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福金 陈庆
“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每一位“五老”成员背后,都有值得品读的大爱故事。他们为关心下一代事业奋斗的信念和为“祖国未来”永不懈怠的奉献精神让人感怀。
在四川大地上,有4109个乡镇(街道)、38253个村(社区)、11125所学校、5052个机关单位、1997家企业建立了关工委组织,有102万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为主体的老同志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宣讲员、校外辅导员,失足青年的帮教员、家长学校辅导员,文艺宣传员、法律法规宣讲员活跃在城乡青少年中。
在这支关心教育下一代的志愿队伍周围,始终飘扬着一面火红的旗帜,上面写着16个大字:“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
“朝阳梦、五老情”
回忆起几年前融入关心下一代“五老”队伍,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谢世杰至今仍然充满感慨:“我是2008年开始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这是一项永恒、崇高、阳光的事业,做的是奉献爱心、雪中送炭、不求回报的事情。”
关爱明天责任大,教育后代使命艰。这些年来,四川省关工委亮点何在?新在何处?谢老认为,“脑瘫儿童救助工程”、“万名青少年夏令营”、“农村贫困青年就业技能培训”正契合了新时期关心下一代事业的转型要求。
在采访中,谢老多次提到“四川脑瘫儿童救助工程”。据统计,中国有600多万脑瘫患者,仅四川省就超过40万。谢世杰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提出将救助脑瘫儿童列为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的工作目标。目前,全省已有200多名脑瘫儿童得到救助。
举办“万名青少年夏令营活动”,这是谢老想要阐述的第二项“创新工程”。2011年建党90周年之际,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在全省范围开展了“学党史、忆党恩、跟党走”四川万名青少年夏令营活动,13998名青少年参加。2012年,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将再出资100万元保障活动开展,同时将策划组织川港学生的互访互动。
农村贫困青年就业也一直是谢老心中的牵挂,为此,催生了四川省关工委的第三项“创新工程”——农村贫困青年就业技能培训。
2011年9月19日,由四川省关工委、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基金会联合爱心企业创办的四川关爱元贞职业培训学校在成都龙泉驿区正式揭牌并开学。100名来自革命老区和成都市龙泉驿区的学生们将在校接受4个月的工程机械操作及维护技能培训,经考试合格后由四川元贞集团为他们提供就业岗位。
“三大创新工程”只是四川省关心下一代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20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省这支以“五老”为主的老当益壮的志愿者们,以“政治、经验、威望、亲情和时空”的特殊优势,在对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校外教育、感化帮教以及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一家两代的“关工”情怀
中共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一家两代三个党员,都是“关工”人,这在全省传为佳话。
徐孟加同志是雅安市关工委名誉主任,对关工委工作十分重视。他经常听取市关工委的汇报,对市关工委报送的材料、简报都要认真阅看,并先后作出30多次批示。有一次,他专门批示:“请关工委各位负责同志注意调动各条战线老同志的积极性,在确保老同志健康愉快的前提下,量力而行不求多,立足于小不贪大,务实求效不图名,涓涓细流汇青衣”,对关工委工作的关切之情,溢于言表。从2009年开始,关工委的工作就纳入了雅安各县(区)委、政府目标考核。
除了关心和支持关工委开展工作,徐书记还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他为市关工委解决了5间办公房,调配了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了工作用车,每年从财政给市关工委拨20万办公费。他还要求相关部门做到县(区)关工委在人员、经费、办公条件方面三落实,真正做到关工委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地方办事。
2010年3月,徐书记撰写文章《关爱今天的花朵,托起明天的太阳》,阐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提出进一步搞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要求和希望。2011年3月,徐孟加同志荣获“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荣誉奖”。
带着放大镜工作的“五老”
骆维皋,原芦山县农委主任,2000年从工作岗位上退休之后就主动要求参加关工委工作,担任县关工委网吧义务监督员工作和科技辅导团常务副团长。
这些年来,从刚开始的满头黑发到现在的点点银丝,骆老以略带残疾的身躯把满腔热情全部倾注到了芦山的少年儿童身上。当他听说芦阳初级中学刘世川的父亲去世,其母亲患精神病离家出走多年,自身还患病,马上向团县委、学校、社区呼吁给予刘世川力所能及的帮助。在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刘世川的学习生活逐渐走上了正轨。在一次家访中他动情地对骆老说:“骆爷爷,有了你们的帮助,我才有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我一定努力学习,用实际行动报答你们的恩情!”
2006年,骆老被县关工委聘为网吧义务监督员。面对网络知识的缺乏、与青少年代际沟通的障碍等诸多困难,骆老没有退缩。骆老虚心当起小学生,向邻居学生、老师请教,并购买相关书籍钻研。晚上明亮的灯光下,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一幕:一位老人,左手拿着放大镜,右手在吃力地翻书,有时还把书中重要的内容记录下来。很难想象这竟然是一个一只眼睛失明,一只眼睛视力只有0.2,同时还患有多发性脑梗塞的老人家。6年过去了,在骆老的坚持下,他与网吧业主一起规劝未成年人远离网吧共2650人次。
新年伊始,骆老又在家里待不住了,他牵挂着快开学了刘世川的近况怎么样了?得到压岁钱的学生是否又会进网吧?致富带头青年、养猪大户陈国芬的猪是不是又快产仔了……在街道上,在乡间小路中,我们又看到了这位老人:点点的银丝,略弯的脊背,唯一不变的是他坚定的步伐。
“一个崇高的目标,只要不渝地追求,就会成为壮举”,骆老就是用他的余生在给“关爱奉献下一代”这个壮丽的人生目标以最完美的阐释。
把关爱送到每一个角落
“你最怕什么?”
“寂寞。”
“从镇教办主任退休后,你寂寞吗?”
“我来不及想寂寞是什么,就又上岗了。”内江市威远县严陵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罗丽辉老人笑着说。
还记得就要退休的那一年,县里的领导找到罗丽辉,恳请她担任威远县严陵镇退休教师工作委员会主任一职。领导们太了解罗丽辉了:这个当过二十年小学校长、十几年教办主任,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女同志,教了多少学生她记不清了。在这个县城里,她是个大明星。
1996年1月罗丽辉正式退休,任威远县严陵镇退休教师工作委员会主任一职。2003年,威远县中心校建立关工委,罗丽辉又当上了威远县中心校关工委副主任。
组织是前提,活动是关键,党政重视是保障,这是罗丽辉做关工委工作的体会。为了引起领导对关工委工作的高度重视,罗丽辉和同事们积极开动脑筋。他们做到工作有计划,年年有总结。下一步工作要做些什么,达到什么效果,他们都形成了书面文字发放到各机关、各片区学校。
“学校就是大本营,”罗丽辉说,“我们的歌舞队就是流动的宣传车,大喇叭。”由关工委四十多人组成的歌舞队精心组织节目,经常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宣传首先送到全镇各校。表演结束后,他们会和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真实心态。师生们说:“关工委的爷爷奶奶不仅是演员,还是心理学家。”
留守儿童工作,也是关工委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罗丽辉把关爱留守儿童的现场会开到了农村、乡村完小等地,请来校长、村支书、村长、家长共同探讨对留守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问题。
为了激发社会各界都来关爱下一代的工作,罗丽辉深思熟虑。她想,如果把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仅仅放在学校是不够的。她决定在镇和社区开展“三结合”教育网络试点工作,以社区为阵地,建立校外辅导站。“离校不离教”,这是目的。
2007年7月13日,中心校关工委未成年人校外教育辅导站在镇政府大礼堂正式授牌成立了。辅导站成立后,每个暑期孩子们都按时来站学习,家长不掏一分钱。给孩子们上的理想信念课、法制教育课、交通安全课、燃气安全课、音乐、书画、剪纸等等课程都是请退休老同志担任。
罗丽辉和她的老朋友们,在夕阳中,不仅看到了人间最美的风景,同时,还让自己的生命更年轻,更具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