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目标下的学校行为规范教育

2012-04-29 17:17邓雪琴
中小学德育 2012年8期
关键词:少先队校园文化校园

邓雪琴

行为规范教育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检验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小学在“培养黄浦江畔现代中国人”的办学目标引领下,在“崇公、养品、静思、立能”培养目标的要求下,积极规范办学行为,不断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行为规范教育要体现思想引领

思想认识引领着实践行为,行为方式映衬着价值选择。学校行为规范教育是一定教育思想的反映。

学校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唯有站在时代的潮流提出育人目标,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现代中国人,才能使学校的行为规范教育获得时代精神力量的支持。由此,我们对学校提出的“崇公、养品、静思、立能”培养目标有了更自信与更深刻的诠释。崇公,就是坚持远大理想;养品,就是坚持高尚品行;静思,就是坚持刻苦学习;立能,就是坚持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无疑,这些思想构成了建设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所遵循的原则。其中,崇公,对应着“善”;养品,对应着“美”;静思与立能,则对应着“真”。可以说,建设小学行为规范教育所努力追求的,正是真、善、美在教育过程和儿童身上的和谐统一。

二、行为规范教育要构建内化机制

现实中,行为规范教育的高耗低效是显而易见的, 学生知行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原因之一在于行为规范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换言之,行为规范的养成要历经一个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为此,学校强化规范评价,构建了养成内化机制。学校制定了“每周行为规范重点”“行为规范教育行事历”,利用晨会、午会、周会时间,开展系统的行为规范宣传与教育。各年级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后,通过护导巡查、定时检查、不定期随访以及学生自查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同时,每周定期把各班级及学生个人的行为规范的检查情况在“个性行为规范公示栏——阳光谷”上公布,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阶段的行为规范的养成重点。

没有高尚师德的教师绝不可能实现正确有效的行为规范教育。学生行为规范中反映出来的不少问题,说明教师的行为规范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为此,学校在“来,让我们为儿童而活!”的办学理念引领下,颁发了《建设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对教师提出了业务精湛、关爱学生、和谐协作、心态良好等规范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教师师德考核制度,引导教师行为由规范走向自律。

正是坚持长期的养成训练,学生形成了内在的自律品性。学校四年级的小吴同学,在参与了敬老院的红领巾爱心活动之后,主动和家长一起定期看望敬老院的老人,嘘寒问暖,敬老院里的老人倍受感动;三年级的小魏同学在暑假期间,主动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社区工作人员为此专门致电、致信学校予以表扬;五年级的小潘同学利用假期对外来务工人员开展生活调查,并积极宣讲,号召同学们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2009年5月,学校毕业班的一位学生突发重大疾病,全校师生自发为其捐款,并短短两天时间筹措了六万余元的爱心款,引发了社会关注。这些事迹无疑成为了学校行为规范教育的精彩注脚之一。

三、行为规范教育要开发课程载体

行为规范教育要避免单纯讲“规范”,应创设适宜的载体,与丰富的体验活动有机结合。行为规范教育融入课程建设是建设小学的一个特点,即开发少先队课程,积极拓展少先队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学校结合“两纲教育”,以“少先队课程”为抓手,围绕丰富的场馆资源,开发了上海国歌广场、海军虬江码头基地、海军历史博物馆、上海(东区)污水处理厂、上海武术博物馆等十多个“红领巾寻访”课程基地,根据这些场馆特质,创设“浦江文化”特色的少先队课程体系,探索“浦江文化”特色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在每次的少先队寻访活动中,各个小组团队都会分工合作,寻访后团队交流、评价,将活动组织形态、寻访体验过程与行为规范教育有机整合,并且在活动中邀请家长志愿者、社区志愿者、高校志愿者共同策划参与,不仅提升了活动层次,丰富了寻访活动的内容与形式,更为学生在校园、家庭、社区等不同环境中的行为规范养成探索留下了宝贵经验,同时凝聚了家庭、社区的力量,逐步建立起了學校行为规范教育的社会支持系统。

在海军基地,学生们在了解了海军战士的日常起居、训练情况,和战士们一起操练、一起清扫甲板后,深有感触地表示,要向海军战士学习,做一个遵守纪律的学生。此外,学校开发与设计了“我们都是木头人”的特色课程活动,趣味性地将海军基地寻访活动延伸到课堂,生动地展示了寻访活动的成果。“我学习!我快乐!我自主!我能干!我进取!我聪慧!我成长!”的口号震彻校园,凸显了行为规范教育的成效。

四、行为规范教育要优化校园文化

寓教于情,融行为规范教育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是建设小学的又一特点。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和谐校园,温馨教室”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倡导“环境温馨,如同家园;情感和谐,犹如家人”的文化。师生共建的家园,营造出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体谅、相互帮助的情感氛围,使有限的校园空间不断拓展出无限的教育资源。

如,在“温馨教室”的创建活动中,师生共同讨论班级特色,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班级公约,设计文明角、智慧树、成长栏等体现班级文明的特色展板,教室的每一面墙都蕴含了行为规范的特色,丰富了班级特色文化,使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块板报、每一面墙画、每一条走廊都散发出了温馨、文明的气息。

基于“和谐校园,温馨教室”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开发了“四情教育”(师生情、亲子情、伙伴情、邻里情)校本课程,注重对师生行为规范的引导。正是学校营造出的这种温情文化,滋养并引领着全校师生的一言一行:当同伴意外受伤时,学生会发短信表示慰问;当学生家庭发生变故时,老师会及时送上一份关爱;当得知小区里有一位孤老行动不便时,学生们坚持每天替她送报纸,倒垃圾……

多年来,行为规范教育改善了校容、校貌,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提升了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杨浦区德育先进集体、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少先队优秀集体。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建设小学上海200090)

责任编辑颜雪梅

猜你喜欢
少先队校园文化校园
认识少先队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