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在小语教学中做了读的无用功

2012-04-29 21:13:37惠峥东
考试周刊 2012年71期
关键词:小语阅读教学情感

惠峥东

摘要: 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无效阅读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无效阅读

随着课改的不断推进,读的重要性已被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认识,这是小语教学的一大进步,给整个小语教学带来了活力和生机。我们欣喜地看到以前那种满堂讲、满堂问的课堂正逐渐被自读自悟、自读探究的课堂所代替。然而,可能是对读的理解的偏颇,满堂读的课堂也越来越多,一堂课从头读到尾,好不热闹。可静心细想就会发现,在热热闹闹读的外表下有相当一部分的读并无目的和意义,纯粹是为读而读,做了很多读的无用功。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无病呻吟式的朗读

朗读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可以激发情感、加深体验,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其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广大小学语文老师的认可。然而,如果不分内容,不分重点地对所有文章的每个部分都进行所谓的朗读指导,就有些不妥了。试想一下,对于科普性和介绍性的文章你若牵强附会地让学生读出感情,怎么读?“我家有两只鸡,一只公的,一只母的。”这样的句子有的老师能在上面折腾几分钟,有意思吗?有效果吗?对于浅显平实的语言,学生一读即懂,你有必要让学生面翻来覆去地读吗?对于内容离学生生活较远、文白夹杂的内容,有的老师什么也不说,让学生自己去悟读,读出所谓的感情,美其名曰以学生为“主体”。可即使读的次数再多学生又能悟出啥,不装腔作势、无病呻吟才怪。还有的老师不懂朗读,信口开河。学生读“长城有一万多里长!”这句话后,老师说:“我只听出十里,没有一万多里,谁能读出一万多里。”怎么读?若学生让你读出一万多里给他们听听,你怎么读?另外,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他们对同一语言材料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同。教学中有的老师非要让学生用同样的语气读某一段话,把自己的感受强加在学生的身上。学生没有了自己的体验,只能表里不一、无病呻吟。以上种种无病呻吟的表现隐藏在朗读的外衣下,很难被发现。阅读教学中的无用功,成为影响阅读教学效率的重要原因。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修订后的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有感情地朗读”作出如下定义:“‘有感情地朗读是指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位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强调。

二、漫无目的的盲读

教学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也应有明确的目的性,一节课的目标定位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师生双方也都应有明确的目标指向,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在宝贵的课堂时间里做无效劳动。然而在阅读教学中,有的老师为了追求表面的热闹,增加所谓的读的时间(很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常常以阅读课中读的时间的多少来衡量老师课堂教学的成败),就存在很多无目的阅读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管是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老师们在导入新课后的第一步大多是让学生自由地读课文一两遍(目的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但事实是,很多学生在中高年级已经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培养下也有了初步自学能力。我们在课前已经布置了学生课前预习的任务,有些学生感兴趣的文章他们已在课前自读了很多遍,不但读准了字音、读通了句子,有的甚至达到了熟读成诵的程度。对于这些内容,教学中我们如果不加区分地让学生花很长的时间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岂不有些画蛇添足,学生在事先达到老师要求的情况下就失去了读的目的,只能类似于和尚诵经。

2.阅读教学中常常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对某一部分的课文内容有了充分的理解、感悟以后,也读得很好了,但老师可能为了展示自己朗读指导的水平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仍一个劲地让学生读,什么这儿应再重些,那儿应再轻些……反反复复许多次,不知何时了。朗读应是学生个性情感表达的外化,怎么能一概以老师心中的标准去衡量呢?我们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不应停留在口头上。你说王小丫和赵忠祥对文本的体验表达能一样吗?再则“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学生已经理解表达得很好了,再去追求空中的楼阁有何意义呢?古人读书尚且不求甚解,你又何必为了莫须有的目标让学生去按你的思维大彻大悟呢?这样的朗读指导究其根源是机械朗读的另类表现,其实并无目的可谈。

三、异口同声的齐读

不少老师大概是为了追求表面的热闹和声势,齐读成了读的主角,每学一个段落首先是让学生齐读开始,接下是男生齐读女生齐读,还可能有分组齐读,最后来个齐读结尾。课堂上适当少量的齐读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但是用得多了未尝是好事。从齐读的心理过程来看,学生要花很大的精力想着和整体步调一致,害怕自己脱离群体而影响整体效果,这很显然削弱了学生读书思考的时间。即便是经常训练“配合”默契了,在那么大的声势下谁还有那么好的定力在读中思考呢。我们再从语言材料的本身来看,语文课程的内涵是丰富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对语文材料的反映也是多元的,同样的一段话,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情感去表达,强求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齐读有违语文教育的特点,实在不足为取。

四、囫囵吞枣的默读

默读能力是衡量一个人阅读水平的重要标志,课标对每个学段都提出了明确的默读要求,小学阶段也应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默读能力。从长远角度和学生的发展角度去看,默读能力对学生终身发展和朗读同样重要,很多老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当然,可能由于对默读的研究较少,老师们在培养学生默读能力的过程中缺少层次,级段间连贯性较差。很多年级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默读的时间不够,学生一半还未读完,老师就说:“默读要有速度,要一目十行,时间已经到了,请同学们停下,说说读后的感受。”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没有把规定的内容默读完,学生连内容都没读完,怎能完成默读思考的任务?所以,我觉得这样做也是间接地做了一次无用功。

以上是我对阅读教学中无效阅读进行的归纳总结,旨在为同仁提供借鉴。希望有更多的老师来进行阅读教学的研究和探索。

猜你喜欢
小语阅读教学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4
温馨小语
温馨小语
甜蜜的梦
心灵小语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