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广辉
摘要: 当今学生由于自身和教师、教材及社会等各方面原因,导致作文真实性严重缺失。针对这种现状,应通过对学生强化名著阅读、转变写作观念、提升写作技能等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 中学作文教学真实性缺失成因对策
一
“言为心声”,学生作文应该是一种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可是当今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作文中编故事、说假话、空话和套话,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我让学生写过这样一篇作文《暴风雨中的身影》,全班学生的文章有着惊人的相似:在一个暴风雨天,我迷路了,一个大哥哥(或大姐姐)冒着暴风雨把我送回家,我们全家人一再挽留他(她)吃完饭在走,可他(她)连一口水也没喝就走了,望着他(她)消失在暴风雨中的身影,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向大哥哥(大姐姐)学习,努力为人民服务。如此说假话、唱高调、着实让人哭笑不得。原因何在?我进行了以下探究。
(一)学生自身原因
1.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语文是人文的,需要生活经验,需要丰富的情感,需要学生有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和评判。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学生天天在学校里,接触社会少,日常生活单调,致使生活情感体验不够,作文时只好生编硬造,写一些假话、空话。
2.知识贫乏,阅读量不足。“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当今学生虽然拥有较多的书籍、报纸杂志,还有网络,但“没时间读书”的现象仍然存在。他们的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虽然新课标也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书籍,但很多学生不去阅读,甚至连书名都不知道。
(二)教师方面原因
有些教师教育观念落后,在教学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就违背教育规律,作文教学不是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放手让其自由发挥,而是用各种模式化、应试化的要求去束缚学生。这些做法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天性,致使学生作文时无话可写,不得不千篇一律地编故事、说假话。还有些教师既缺乏文学理论修养,又没有写作情感体验,自己从不去写文章,又怎能教会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作文呢?
(三)教材方面原因
当今语文教材中,作文指导类文章少之又少,学生学习写作除了要接受教师的指导外,更多的是借鉴课本、课外读物等。但这些权威教材也时有失真之处,对学生作文起着误导作用。如《七根火柴》:火柴是部队的救命物资,可为什么却让一个伤病员保管?且他为什么不在掉队前将之转交别人?没了火柴,红军几天用不上火,可手榴弹、子弹难道不可以当引火之物?作品为表现无名战士自我牺牲精神,却在不自觉中忽视了作品最为宝贵的真实性。
(四)社会方面原因
此外,现在社会上的浮夸之风,大人们的世故圆滑,媒体中的官话套话,特别是最讲究真实性的新闻也造假,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模仿力极强的学生,以致他们在作文中说假话、空话和套话,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
二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写出“真”作文来呢?我提出以下解决对策。
(一)强化名著阅读
名著是“真实”写作的典范,要想把文章写“真”,就必须向名著学习。古人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就是强调读书对认识世界、开阔视野的作用。教师可以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书目给学生,通过组织读书社、文学沙龙、文学欣赏课等形式促使学生亲近名著,阅读文学精品,从而既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又使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使他们作文的内容逐渐充实,情感逐渐丰富,作文写“真”也就不是难事了。
(二)转变写作观念
“作文,是学生为了完成写作课或者试题而写的文字”。“写作,是将思维和语言文字连接在一起的精神劳动,其成果就是文章,其意义在于传播信息,交流思想”。也就是说,写作是一种自发的创造精神产品的活动,而作文只是一种练习。这种练习对于写作虽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它终究不是写作。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着力创设一种“真实写作”的情境,使学生的写作真正发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功能。例如,为了让学生写好书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给亲友、老师、同学写信,进行实际的交流、沟通。此外,我们还可以围绕一些中心话题,组织一系列写作活动。例如,围绕环保题材,可以开设班级演讲比赛,让学生学习写讲演稿;可以让他们给当地的污染企业出谋划策,通过书信的形式提出治理污染的意见或建议;可以让他们去调查城市的污染情况,学写调查报告,等等。
(三)提升写作技能
有时候,学生的作文显得“假”,并不是叙述的事情虚假,而是缺少把事情写“真”的技能。“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我们日常阅读的小说,看的电视剧,不少明明是虚构的,却仍然能使你为主人公的命运担忧,甚至潸然泪下,其原因就是所刻画的人物是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的化身,所描写的故事符合现实生活的情理。所以,文章的真实与否,倒不全在于所写的是不是真人真事,而在于是不是符合生活的情理。当然,学生囿于阅历,还是应当尽量去写真人真事,那样更容易写好。
总之,要想改变学生作文虚假现象,让学生为文真实,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需要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特别是学生的努力,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