多媒体课件,在音乐的衬托下,出现流水、鸟鸣声的背景,一幅美丽生动的场景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如身临其境,轻松进入想象,脑海绘制出一幅漂亮的图画。
教师在背景音乐下描述:
在一个夏天的早晨,太阳缓缓的升了起来。花园中的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慢慢的开放了。花园里有一处假山,上面有一只公鸡对着太阳喔喔地打着鸣。远处有一所小房子,房子的烟囱已经冒出了炊烟。房子旁边的树林里,小鸟们也唧唧喳喳地叫个不停……
这时让同学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用一幅画来描绘是什么样子?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事先设计好的场景图:出现一幅残缺不全的画,画里有叶子,没花;有假山没公鸡,有烟囱没房子;有树干没树冠。同学们很不理解,进入愤悱状态,这时教师引入课题,手工制作——折纸。今天我们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补全这幅画。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的残缺图画,与学生的想象形成强烈的对比,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并为本课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明确目标,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本节课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黑板上的一幅画进行的,导入开始的残缺画、教师讲授基本折法时补充进去的松树、公鸡、房屋,学生练习后又填入了大量的花朵,逐渐使画面充实完整起来,这样进行的教学活动完整、连贯。学生从开始就明确本课的任务就是要用新学手工技法来补全画面,描绘出美丽的景色。这样,在教学中的每个阶段,学生都目标明确、跃跃欲试、积极配合。
(1)三角折叠基本形(角对角折叠)
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折法,使学生一目了然。
三角折叠基本形的运用——松树
教师引导学生用基本折法进行组合,制作成树冠来补充黑板上残缺的画面。
学生观察教师折好的基本形,分析它们是怎样折成的。
(选取学生的优秀松树作品添入画面。)
三角折叠基本形的运用——公鸡
教师展示折纸公鸡,再将做好的公鸡拆开,让学生观察,它也是从三角折叠基本形开始的。
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练习折叠公鸡,体会基本形的变化运用。
(选取学生的优秀公鸡作品添入画面。)
(2)四角折叠基本形(边对边折叠)
教师示范并讲解折法
四角折叠基本形的运用——房子
教师出示步骤图,学生看图折纸,体会纸工符号表示的折法,折出房子造型。并用彩笔装饰后补充画面。
三、教具使用与课堂演示相结合加强直观教学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中手工课的学习同样离不开观察。要想让学生尽快掌握技法,就必须进行直观教学。本节课,我采取教具使用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法。纸工符号的讲解运用范图讲解,直观明确,节省了当场画图浪费的时间。三角折叠基本折法选用大的纸张进行现场折制,可以让每个学生清晰观察到具体动作及注意事项。四角折法运用逆向思维,将折好的基本形逐步打开,让学生观察分析折法。最后尝试看图折制,加深印象。
四、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有两种体验,一种是生活体验,一种是成功体验。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练习的作品粘贴到黑板上,与教师一起完成“大画”,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下课后还在意犹未尽的比较自己和同学们的花卉作品。这对课堂教学目标实现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请看下面的具体环节:
1.练习内容:
由三角折叠基本形演变成的两种花卉——全株郁金香,山茶花。
由四角折叠基本形演变成的两种花卉——向阳花,牡丹花。
2.练习形式:
学生分组练习四种花朵的折法,遇到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练习结束后进行小组内的评比,小组与小组间的比赛,看哪组同学、哪位同学课堂练习作品更生动、丰富。最后每名同学都把作品贴到黑板上的画面中去。
在本节课的评价时,我分为三个层次,学生自评、互评及教师讲评,三个层次互为补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在充分听取学生看法意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较全面综合的评价,在探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对本课所学技法的进一步掌握。
以上是我在《折纸》教学中的一点体会,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个教师都用心去思考,去实践,学生的美术能力就会有一个大的飞跃,素质教学就会落在实处。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太原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