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重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2012-04-29 00:44张玉兰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8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意识方案

张玉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中提出:“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将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归结为数学模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自己及生活实际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树立模型意识的教学与培养,在问题情境中增加了许多实际背景,使得教材中数学应用问题增多,丰富了数学概念的实际意义,也为数学应用问题的教学提供了大量素材。

从近两年的北京高考试题看,也加大了应用问题的考察,如2011年北京理第6题、17题,2012年北京高考理17题概率的题干设计比较特别,用一个表格来展现垃圾分类的情况,要求学生从这个表格中读懂需要的信息。从这道题的设计中也可看出,北京高考对考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依据教材,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及理解运用模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两点体会。

引用生活实例,抽象出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有很多数学概念可以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的身边,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数学知识本身就是融为一体的。例如,在学习指数函数时,利用学生熟知的在自然条件下,细胞分裂、人口增长、生物体的碳14的衰减变化规律等一些问题,抽象出指数函数的概念。

教师应善于把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熟知的日常生活现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出发,使学生看到所学的数学知识就是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在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在有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如,某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有两种方案,甲方案:一次性贷款20万元,第一年便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30%的利润;乙方案:每年贷款1万元,第一年可获利1万元,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增加5千元;两种方案的使用期都是10年,到期一次性归还本息,若银行两种形式的贷款都按年息5%的复利计算,试比较两种方案中,哪种获利更多?

这是比较简单的数列应用问题,其所涉及的数列是学生熟悉的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因此只要建立通项公式并运用所学公式就可以求解。

通过这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

总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高中数学教学的迫切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应用题教学,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进行应用问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让数学真正成为对每一名学生都具有实用性价值的科学。□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意识方案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烂脸了急救方案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定边:一份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一种提供借鉴的“扶贫方案”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稳中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