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永嘉四灵诗歌思想的多重解读

2012-04-29 17:03:08兰芳方
科教导刊 2012年8期
关键词:诗歌

兰芳方

摘 要 “永嘉四灵”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重要位置,受到不同评价,其名气虽不及苏轼、黄庭坚等,但其诗歌创作也反映了当时诗坛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其诗歌中的禅宗、道家、士大夫精神及地域性等方面对其诗歌思想进行多重解读。

关键词 永嘉四灵 诗歌 多重解读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A

The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of Yongjia Siling Poetry

LAN Fangfang

(School of Litera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Yongjia Si Ling" in Southern Song poetry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s different, its fame is not Su Shi, such as Huang Tingjian, but his poems also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oetry, this article from the poetry of Zen Buddhism, Taoism, Literati Spirit and regional aspects of the poetry thought for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Key words Yongjia Siling; poetry; multiple interpretations

“永嘉四灵”四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在诗歌创作上有相同追求,风格相近。钱钟书先生曾评价他们:“这仿佛麻雀虽然是个小鸟儿,飞得既不高又不远,终不失为飞禽”注重表达个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他们以身边的事物为材料,将自然景物写得真切、灵巧圆转,虽清却不枯,虽淡却有味。本文将以他们的诗歌内容为研究对象,从道、禅宗、士大夫精神及地域等方面对四灵诗歌的思想进行多重解读。

1 对道家文化的吸收

南宋时期,统治者偏安南方,朝庭软弱无力,为消灾避难,便把希望寄托在神灵的庇佑上。“孝宗赵昚还以自己的模样作为塑造道教神像的‘样板”。孝宗每年还要到观里参拜。由于统治者的大力倡导,南宋时道教发展出现新动向,兴起许多宗派。在南宋时最为流行的一个道派是金丹宗派南宗,此派以练丹为宗旨。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说到:“我们看到‘四灵这个称号,也许想起麟、凤、龟、龙。”《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道教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合称“四象”,认为它们是天神护卫。钱钟书认为,“四灵”名字的由来,或许与道教有着某些联系。虽然“四灵”名字的由来没有详细的资料可供考证,但从他们的诗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生活与道教有着联系。翁卷有《步虚词》、《游仙篇》。他们都有诗写同一道士: 徐照《赠九华李丹士》、徐玑《赠李丹士》、翁卷《赠九华李丹士》、翁卷《寄沈洞主》、赵师秀《沈洞主》。由此可见,他们平时与道士有交流,生活中也有学道。

2 对禅宗文化的吸收

自唐初始,文人士大夫喜爱参禅,至宋代此风气更盛,士大夫阶层禅宗渐渐流行,加之僧人士大夫化,进而促进文人与禅的交流。参禅有助于排遣内心的忧愁,净化心灵,也是文人在仕途不顺时的精神寄托。四灵在平时的生活中爱游山参禅,常常借宿于寺中,与僧人结交朋友。他们四人都与葛天民要好,作品中有许多是与其酬唱的内容:徐照《寄赠葛朴翁》、翁卷《寄葛天民》、翁卷《赠葛天民》。葛天民曾经是位僧人,法名义铦,后来还俗。他们还相约一起寻找僧人,翁卷《寄赵灵秀》:“僧奭曾相约,花时共一寻。”《哭徐玑》:“无复乘闲屐,观其访衲衣。”有的诗中也发表了他们参禅的感悟。赵师秀《冷泉夜坐》:“清净非人世,虚空是佛心。”《呈蒋薛二友》:“无欲自然心似水,有营何止事如毛”“秋净日晖晖,行间风满衣。寻僧虽不遇,折得菊花归。”(翁卷《寻僧》) “四灵”的诗注重表达个人内心思想,与其参禅不无关系,从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独善其身”的禅悦情趣以及体察细腻、宁静幽远的心境。

3 士大夫情怀

从四灵的诗集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日常生活多是品茗谈禅,游僧访道,畅游山川,这些都是士大夫们过的生活。在精神上,他们仰慕陶渊明、谢灵运等。他们的许多作品都写到了“菊”,也多次提到谢灵运。如徐照有《菊》、《种菊》翁卷《秋日闲居呈赵端行》:“折得邻家菊,还思靖节翁”《题江心寺》:“却疑成片石,曾坐谢公身。”在他们的诗歌中很少有关于政治和战争的,对于现实他们表现出淡然,客观的态度。“奏凯边人悦,翻营战地腥”(徐照《送翁灵舒游边》),“听说边头事,时贤在策合”(赵师秀《抚栏》)平常的生活中,他们爱品茶。“收帖重开画,煎茶即当觞。”(徐照《赠潘德久》) “身健却缘餐饭少,诗清都为饮茶多。”(徐玑《赠徐照》) “笑予非酒户,相劝满瓯茶。”(翁卷《赠刘高士》) “嗜茶身益瘦,兼恐欲通仙。”(赵师秀《喜徐道晖至》) “嗜茶因识谱,寻乐忽遗名”(徐照《林中奉酬翁卷》)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到,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淡然闲适的生活方式,寄情于自己的生活圈子中,写与自己生活有关的诗,表达一己情怀。

4 地域性影响

永嘉的地理环境是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多名山大川。其山水,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们向往的游览胜地,常常作为文人们描写的对象,如杜甫《送裴二虬尉永嘉》:“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故人官就此,绝境与谁同。隐吏逢梅福,游山忆谢公。扁舟吾已僦,把犯错误待秋风。”从经济情况来看,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南移,首都南迁后,温州的经济自然也繁荣起来,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兴盛。此时,温州本土的诗家吟咏家乡山水的诗作也渐增多,如许景衡、王十朋等,再看永嘉四灵的作品,他们歌咏山水的诗就占去大半。雁荡山位于温州境内,徐照作有《游雁荡山》(八首),赵师秀也有《雁荡山宝冠寺》。松台山,也在温州境内,唐元和中建有净光宝塔,又称净光山。徐照作有《净光山四咏呈水心先生》,徐玑也有《净光山》。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温州这片秀美的山水给他们带来了创作的灵感和题材,他们的诗如同温州的山水,充满灵气。

永嘉四灵的诗歌,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面貌和心态,由于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使大多的文人不再有远大的抱负和自信,没有一展鸿图的志愿,现实的环境使得他们收起性情,将诗歌作为化解忧愁,抒发内心情感的途径,他们过着平淡清远的生活,将日常风物作为诗歌内容,诗歌已经成为他们丰富生活,愉悦人生的工具,正是因为他们的诗歌有这种自适的心态,所以他们的诗新颖灵巧,自然圆美,富有情调和韵味。他们诗歌在创作方面渐渐舍弃江西派的创作风格,师法晚唐,严格按照格律描写,属对工整,看不出半点人工雕琢的痕迹,清淡典雅,富有生活情趣。从多重性的角度来分析他们的诗歌,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其思想,深入理解南宋诗坛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2]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3] 礼记译注.杨天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4] 赵平校点.永嘉四灵诗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5] 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猜你喜欢
诗歌
诗歌不除外
马元诗歌10首
河北画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0:50
诗歌写作怎样学?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52
诗歌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诗歌是光
海峡姐妹(2019年6期)2019-06-26 00:52:44
每一个“远方”都唱出了自己的诗歌
商周刊(2018年25期)2019-01-08 03:31:12
跟着诗歌畅游道里
金桥(2018年8期)2018-09-28 02:30:02
诗歌岛·八面来风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诗歌论
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2