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历史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向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而献身的历史责任感。”为达到这一目的,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十分必要,我认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讲中华民族文明史,增强学生的自豪感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她以历史悠久、高度文明而著称。原始社会的猎人把野兽的皮、鸟的羽毛装饰在自己身上,当成美的装饰物。使用天然火,种植农作物,过着安居的生活。半坡人面网纹盆,红底黑花,画面逼真,匠意巧妙,表现了当时的绘画艺术水平,看后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造型雄奇、工艺高超的青铜器中的精品——四羊方尊,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唐代著名的花鸟纹锦及三彩骆驼载乐俑,名扬中外的敦煌壁画,形象逼真、活泼可爱的宋代孩儿瓷枕等,哪一个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我国就发明了造纸术,这是我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对火药、罗盘针、印刷术的发明,马克思曾给予高度的评价,他说:“这是预兆资本主义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创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推动力。”假如没有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近代文明的产生还不知道要推迟多少年。这难道不是我们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吗?若教师能以生动的语言、激情进行有声有色的讲述,学生怎能不扼腕振奋,面带豪情呢?在学生产生自豪感的同时,也就有了爱我中华的潜在意识,从而达到活化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二、强化历史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表现,培养学生的荣辱观
审美感情体验的获得,必须借助于生动感人的形象,没有生动感人的形象,任何语言都不能打动人心。历史上有许多立志改革的志士,维护祖国统一的精英,善于治理国家的明君,出谋划策的贤臣,英勇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良将等,他们美好的心灵,光辉的人格都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敬仰、爱慕的感情共鸣。如讲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被捕送到胜保军营时,胜保要他下跪,他破口骂道:“本总裁三洗湖北,九下江南,尔见仗即跑。在白石山踏尔二十五营,全军覆没,尔带十余匹马抱头而窜,我叫饶尔一条性命。我怎配跪你?毫不自重的物件!”胜保妄图诱降时,陈玉成大义凛然,怒斥道:“尔本我败将,何向我作态”,“大丈夫死则死耳,何饶舌也!”这充分表现了这位年青将领视死如归的美的心灵。如讲共产党员、法律顾问施洋时,可讲他的临危不惧、英勇献身的精神。当敌人准备对施洋同志下毒手的时候,有人劝他回避一下,他却说:“作为一个革命者,如果不和反动统治阶级面对面地打几个回合,反动统治是不会垮台的,革命事业也不会成功。斗争总是要流血的,这没有什么可怕的!”施洋同志在临刑前,敌人假惺惺地劝他要不要写家信,有没有遗嘱。施洋同志怒斥道:“中国就是我的家,我有什么写?我只希望中国的劳工者早点起来,把军阀、官僚、资本家和你们这帮替他们做走狗的人,一起都食肉寝皮!”这怎能不使学生受到生动的阶级斗争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呢?
再如,我在教完中国近代史后,要求学生以中国近代史上的史料为依据,写一篇《英雄事迹教育了我》的专题发言稿。一个同学在发言时说:“从前,在我的思想中,最害怕的是当兵,我总认为:‘当兵+打仗=死亡。在战场上死了,国家顶多给几千元的抚恤金,给个烈士的称号就完了。学习中国近代史后,那一个个英雄人物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和敌人激战五昼夜,中炮牺牲的葛云飞,血染战袍英勇献身的陈化成,裹伤迎敌视死如归的左宝贵,宁死不降自杀殉国的丁汝昌等,他们都在反侵略的战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清政府给他们抚恤金了吗?给烈士称号了吗?都没有。他们为的是什么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今天评判古人,明天的人就要写我们,我们是历史上的一员,应该考虑自己在历史中的地位。因此,我在心中把‘当兵+打仗=死亡的式子改成:‘当兵+打仗+死亡=天职。这个同学在思想上由怕当兵、怕打仗、怕死亡,到敢当兵、敢打仗、敢死亡,并且认为这是自己的天职。这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生存的社会是十分复杂的:真假难分,善与恶并存,美与丑共生。历史上固然有明君、贤臣、良将,但也有昏君、佞臣、叛将;有大智大勇者,也有大愚大懦者;有大忠大孝者,亦有大奸大恶者。如清朝官员中,大喊防民甚于防寇的奕山、脱掉靴帽仓皇逃命的牛鉴、平壤城头遍插白旗狂奔五百里的叶志超、临阵脱逃撞伤自己扬威航的方伯谦、“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奴才那拉氏等,哪一个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教学中要充分地确切而恰当地勾勒其丑恶形象,让学生认识到只有符合历史发展趋向的先进阶级的行为才有真正的美。
三、讲中华民族的分合斗争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罗贯中对历史发展规律的一大发现,无疑有一定的道理。但他没有揭示出历史发展规律的真谛,只能给人一种分,合;合,分互相交替,循环往复的错觉。如何让学生能真正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分合在历史上的影响,从而明确自己在历史的责任呢?在课堂上,我采取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以漫谈为方式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我先以中国古代历史上四次大分裂和四次大统一的时间相比,使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历史发展的规律——统一是主流。我再接着提问:“同学们,你们想想看,在几次大分裂时期,我们中华民族曾有哪些闻名于世的发明创造呢?”这时同学们的思想活跃起来了,几十只小脑袋都在回忆史料,认真地思考,结果除个别同学能回答三国时魏国的马均发明翻车外,大都瞠目结舌了。我就给以适当地引导和点拨:“马均虽发明了翻车,但与大统一时期的四大发明相比,真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了,这就告诉我们,分裂,科技就落后,国力就衰弱,分即辱;统一,科技就领先,国力就强盛,合即荣。”我又进一步启发学生,“任何一次大统一,都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基础,根据教材的内容你们想想看,完成大统一的各个政权或为统一创造条件的各个政权,是如何发展经济的呢?它们采取发展经济的手段有何相同呢?”同学们摆出史料后,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点是改革。这时,我看火候已到,就顺水推舟,再深入一层进行启发:“历史的发展规律——统一是主流,然而要实现统一或巩固统一,都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基础。目前我们的祖国还没有完成统一的大业,有些人还想搞‘台独,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中的某些领导人还在唱‘一中一台的滥调。但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不可抗拒的历史规律。我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一方面大搞经济建设,提出改革、开放、搞活,一方面以大局为重,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主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这改革开放的潮流中,在这即将完成的祖国统一大业中,同学们,你们想干点什么呢?”这样,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受教,从而增强自己统一祖国的责任感。
诚然,爱国主义教育不能通过硬性灌输,也不能通过纪律的约束来令人接受。它是潜移默化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爱国主义是国家和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历史学科的优越条件,活化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