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英玲
为实现黑龙港区域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特制定本技术规程。
一、产量目标
要求亩产籽棉700斤以上,亩株数为3000-3500株,单株成铃达到26-30个,单铃重达到4.5-5g,衣分在35%以上。
二、地块的选择及基础条件
地块要求地势平坦,中等以上肥力,有水浇条件,电力设施齐全,做到旱能浇,涝能排,并且全部地膜覆盖,机械播种。
三、播前准备
1.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
品种是实现高产的关键,示范方内全部选用优质高产抗病的品种冀杂一号和冀228。
2.种子处理
播前晒种:为提高种子的发芽率,播种前一定要进行晒种。方法:打开包装袋,在通风干燥处晾晒,或选择晴天,铺在地面上晾晒2-3d,但不要直接铺在砖地或水泥地上晾晒,以免影响发芽。
3.足墒下种
足墒下种是保证一播全苗,促苗早发的有效措施,示范片要求播前10-15d浇水,每亩50方,然后进行耕翻耙耱保墒,这样有利于地温回升,保证苗全苗壮。
4.施足底肥,精细整地
抗虫棉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3:1:4.5,根据棉花的需肥規律,在施肥时,要增加有机肥和钾肥的投入,并配合使用微肥,做到氮、磷、钾合理配比,一般要求亩产660斤籽棉需要亩施粗肥3方以上,尿素20斤,二銨40斤,硫酸钾35斤,硫酸锌2斤,硼砂1斤;或N15%、P15%、K15%棉花专用肥每亩120斤。
5.适时播种
播种过早,会因低温造成出苗不全,苗期病害加重,后期早衰;过晚易造成徒长,不利于高产。最佳播种期为4月20-25日,最晚4月底,一般亩播量为3斤。
6.确定播种形式
示范方内要求采用等行距种植,行距为0.9m,株距0.25m,亩株数为3000株;或采用大小行种植,大行1m,小行0.5m,株距0.25m,亩株数为3500株。
四、田间管理
1.及时放苗
放苗的原则: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先扎孔后放苗,放苗时间一般为上午10点前,下午4点后,大风天不易放苗,放苗后要压好风口。
2.简化整枝
根据地力情况合理保留叶枝,对等行距种植地力好肥力足的地块,每株要保留3-4个叶枝,对于大小行种植的,每株在大行一侧留2个叶枝,其余的叶枝要掐大尖,不要把叶枝批掉,因叶枝能制造养分,供给棉株前期发育,促使棉株根系发达,稳健生长,且上部不长赘芽,并能结铃。要求7月5日—10日打去叶枝上的顶尖,7月15日—20日打去主茎上的顶尖。
3.及时揭膜并进行浇水
棉田地膜覆盖前期是为了增温保墒促早发,到了6月中下旬,地膜已失去作用,如不及时揭膜,会影响根系的生长,造成棉花早衰,所以应在6月20日左右揭去地膜。揭膜后要进行中耕培土,并沟灌浇小水,随浇水亩追尿素20斤,使棉田水分上下接通,促进根系下扎,防止棉花早衰。
4.合理化控
化控的作用是塑造合理株型,达到降低脱落率,增加亩铃数和单铃重提高产量的目的。化控的原则:变被动为主动,而且要少量多次,轻控。一般化控2-3次,第一次在现蕾初期,即6月初,主要调节下部4个果枝的长短,每亩用量0.5g左右;第二次在盛花期,一般7月上中旬,即第四果枝第一朵花开花时,可以调节上部4个果枝的长度,用量每亩1-1.5g。这两次化控做好了,就掌握了化控的主动权,为塑造株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以后根据棉株长势、地力、降水等情况可灵活掌握,一般隔10d喷一次即可。
5.及时防治病虫害
棉田发生的病害主要是苗期病害(包括立枯病和炭疽)、枯黄萎病、红叶茎枯病,发生的虫害有苗蚜、棉盲蝽象、棉铃虫、红蜘蛛等。苗期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加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防治苗期病害和苗蚜,用辛硫磷、马拉硫磷、高效氯氰菊酯、一盖清、蝽虫快杀交替混合用药,防治绿盲蝽和棉铃虫,用阿维菌素、哒螨灵防治红蜘蛛,用棉枯净或萎菌净防治棉花枯黄萎病,在喷药的同时,交替加入棉花有机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尿素等。
6.适时收获
在棉花收获、晾晒、包装、运输等环节上采取全程质量控制,防止“三丝”混入,全面提高棉花收获质量,确保优质优价,提高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